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春之声
教学目标:
1、本单元从听、辨、唱、创、演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及相关文化艺术在塑造春天题材中的审美特征。
2、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教学理念:
新课标、新理念提出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结合实践,设计以“春”为主题的这个单元,我安排了三课时(“盼春”、“迎春”、“颂春”),适合于喜欢唱歌的班级,把创作当作模仿的尝试。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春天、诗人笔下的春天、教师口中的春天,去放飞学生心中的春天。
[第一课时]
渴 望 春 天
——盼春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齐唱《渴望春天》,并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着的青春气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让学生感受6/8拍活泼、跳跃的节奏特点。
3、让学生了解莫扎特的生平故事,领会作者的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启发学生认真感受6/8拍活泼跳跃的特点,使其在演唱中能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弱拍起唱。
教学理念:
本课我依据新课标中理念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结合本课特点,设计生活语言体验,让学生感受解决6/8拍节奏难点,以情境——陶冶模式打好本课框架,以故事创设情境,不断吸引学生来了解莫扎特,深入欣赏、演唱《渴望春天》。
教学过程:
(一)生活语言体验,感受6/8拍节奏
⑴ 6/8 ××× ××× | ××× ××× |
a. 全班手划拍读节奏
b. 6/8拍强弱规律
⑵ 6/8 ××× ×· | ××× ×· |
来来来 坐 来来来 坐
a. 学生表演引出节奏:
请学生上台听教师的语言配合动作,请其他同学注意教师的语言(一张凳子)。
b. 学生齐练。
⑶ ××○ ××○ | ××○ ××○ |
蹦蹦 跳跳 蹦蹦 跳跳
a. 手划拍读节奏、语言。
⑷ × | × × × × | × × ×· |
快 吹 呀 吹 快 吹 呀 吹
⑸教师指挥,每组选择一条进行合作,以感受6/8拍的节奏特点。
(二)播放歌曲
⑴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也是6/8拍,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用语言描述,你所听到的吗?(欢快、活泼、跳跃、轻松,一种清新的感觉)
⑵随录音,划拍轻声哼唱
师:同学们口中所描述的这首歌非常美,我们一起来划拍,跟着这美妙的旋律,轻轻哼唱。
⑶介绍“音乐神童”——莫扎特(轻声播放渴望春天)
师:你们知道这首优美的歌曲的作者是谁吗?(莫扎特)出示图片(人像)。
⑷趣味故事插入,3岁时的莫扎特倒立弹琴的情景录像。
师:莫扎特有“音乐神童”的美称。他出生维也纳,父亲是一位宫廷乐手,会拉小提琴、管风琴、作曲等,在家庭的熏陶下,小莫扎特3岁就显非凡的音乐天才。7岁就开始巡回演出,当时,维也纳音乐气氛很浓,皇宫、贵族家中都建有乐队,几乎每天都要举行音乐会,就会请他们去表演,女皇听说后,召其入宫,再拿来一本技巧十分艰难的琴谱,用布将琴键盖住,让小莫扎特当面试奏,一个音符不差,而且还能根据听众提出的主题,即兴发展创作出新的乐曲。也因此莫扎特获得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渴望春天》这首作品也正如他的人一样,充满着青春活力、勃勃生机,洋溢着青春气息。可当时音乐家处于宫廷奴仆的卑贱地位,而莫扎特又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不能忍受这种卑贱地位。因此他辞去了职务,成年后的生活过的非常贫困。《渴望春天》这首歌就是35岁去世那年创作的。
⑸听唱,学会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歌,感受他的音乐才能,看谁的耳朵最灵,学的最快。
⑹全班齐唱
(三)再次播放歌曲,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全班带着这种情绪有感情地演唱。
(四)课堂小结:
师:短短的45分钟即将结束,在结束之前,我想问,你喜欢这首歌曲吗?(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请同学们用几句简短的话概括对整首歌曲的感受。(学生略)我们每个人对于作品都有各自感受和见解,希望同学们发挥想象的翅膀,去表现每一首作品。
[第二课时]
春 天 来 了
——迎春
教学目标:
1、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2、欣赏《春天来了》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等留有印象。
3、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旋律伴奏。
教学理念:
依据新课标理念,本堂课主要是以春天到来后的春景为线索,设计了欢迎春天到来的一场热闹的春天音乐会,以此激发学习,积极感受参与活动,以求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四季一春》)
(二)欣赏《采茶舞曲》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听一听,猜一猜,他们在干什么?(采茶)哪个季节采茶最合适?(春季)(清明时节来采茶)
师:(CAL显示春的图片)
春天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阳光明媚,绿满天下,春天又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季节,从幼儿园、小学到现在初中,你们都会唱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讨论并逐个演唱。
(三)欣赏《春天来了》
1、师:通过这些歌曲,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活泼的节奏,流畅的旋律,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小段有关春的音乐,来感受音乐家心中的春天,听听这段音乐由什么乐器演奏。
2、分段欣赏
(1)欣赏《春天来了》的引子
生:古筝、二胡
a. 显示图片简单介绍古筝、二胡、高胡
b. 小结:这首曲子是由一把高胡、两架古筝演奏的三重奏《春天来了》。这段由高胡演奏的主题音和古筝的琶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犹如春回大地、万物苏醒、充满生机)
(2)欣赏第一个主题
师:这是《春天来了》的引子部分,我们再来欣赏它的第一个主题。提问:速度怎样?(快)那快的速度,结合主题想想表现怎样的情绪?(轻快、活泼、高兴)
师:这段音乐采用了福建民歌《采茶扑蝶》的音调写成的。你们采过茶吗?(没有)茶叶在什么季节才能采摘(春天)那你们看过采茶吗?她们用的是什么工具?
