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你、我、他
课时:4课时
课业类别:绘画基础课
授课班级:初一年级
授课教师:贺洁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锻炼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为主旨,通过由浅至深的学习,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人”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生命形态,并掌握基本的人像特征和规律。本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强调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主观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的:1、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强调学生对人物性格、表情、形象特征的表现能力,不要求形似,着重神似。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表现人物头像的方法,掌握人像规律。
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描绘,以神为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人像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表情特征。
教具准备:投影片、头像范画
学具准备:8开素描纸、铅笔、橡皮、课本
第一节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今天是大家来到初中所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大家能相聚在一起,这是一种缘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三年里,相扶、相助,相互爱护,共同度过美好的初中生活。同学们可能彼此还不太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利用这节美术课给大家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小学画过人吗?(回答:画过,卡通人,真人等)今天,我就让同学们应用你以前学过的绘画知识来画画你的同桌,老师将不会给你提出什么要求,只希望你能尽力的将你的同伴画出来,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技法都可以。同学们在画时应注意观察,好好看看你的同伴有什么特点,看看他(她)有什么特别之处或吸引你的地方,找到它并将它表现出来。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画的很好。
组织学生活动:
安排学生有组织的开始绘画,为防止学生产生混乱,将学生分组,有序的开展活动。
活动方案1:让同学画自己的同桌,每人限时20分钟。
活动方案2:选几位同学做模特,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写生。
强调几点:
⑴、认真观察所画对象的头型、五官的特点,细致描绘。
⑵、注意人物五官比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端正学习态度。)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
五、课堂小结: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同学们评价,对同学们的大胆表现给予鼓励。布置下节所用学具。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常规进行。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同学们相互画了自己的同伴,有许多同学画的很好,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把人画的很卡通,有的画的象简笔画,有的把人画的很丑等等。本节课,请同学们照着课本的几幅范画临摹一下,仔细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让我们先来共同分析一下这些作品中人物的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表现出来的,耳艺术作品有往往通过对人物面部的刻画来解释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⒈《小女孩》宫六朝。鹅蛋形的脸,大眼睛,小嘴巴,一对长辫子,眼睛凝视前方,表现处倔强的个性。
⒉《小女孩》王迎春。消瘦尖长的脸,弯弯浓密的眉毛,圆而大的眼睛,有点尖勾的鼻子和厚厚的嘴唇是小女孩的特点,两只高高扎在两边的头发,给人一种天真无邪的感觉。⒊《少女》刘巨德。微侧的头部,差参的头发,瓜子形的脸,细长的眼睛,舒展的眉毛,小鼻子小嘴,给人以温柔、恬静的感觉。
画家通过各种材料,表现出每个人的性格特征,线条各异,但都是那样准确、生动、流畅。同学们在临摹时应讲画家的绘画精髓表现出来。
三、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纠正学生在临摹中的错误,个别情况,个别对待。不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所临摹的人物特征,尽力达到准确。
四、课堂小结:
展示部分学生临摹的作品,同书上做比较,加以评价,共同找出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同时修改自己的作品,提出问题回去思考:⑴人的五官指的是什么?⑵五官的生长有规律吗?⑶有什么规律?
第三节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常规检查。
二、导入新课:
上节我们临摹了部分人像作品,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课前我给大家留了几个问题回家思考。下面就请同学们回答这几个问题:
⒈人的五官指的是什么?(回答:耳、鼻、眼、口、眉)
⒉你认为人的五官生长有规律吗?(回答:有)
⒊五官生长规律是什么?(回答:眼在眉下,嘴在鼻下等。)
同学们的回答都无法确定的说明人是怎么生长的,今天我就要教给大家人的五官的生长规律。在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一个人像拼图游戏。请同学们将一个女孩的五官摆放一下。(难度较低)学生活动。同学生一起分析摆放有什么问题,共同修改。刚才这个女孩因为有头发比较好摆,下面再给你们一个没有头发的男孩来摆,看看情况怎样。(难度较大)产生的问题:⑴眉眼的位置较高;⑵鼻子位置偏上或偏下。
到底人的五官是怎么长的?它长在哪里最合适?
⒈头型:决定人头型的是人头部的几个关键点:颅骨顶点、颧骨、下颌骨。中国古代画家将人的头型归纳 成“八格”,即八个字:甲、由、申、国、目、田、用、风。着八个字分别课归纳成八种几何图形。人的头型因人而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⒉五官:
⑴、“三停”:人的面部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发际县线至眉心;第二段,从眉心至鼻底;第三段,从鼻底至下颌。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这三段的距离,得出结论。结论:三段相等。这说明,人的面部可以均匀的分成三段,这样就可以确定人的眉毛、鼻子的位置了。
⑵、耳的位置:引导学生用手指卡住耳朵的最上最下处,平行拉到面部,看看到了哪里?结论:耳朵最高点在眉毛处,最低点在鼻底。人的耳朵的位置和长度同第耳停相同。
⑶、眼的位置:引导学生测量从外眼角到下颌,和从外眼角到头顶的距离,得出结论:二者长度基本相等,即人的眼睛在人全头长的二分之一处。
⑷、五眼:人的眼睛由多长?引导学生测量一只眼的眼距,两眼之间的距离,和外眼角到头的外轮廓的距离,三者有什么关系?结论:这三段距离基本相等,即人眼所在头宽可平分成五段,每段正好是一只眼的长度。
有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准确的画好一个人了。
用拼图游戏印证一下规律的准确性,学生活动。
三、布置作业,学生练习:
应用所学规律自己临摹、写生或创作一个人物,将知识实际应用一下。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复习所学知识(提问式)布置下节学具准备:⒏开素描纸、铅笔、橡皮。
第四节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上节知识点:
人的五官的生长规律:
眉毛的位置?(回答:发际线至下颌的第一个三分之一处,第一停。)
鼻子的位置?(回答:发际线至下颌的第二个三分之一处,第二停。)
嘴的位置?(回答:鼻子到下颌的二分之一处。)
耳朵的位置?(回答:回答:发际线至下颌的第二个三分之一处,第二停。)
眼睛的位置?(回答:全头长的二分之一处。)
眼的长度?(回答:眼睛所在线上,可分成⒌份,每份为一只眼睛的长度。)
三、导入新课:
通过上面复习,我们又一次深刻了人的五官生长规律,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临摹一幅人物头像。我将教给大家如何准确有序的画人物头像。
人物头像临摹的方法和步骤:
⒈确定人物头的最高点、最低点。
⒉确定人物头的最左边,测量头宽和头长的比例,找到头的最右边。
⒊在确定范围内找到大概的头型,用直线表示。
⒋找到人的眉、眼、口、鼻、耳的具体位置(利用比例关系)
⒌找到人眼所在位置和长度。
⒍细致刻画每一个细节,教师在黑板演示每一个零件的具体画法。(放大)
⒎整体调整,将头发、脸的外轮廓具体化。
教学手段:教师演示与学生练习同步进行,让学生亲身体验绘制的过程,关键是讲明,讲细。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在绘画中出现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展示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点评作品,布置下节课所需工具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