公开 课教案
一、标题: 体育 课教案
二、内容:
授 课 人:秦彦涛
时 间:2005年10月24日
授课班级:一年级3班
课 题:蹲距式起跑
目 标: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图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技术要领。
2、通过教学练习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发展身体素质。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磨练学生的意志。
重 点:蹲距式起跑动作的技术要领
难 点:前移重心和臀部高于肩
教 具: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准备部分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要求:声音洪亮简捷明白 按队形站好×××××××××××××××××××××××××××××××××××× △要求:快、静、齐 我对于本节课教学的出发点是想通过比较直观的角度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游戏:“喊数抱团” 方法:将学生男女生分开分别围成两个圆,逆时针慢跑。教师在两圆中间指挥。喊的数字先是单个数字,然后在利用加、减、乘、除练习。 3、徒手操 1、扩胸运动2、振臂运动3、体转运动4、正、侧压腿5、活动手腕、脚踝 ×× ××× × × ×× × △ × × ×× ××要求:认真参与积极主动做动作认真到位 利用挂图和示范比利用语言讲述更加地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基本部分 1、蹲距式起跑1)起跑器的安装:“普通式”前起跑器距离起跑线一脚半,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器一脚半,两个起跑器的间隔15厘米,前起跑器抵足板与地面的夹角约45度,后起跑器约75度。如下图: 一脚半 115厘米 一脚半 “拉长式”前起跑器距离起跑线两脚,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器一脚。没有起跑器可以采用挖起跑穴的方法。教法:1、教师根据挂图讲解起跑器的安装方法。2、示范起跑器安装距离的测 量。3、组织学生练习,巡回指导。4、集中纠错。 2) 起跑的动作要领: 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口令。听到“各就位”后,做1—2次深呼吸,轻松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有力脚先放在前起跑器上,后脚再放在后起跑器上,然后后膝跪地。两臂伸直,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朝前撑于起跑线后,两手稍比肩宽。此时,身体重心应稍前移,体重平均地被两手、一脚、一膝所支撑,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50厘米处。做好“各就位”姿势后,注意听“预备”口令。
当听到“预备”口令以后,随之吸一口气,然后从容而平稳地抬起臀部,身体重心同时前移,形成臀部高于肩、肩超过起跑线(一般超过10厘米左右)的身体姿势。此时,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脚上。前腿大、小腿夹角约90度左右,后腿大小腿夹角约120度左右,整个身体好像压紧的弹簧一样成稳定状态,全神贯注静听枪声。
当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曲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跑器。后腿蹬离起跑器后,以膝领先向前摆出,而前腿要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关节,把身体向前上有力地送出。教法:1、利用挂图反复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在演示动作中身体的变化。2、边讲动作要领边示范。3、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提示每一个动作的要领,规范动作。复习团体操在音乐伴奏下带领学生手拉手做并指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做队形变换。三、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2、总结本课内容3、下课 仔细听老师的讲解,掌握整个测量过程。分散站开,尝试操作。 熟练掌握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的要领。2、仔细观察挂图中演示的动作变化。3、在老师的指引下认真做每一个动作,要求动作到位。4、学生如图站立,两人一对一互相监督练习。× × × × × × ×× × × × × × ×5、在老师的指挥下做测量安装起跑器和听口令做动作。6、学生错位站立,听口令作动作,最后向前跑出5—6步。按队形跟着音乐做××××××××××××××××××××××××××××××××××××××××队形变换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使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更加深刻,利于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作 业:课下练习蹲距式起跑的整套动作
教后记:本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蹲距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只是对于动作技术要领的理解不深刻,以至于在做动作时出现不到位的现象。
EMBED PB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