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幼苗长大了
一、教材分析
《幼苗长大了》是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二课的内容。是学生在经过了种植后,系统地对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展开观察和研究。
本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整体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描述各部分的样子。
第二部分是按照根、茎、叶的顺序分别进行研究。
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对本课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了些微调整。
首先通过观察葫芦的幼苗,对植物进行一个整体认识。其次是认识叶的作用。接着回顾根的作用,结合二年级《栽小葱》一课的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出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再次,研究茎的作用。通过动手解剖和观察插入红色水中后被染成红色的茎,让学生直观认识茎的运输作用。最后并讨论“如果把幼苗的叶子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让学生作出猜想,留下悬念,为高年级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好奇心强,对实验感兴趣, 经过两年的学习, 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动手实践、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已经初步认识多姿多彩的植物,有栽小葱的经历,因此对于植物以及根、茎、叶的名称并不陌生,但对于这些构造的作用,学生了解的还不够全面,需要老师加以有效指导。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种植、观察与记录认识到植物幼苗生长的过程,认识根茎叶的部位与结构。
2.知道根有吸收、茎有运输、叶有制作养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
能够用语言和数据描述葫芦幼苗的形态特征。
能利用实验探究等方式了解植物根茎叶的作用。
科学态度:
1.能坚持进行植物观察,乐于长期照料植物。
2.能在已有的知识上进行探究,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懂得爱护和保护植物。
四、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回顾、实验、讨论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基本构造及作用。
五、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叶的构造及作用。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提前做好的芹菜茎放到装有红色素水的烧瓶实验装置、芹菜的茎、水果刀、相关资料和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种植好的葫芦幼苗、种植记录表、不同植物的叶子。
八、教学过程
(一)回忆植物各部分名称
1.我们播种的葫芦都已经变成了幼苗,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植物各部分的名称。
2.观察葫芦幼苗,认识根茎叶的位置和名称。
设计意图:统一回顾植物各部分的位置和名称,一是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二是为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对比种植好的葫芦幼苗,发现问题
1.这段时间,我们记录了它的生长变化,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让我们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葫芦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观察与交流。
3.通过刚才观察,你有什么疑问?
4.交流讨论问题。
5.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咱们的幼苗,探究他们各部分的结构与作用,从而获得让幼苗们更好成长的方法。(板书课题:幼苗长大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头脑风暴,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叶的结构及作用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2.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3.观看光合作用视频。
4.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5.叶子还有好多学问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6.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仔细观察同学带来的叶子,说一说这些叶子有什么共同的结构。
7.叶子有这么多特点,那为什么要统一叫它叶子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8.师小结:叶是由叶柄和叶片组成的,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从学生眼睛最先注意到的部位——叶子入手,容易引发学生的认知思考,通过观看视频,以及观察、对比不同的叶子形态,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植物的叶的形态、结构及作用。
(三)认识根的作用
1.植物在没长出叶子的时候又是怎么得到营养的呢?
2.生回答:从土壤里。
3.没错,那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出示小葱根吸水的实验图,这是我们二年级时做的小葱吸水的实验,谁来简单描述一下这个实验?
4.学生根据之前的记忆描述实验过程。
5.在这个实验中小葱的根有什么作用?想想我们给植物浇水时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6.生回答:吸收水分。
7.植物的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什么作用呢?现在把幼苗从杯子里拿出来容易吗?
8.小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实验,结合生活实际的经验,引发思考,回忆并加深对根吸收水分的作用的理解。
(四)探究植物茎的作用
1.同学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葫芦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葫芦茎的颜色和高度。
3.汇报交流
4.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与它的作用有关吗?
5.你们能想个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吗?
6.分组解剖芹菜的茎。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
7.我们提前一天将芹菜的茎浸泡在红色墨水中,发现芹菜没有浸泡在红色墨水中的部分也变成红色。将芹菜茎横切看到一圈整齐的红色小点,将芹菜的茎纵切,看到红色小点成为像红色管子一样的一条直线。我们猜测在芹菜的茎中有一种像管子一样的部件,让茎在根和叶之间就像一座桥梁,成为养料的运输专线。
8.我们了解了茎的运输水分的功能,茎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
9.观看微课视频了解茎的作用。
10.小结: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结合视频,让直观地学生了解到植物茎的作用。提前做好的实验是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同时也是为学生的实验结果以对比,让学生的实验验证有了明确目标。
(五)全课总结
1.我们了解了植物各部分的作用,那如果把幼苗的叶子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
2.根、茎、叶都是营养器官,缺一不可,只有精心呵护,我们的幼苗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植物很快就会开花了,植物开花前会有什么变化?继续测量植株高度的变化。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到植物怎样才能更好的成长,通过照顾植物体会种植的乐趣,同时知道要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的赐予,问题的提出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激发学生科学的思考与探究的兴趣,体会到生活动处处有科学的意义。
九、板书设计
2.幼苗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