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让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对社会的观察与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秋节这一主题的设置,从时间上看,横跨中秋节,从内容上看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的由来、习俗、美食以及有关中秋节的诗词歌赋等知识有所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中秋传说、中秋习俗、中秋美食、中秋节的诗词歌赋。?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形成从生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品质。?
3.学会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汇报资料的能力。?
4.通过展示、朗读、汇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综合活动实践课的兴趣。?
5.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美、生活美、团圆美、奉献美,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珍惜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体会节日美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美好感情,感受为他人奉献的美。??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事先将学生分组,以便有目的的调查。
制作中秋的课件。
3.设计活动方案。?
学生准备:自由分组,选出组长,有目的地调查。?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确定主题。??
1.激趣导入,看图猜节日。????
?2.谈话提出问题。同学们,农历八月有一个仅次于我国春节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面对“中秋节”这三个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3.??确定主题,分组活动。?
总结发言,确定主题: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中秋节习俗、中秋节美食、中秋节诗词。?
(二)活动指导,教授方法??
1.课前,我们科学分工,小组合作,一起完成了《小组实践活动》的方案,你们的组名是什么??研究的主题是什么?由小组长汇报。?
2、小组成员自由交流。?
(三)交流互动,链接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的怎么样?分组围绕主题汇报。??
1.中秋节的由来、传说?
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的传说?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的故事。师播放《嫦娥奔月》的视频。?交流感受,体会传统文化的美。?
2.中秋节习俗?
(1)师:各地独特的中秋习俗可有意思了,你知道多少??
这些习俗寄托什么呢??(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自由汇报,播放图片欣赏。?
(2)师:同学们,我们这儿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学生自由讨论?
赏月——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吃月饼——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知道为什么吃圆圆的月饼吗??
(3)介绍家乡---滁州凤阳。?听师讲故事《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吃月饼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皇帝的故乡就在我们滁州。相传,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刘伯温便想出一计,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通知起义军。后来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定都凤阳,传下口谕,将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中秋节糕点赏赐群臣、百姓。?
3.中秋节美食?
师:其实,中秋节好吃的可多啦,谁来说说?和老师一起拍手读歌谣,了解家乡美食。?
请小组汇报《走近中秋------月饼大调查》的结果。??
引发学生讨论,吃不完的月饼和包装盒怎么解决?展示调查表,出示不同材质图。??
师:你想用它做什么?谁有金点子?!?
出示学生自己制作的图片。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瞧,小废品也有大用处哦!??
?4.中秋节诗词?
开展小小诗朗诵。师:你知道那些描写中秋的诗词呢??
生自由朗诵,我们一起去读读吧。?你体会到了什么?播放视频,感受团圆美。?
(四)课外延伸?,情感拓展。?
1、师:在这团圆的日子里,那些人回不了家?瞧,在北极探险的科学家、为城市添砖加瓦的农民工、坚守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外支教的老师、医生、坚守在祖国边防第一线的战士……,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有幸福安定的生活,祖国才能繁荣昌盛!?
?2、?中秋之夜,让我们用一张小小的贺卡,表达我们的祝福吧!?
(五)布置作业:
1、设计手抄报。????
2、和家人说说中秋的传说。?????
祝同学们中秋快乐!??????????
六、板书设计?
由来、传说?????文化美?
习俗???????生活美?八月十五话中秋
美食 团圆美
诗词???????????奉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