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天气和气候
【教材分析】
《天气和气候》是“观测天气”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紧接天气的影响,从天气拓展到气候,分四个部分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相对于认识天气而言,学生认识气候有难度,因为它是一定地区长周期的天气特征,不易把握,选取三个描述气候特点的典型短语,给学生一个“支架”,引导他们去描述当地的气候特点。
第二部分:气温和降水量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最核心的两个气象要素。以地区一,地区二气温情况,降水量情况统计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数据,描述两个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判断,预测与决策等活动,学习运用气候特点规划生活。
第三部分:生活中,人民常常会聊到天气,说出很多描述天气和气候的句子,将学生耳熟能详的句子一一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换一种眼光去看,识别如何来描述天气与气候,明确天气状况与气候状况的区别。
第四部分:不同的气候下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和植物。选取学生熟悉的三种气候类型,分别是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和极地气候,引导学生指出其气候特征,列举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和植物。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的知识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低年级时他们学过《关心天气》这个额单元,但是对天气缺乏定量观测的经验,他们已经认识到天气变化,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但是对于“量”这个概念的还不够了解,本单元的课程设置,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不断的数据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天气知识的意义何在,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联系与区别
2.能够说出气候是一定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科学探究:
1.通过对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量等要素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指出其区别,并能据此进行判断,预测,决策等思维活动。
2.凭借气象信息,用科学语言描述天气和气候。
科学态度:
1.通过搜集资料,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列举在雨林,草原,极地等常见气候下生活的动物与植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知道天气和气候与生物生存联系密切,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动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描述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别天气和气候。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搜集:四季的风景图片,不同气候下生活的动植物照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学生把获得的天气信息记录在活动单上。
2.学生发言,我们可以从天气预报中获得未来几天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变化情况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天气的概念,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
4.师:天气在一定的地区内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调节日常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探究学习气候的变化规律。(板书:天气和气候)
【设计意图】:通过之前对于天气的学习,用天气预报让学生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对气候探究的欲望。
二.从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入手,知道什么是气候。
1.观看视频中的几个小朋友,分别来自黑龙江,云南,海南,听听他们对自己家乡气候的介绍。(黑龙江四季分明,冬天非常寒冷,云南四季如春,被称为花城,海南临海,地处热带,常年炎热)。
2.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四季如春就是指四个季节都像春天一样,常年炎热是指每一年都是高温天气,四季分明就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都很明显,春天温暖和煦,夏天炎热,秋天万物凋零,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3.那孩子们你们的家乡的气候又是怎样的呢?答:和黑龙江相似,因为我们都地处东北地区,四季分明。
4.引导学生总结气候的概念,每一年我们沈阳的气候都是四季分明的。
教师总结:在一定的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气候特征,就是该地区的气候。
5.我们学习了天气和气候两个概念,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6.总结出示天气和气候的对比表格:天气多变,持续时间短;气候相对稳定;持续时间较长。
7.我们在前一天收看天气预报是为了第二天出行,比如预报下雨要带伞,气温突降要增添衣物,下雪要注意路滑交通拥堵,同样的,气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也很大,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如何利用气象数据分析气候特点。
[设计意图]:以不同小朋友的家乡天气情况进行导入,引出气候的概念,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做铺垫。
三、阅读与比较数据,分析两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1.课件出示两地区气象数据图片,教师先带领学生读图,认识横轴与纵轴以及坐标注释。
气温比较图首先是折线图,折线图的主要作用是突出变化趋势,图中的横轴上的数据表示月份(从左到右依次递增),纵轴上的数据表示温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红色曲线表示2015年气温变化趋势,绿色曲线表示2016年气温变化趋势。
降水比较图是条形图,横轴上的数据表示月份,纵轴上的数据表示降水量,蓝色条形表示2015年降水量变化趋势,黄色条形表示2016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2.问题1:从数据上来看,哪个地区比较炎热?哪个地区降水量多?
3.生:地区二比较炎热(地区二的折线所处坐标要比地区一高;地区一降水量多(地区一每个月都有降水,而地区二只有三个月有少量降水。)
4.问题2:预测一下,今年地区一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可能是几月?地区二全年最高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5.生:今年地区一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可能是7月(地区一2015、2016年降水量的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地区二全年最高气温大约46摄氏度(地区二2015年气温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44摄氏度,2016年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45摄氏度。)
6.问题3:如果你想去地区一和地区二旅游,分别在什么时候去比较合适?
7.生:去地区一旅游选择5月比较合适(地区一5月份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降水量适中平均在80毫米,气温适中,空气湿度正好)
去地区二旅游选择12月份比较合适(地区二12月份气温在20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降水量为0毫米,气温适中,无降水,适合旅游欣赏风景。)
8:通过气象数据的分析,我们获得了许多有关气候的信息,为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
[设计意图]: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分析与预测,联系生活,解决日常问题,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天气和气候对生活的巨大影响。
四、通过小练习,区别天气和气候,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说气候与天气。
1.师:下面哪句话是在说天气,哪句话是在说气候?
2.生:气候:昆明四季如春;北极全年严寒;梅雨天马上要到了
天气:昨晚一直在下雨;未来两天内有寒潮;今天可真热
下面几句古诗呢?
夜来风雨声——天气,黄梅时节家家雨——气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候
3.你还知道哪些说天气和气候的语句?
天气:风和日丽,阴转多云,多云转晴,万里无云
气候:四季如春,长夏无冬,冬暖夏凉
4.相信同学们已经彻底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那不同气候下的人类衣食住行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我们东北的冬天有一句俗语大棉袄二棉裤,而海南的人们四季都穿夏装,那你们想知道不同气候下生活着的动植物有什么不同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习强化学生对天气和气候区别的认识,进一步说,气象知识比较丰富的人,对于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就更强。
五、查阅资料,列举适宜在不同气候特征下生活的动物和植物
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不同气候下的动植物图片,并进行整合归类,小组汇报。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典型植物
典型动物
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无明显季节区别
可可树 菠萝蜜,榴莲,凤梨(台湾,西双版纳)
灵长动物:长臂猿(亚洲)大猩猩黑猩猩(非洲)树懒(南美洲),土壤动物:白蚁,蜗牛,蜈蚣,蝎子
草原气候
全年干旱或半干旱
猴面包树,纺锤树
斑马、角马、河马,狮子,长颈鹿、羚羊(广阔的草原景观,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极地气候
终年严寒
苔藓,地衣,小灌木
企鹅,磷虾,北极熊,海豹
2.同学们,通过对以上3种典型气候下动植物的分析,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不同的气候适应不同的动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会因为生存环境改变,植物的外形和特点也会随环境变化,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下,动植物才会生存。
师:是的,气候就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仅是动植物,包括我们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同时,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在遭到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甚至导致部分动植物的消失,我们在利用地球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同时,也应该保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播放环境破坏导致全球变暖从而带来的危害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了解不同气候下动植物特点,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正确观念。
【板书设计】
19.天气和气候
天气
气候
区别
1.短时间
2.多变
例:风和日丽,多云转晴
1.较长时间
2.相对稳定
例:四季如春,冬暖夏凉
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
有关不同气候特征下生活的动物和植物的板书部分,可以在小组汇报完毕之后,在黑板上进行不同气候下动植物的连线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