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限时训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限时训练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7: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限时训练试题
(满分:7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为了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实验室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应选用的物质是( )
A、红磷 B、木炭 C、蜡烛 D、硫粉
2.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贵港素有“荷城”之称,每年夏天在荷塘边都会闻到荷花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可分成原子
4.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5.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A.铜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
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

7.联合国确立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放射源铱﹣192常用于探伤,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铱元素的信息。下列关于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铱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7
C.铱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7 D.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g
8.若R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粒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 B.R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
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B.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的发生
C.科学家创建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
D.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砖石”,分子是一定种类、一定数目的“原子集合”,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0.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右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40分)
11.(2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
(2)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6分) 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 __ 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13. (4分)学会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有①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余固体?②水③二氧化锰?④氯化钠⑤液氧?⑥铁(用序号填空)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
14.(8分)如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
(3)D中X=   ;从E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    。(答一条)
15、(10分)图1是小红按某资料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都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小明于是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如下:

图1 改进前 图2 改进后
实验操作:
a.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c.在B、C试管内分别倒入5mL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热水中,观察几分钟。
(提示:酚酞溶液遇碱变红,氨水是碱;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氨气分子;氨气极易溶于水)
请回答:
(1)进行操作a的实验目的是 。
(2)操作c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还有一个优点是 。
16.(10分)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
请回答问题:
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所涉及到的方程式为: 。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
“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 。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与教材中的装置相比优点 。
(4)根据此实验推断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 。




























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C 6.B 7.B 8.A 9.C 10.D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1)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
12.(1)氧气(2)二氧化碳(3)水蒸气
13.①;⑤⑥;②③④;②③
14.(1)AB;(2)C;(3)8;原子序数为20等。
15.(1)证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2)B、C试管中的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C比B变红得快
(3)①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②分子运动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4)改进后实验是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减小对空气的污染。(或节省药品(氨水)用量,减小对空气的污染。)
16.(1)白磷像“上楼梯”般依次燃烧。开始时冒白烟,燃烧快停止时在倒置试管的上部出现黄烟。试管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恒定不动;4P+5O2点燃2P2O5
(2)尽可能多地消耗试管内的氧气
(3)环保(或减少误差)
(4)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填比较稳定等)
























白磷

金属梯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