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9: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中的第1课。学生通过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认识常见材料,根据材料的不同来源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本课教科书安排了以下内容:第一个内容:通过小游戏猜一猜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积累利用多种感官和摸一摸方法猜测去认识材料,让学生把猜测到的物品是什么材料作为导入,为他们打开一片视野,从而引起对材料的兴趣,愿意去探索材料世界的科学奥秘。第二个内容:是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了解,通过平时积累较好抓住材料特点,让学生在思考研讨中,拓展学生的认知。第三部分内容:是知道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通过对自己所带材料探究研讨,知道材料可以粗略划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并且揭示两种材料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分析具体事例中了解材料的构成、发展和变化。在对棉花和腈纶进行实验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的相似处与不同点,了解材料之间的性质差异和来源渠道不同。巩固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前提下,扩展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材料的探究活动,树立保护环境资源的观念,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其感知觉的发展相对来说还是非常薄弱的。但是三年级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许多物品,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认识物品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但是并不具备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思想,至于各种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就更不能明白了。因此,本节课将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的探究兴趣,并通过观察、操作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描述的能力。以期树立学生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生活中材料的简单分类。
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比较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通过小组活动对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3.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知道材料根据来源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对生活的中一些常见的材料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水木块、石块、塑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听音、摸质、看真相
每组一个盒子,盒子里面有如木块、石块、塑料、棉花,等物品。同时课件出示一个问号
师:猜一猜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并说出你的依据。
师:学生摸一摸但是不拿出来,说出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拿出检验,是否猜对。
探究与发现通过听音、摸质、看真相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1)材料的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把这些可以被加工成其他物品的物质叫做材料。(板书:材料)
(2)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塑料杯、纸、棉衫,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从哪里能够找到?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3)课件出示玻璃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玻璃,是由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形成的。了解玻璃的形成过程,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从木材到椅子的加工过程。
师:身边还有哪些天然材料制成人造材料的例子?跟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这些材料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这一环节是学生先明确什么是材料,理解加工的含义是物理变化,同时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准备。
二、体验陶瓷材料的加工过程
1.生活中常用的碗、花瓶、瓷砖等物品,很多都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材料是怎样加工成的呢?视频
2.教师课件出示陶瓷材料的加工过程,通过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到陶土是天然材料,陶瓷是种人造材料。
3.教师出示塑料和木块并提问:木头在自然界能够找到么?那么塑料在自然界能够找到么?学生回答。
师:我们把与木块类似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塑料类似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三、学生探究材料
根据上面的学习,请调查一下你带来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请记录在表格里。
物品名称
可能使用的材料
是否天然材料
(此时学生按照自己对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理解,将材料进行分类。)
教师:同学们刚才按照自己对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理解,将这些材料按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标准进行了分类,下面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汇报你们组的分类结果。学生汇报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汇报了自己小组的分类结果,同学能够准确的对材料进行分类,非常棒。
天然材料:在自然界存在,可以直接获得。
人造材料:在自然界不存在,需要人工提取或者合成才能得到。
四、探究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异同之处
1.师:这里有棉花和腈纶棉,怎么比较它们?
2.学生:思考并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小组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组内同学进行分工。
@组长进行汇报。
3.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方案设计最具有操作性。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浸一浸、烧一烧进行探究活动。
@先让学生看一看和摸一摸的方式对物品进行区分。
@在用浸一浸的方法研究棉花与腈纶棉吸水本领。也可以把同样大小的 棉花与腈纶棉的一端放在盛有烧杯的水里,然后用镊子拿起来观察另一端是否有水流出,水量的多少是否不同。
@最后用烧一烧的方法研究棉花与腈纶棉燃烧时的火焰、烟、时间长短、灰烬、气味等作观察,并让学生认识到肉眼难以鉴别是何种纤维时,用火烧是比较简单可靠的方法。棉花是植物纤维,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腈纶棉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如果燃烧后既有黏胶状熔化物又有烧头发的气味,这就是丝毛与合成纤维的混纺衣料。提示:学生再用酒精灯的安全性。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小组合作配合完成实验能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知道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重要特征。]
五、应用与拓展:了解高科技材料。
无缝乒乓球、树脂眼镜、新材料宇航服、医用口罩
思考: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新材料?谈读对新材料的感受。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按照材料的来源不同可以把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认识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特点,生活中我们在合理使用人造材料的同时还要研制新材料,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展开,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材料,学生小组合作研讨盒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激发他们探索材料世界的科学秘密。
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组研究、讨论同学们自带的物品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优点,也存在不少的缺点。
对细节的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较强的洞观察力,关注到每位孩子,每个细节。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中,我认为细节也可以决定一节课的精彩。比如:在引导学生小组实验活动时还是有个别孩子比较孤立的现象,强者的学生在操控着实验器材,应当充分让学生意识到实验中要分配合理共同完成任务。其次是评价方式、语言单调,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