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

文档属性

名称 羚羊木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18 16:08:00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课件张之路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
2、了解插叙的写法和作用。
能力目标:1、学会透过人物的语言、动 作、心理、
神态等揣摩人物的性格、情感。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表演,体会人物
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感悟友情的可贵、情义的无价,正确认识父
母的行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重点)(难点)羚羊木雕预习抢答角色朗读高峰论坛出谋划策读准字音怦怦树杈攥逮捕逮着玩pēngchàzuàndàidǎi 反悔抹眼泪m?hu?预习抢答预习抢答:整体感知1、课文围绕着羚羊木雕发生了哪些事情?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
2、在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妈妈逼问木雕(今天)“我”赠送木雕“我”讨回木雕(今天)和“我”换裤子
宁愿自己受罚也不说出实情(上星期)(昨天)使行文紧凑,且更有吸引力插叙事件始末读准语气、语调
摹拟神态和动作
分角色朗读婉转、持重沉稳 态度生硬固执 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重情、软弱 仗义、明理 我认为(爸爸)是一个( )的人, 依据是: 妈妈奶奶万芳“我”感悟人物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木雕贵重我送木雕给万芳我俩是好朋友亲情友情
兼而顾之重财轻义重情重义冲突出谋划策沟通1.怎样才能避免此类冲突的发生?沟 通 不愿说理是固执;不会说理是傻瓜;不敢说理是奴隶。
——作家 德拉蒙德
父母要首先重视孩子与家人的沟通与理解,使孩子与家人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他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学会了家庭成员沟通的技巧,当他走入社会时,他也能很快的与他人沟通。
——教育家 卡尔?威特出谋划策2.羚羊木雕已经送给万芳了,
事情怎样处理才会比较妥当呢?出谋划策3.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
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归纳主题 赞美真诚无私的友爱,批评重财轻义的思想,呼吁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纯真的感情;同时也说明我们做事应与人商量,考虑周全些,做到既尊重父母,维护了亲情,又对得起朋友,保护了友情。“我”该不该讨回?高峰论坛妈妈逼“我”讨回羚羊木雕正方:应该讨回反方:不应该讨回推荐给大家三篇好文章!
学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学习朋友之间的沟通
——舒婷《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
学习师生之间的沟通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多一些沟通
多一份和谐22.《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
2、了解插叙的写法和作用。
能力目标:1、学会透过人物的语言、动 作、心理、神态等揣摩人物的性格、情感。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表演,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感悟友情的可贵、情义的无价,正确认识父母的行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羚羊木雕》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教学设计
一、导入、检查预习
提问式:有没有送过礼物给朋友、同学?收到礼物之后的他们的心情怎样?你的心情怎样?。
一、 预习抢答
1. 字词检查
2.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着羚羊木雕发生了哪些事情?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
(2)、在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二、角色朗读
1.读准语气、语调;摹拟神态和动作
2.感悟人物我认为(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是一个( )的人, 依据是:
三.出谋划策
1.怎样才能避免此类冲突的发生?
2.羚羊木雕已经送给万芳了,事情怎样处理才会比较妥当呢?
3.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全班交流。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摆事实讲道理,把握好自己的观点。不论观点怎样,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四.高峰论坛
妈妈逼我讨回羚羊木雕,我该不该讨回
正方:应该讨回
反方:不应该讨回
四、小结:
《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