(3)表演采茶动作。
a. 请学生用《采茶扑蝶》的旋律设计一个采茶的动作。
b. 播放第一主题,学生练习采茶动作。
c. 全体表演采茶动作,跟着旋律表演,随音乐速度,改变动作速度。
d. 小结。师:同学们表演的很好,真像,茶叶丰收时,农民采摘的情景,可他们还会哼着“采茶灯”跳着“采茶舞”,各种形式来表达他们欢快的心情和对春天到来时的喜悦、赞美之情。
e. 哼唱《采茶扑蝶》这段旋律
(4)第一主题完整欣赏一遍
提问:后面的情绪和旋律有什么变化?(慢板、抒情的)
好比采茶姑娘采茶累了,坐在田坎上休息,抒发了采茶姑娘们的怡然自得的喜悦之情。
(再次出现a的旋律)
(5)欣赏此曲的第二个主题
师:此曲第二主题就采用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音调,同学们听过这首民歌吗?
a. 范唱《小河淌水》
这是一首情歌,作者用这样的音调,描绘的是怎样的一种意境。(模拟了彩蝶纷飞,鸟语花香的一片春意景象了。
(6)欣赏A/再现部
师:请大家带着几个问题来欣赏最后一段音乐,这段音乐熟悉吗?有变化?有什么变化?音乐在怎样的氛围中结束的?(速度加快了,气氛更加热烈)(速度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在热烈、高潮中结束)。
(7)出示全曲结构
引子A B A/ 尾声
(8)全曲欣赏
(四)创作表演——春天音乐会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为了迎接春天,我们一起来准备春的音乐会。
a. 将学生分成四组选择不同的乐器表现
春风 春雨 春雷 春水
b. 随着《采茶扑蝶》旋律演奏打击乐器。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配合演奏,为一场音乐会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在课后想一想、动一动,利用我们身边的音源或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老师期待着有更多的同学发明出更多更动听的乐器。
[第三课时]
春 的 畅 想
——颂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春天,赞美、歌颂春天。
2、复习《渴望春天》在演唱中体验春天带给人们的喜悦。
3、通过分组创造,让学生用喜爱的方式表现春天。
4、让学生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激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发现美、体验美、歌唱美、创造美。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因此本堂课让学生在听中说、听中品、听中辨、听中创,通过歌曲、弦乐、交响曲等不同的演奏形式描绘春景,来感受春天、歌唱春天、表现春天,在师生共同的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同时,把音乐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在欣赏活动中,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过程:
一、感受春天
(1)师:春天是清新的季节,春天是播洒希望和理想的季节,上节课我们欣赏《春天来了》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下面让我们随着摄影师的镜头走进春天,看看大自然的春天又有哪些景象?
a. [课件展示:多副春天美景]
(2)师:摄影师为我们拍下了这么多春天的美景,那我们的音乐家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仔细听几段音乐有什么不同?我们先听听第一段音乐。
(3)欣赏歌曲《嘀哩嘀哩》
a. 提问: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都听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歌曲很轻松、很活泼
生:我觉得欢快、跳跃
生:我听到了“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b. 师:同学们听的真仔细,歌词都注意到了,这是一首有小朋友演唱的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表现了一群小朋友在春天欢快的情绪。
(4)欣赏《春天奏鸣曲》
a. 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钢琴)这是首弦乐合奏曲,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学生:略)
b. 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丰富极了。是的,贝多芬这首F大调第5小提琴奏鸣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之中。瞧。
c. [课件展示:流动画面]种子破土而出,花儿含苞欲放,柳树吐出嫩芽,春笋探出脑袋,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5)欣赏《新疆之春》
a.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b. 小结:这首描绘的是新疆的春天,旋律上小二度出现较多,带有明显的新疆风格,新疆人特别喜欢唱歌跳舞,他们的音乐也正体现这一点。
c. 试唱《新疆之春》主题旋律片断(第一部分)
(6)欣赏交响乐《春之声圆舞曲》片断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情绪?与前面几首有什么不同?(气氛更热闹)它是一首交响乐曲。
二、歌唱春天
(1)师:我们欣赏了音乐家四首不同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使我们心情也特别愉快,下面我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现美丽的春天。
(2)全班学生划拍,齐唱《渴望春天》。
(3)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课前辅导)。
三、表现春天
师:同学们演奏的真好。春天是令人陶醉的季节,古今中外有很多诗人、文学家都对春天作过不同的描述,老师也能背一段描写春天的文章。
(1)朗诵朱自清《春》(播放《春之声小提琴曲》)
师: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你能把知道的告诉大家吗?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
生:还有古诗《春晓》
师: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诗人对春的感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春晓》
师:诗人在室内听到了春天的哪些声音?
生:诗人听到了鸟啼声,他听到了沙沙的春雨声;他听到了春风的脚步……
师小结:诗人把他听到的“春天的声音”写得太美了,那鸟声、那风声、那静静的春夜、那沙沙的雨声让人想起如烟似梦般的意境。
(3)欣赏《春晓》
师:让我们在聆听根据这首古诗创作的同名歌曲,把你们所听到的画出来(参考《春晓》图谱)。
(4)自主合作,创作表现
前后桌为一小组,分为绘画图、诗歌组、朗诵组、歌曲组,各组进行创作,教师巡视点评。
组织学生表演。
四、课堂小结: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希望同学们能珍惜青春,抓紧青春的缰绳,学习无穷的智慧,用“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为自己打造心中的“春天”。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