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一化学人教必修二同步导学案:3.2第一课时《 乙烯》课时跟踪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高一化学人教必修二同步导学案:3.2第一课时《 乙烯》课时跟踪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09 21: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导学案:
——《乙烯》课时跟踪训练
1.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烯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
B.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C.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相同
D.乙烯分子里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解析:选C 碳碳双键()键长比碳碳单键()键长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分子式可写成(CH2)2
B.乙烯的最简式为CH—CH
C.乙烯分子是空间平面结构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答案:C
3.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伴有黑烟
C.乙烯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
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解析:选D 乙烯分子中的双键有一个易断裂,使得乙烯容易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并不容易发生取代反应,选D。
4.1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完全后,其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并反应完全,则两个过程中共消耗氯气(  )
A.3 mol B.4 mol
C.5 mol D.6 mol
解析:选C 根据CH2===CH2+Cl2―→CH2Cl—CH2Cl,1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消耗1 mol氯气;加成反应的产物1,2?二氯乙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并且反应完全,消耗4 mol氯气。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5 mol。
5.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以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
A.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B.通过足量的溴水
C.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
D.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
解析:选B 乙烷是饱和烃,不与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反应,不能使它们褪色。乙烯通过溴水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液态的1,2?二溴乙烷(CH2Br—CH2Br),留在溴水中,B项中的方法可行。而乙烯通过酸性KMnO4溶液,会被氧化成CO2逸出,这样乙烷中的乙烯虽被除去,却混入了CO2,D项中的方法不可行。C项中的方法也不可取,因为通入H2的量不好控制。量少,不能将乙烯全部除去;量多,就会使乙烷中混有H2。而且该反应条件要求高。由于乙烷、乙烯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A项中的方法不可取。
6.下列物质属于不饱和烃的是(  )

答案: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电子式为
B.乙烯的球棍模型为
C.乙烯分子是空间平面结构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解析:选C 乙烯分子中碳原子间是双键,有两对共用电子对,A错误;碳原子半径应比氢原子大,B错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错误。
8.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①CH2===CH2+H2O―→CH3CH2OH
②H2+Cl22HCl

解析:选A 本题难点是对③的判断,分子里有一个不饱和碳原子,该碳原子与氧原子组成的原子团为,由反应产物CH3—CH2—OH可知,该反应是H—H分子里的氢原子跟里的不饱和原子直接结合的反应,由此可知,反应符合加成反应的概念,是加成反应。
9.有关乙烯的下列叙述:①乙烯溶于水后可得乙醇 ②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 ③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④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③④
解析:选D 乙烯需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加成才能得到乙醇。
10.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烷分子中含有碳碳单键,双键不如单键稳定,导致乙烯的性质比乙烷活泼
D.乙烯分子中因含有不饱和键,导致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选A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乙烯分子中的一个键易断裂,导致乙烯比乙烷活泼,乙烷中的碳碳单键稳定,致使乙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1.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②点燃前都应验纯 ③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有大量黑烟生成 ④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D 甲烷和乙烯燃烧现象不同,①错;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②对;甲烷燃烧无黑烟,④错,③对。
12.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可依次通过盛有下列哪一组试剂的洗气瓶(  )
A.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B.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
C.溴水、浓硫酸
D.浓硫酸、NaOH溶液
解析:选C 乙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也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与硫酸、NaOH溶液等酸或碱发生反应;甲烷与气态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不与酸、碱和氧化剂等发生反应,因此首先排除A、D两项;B项酸性KMnO4溶液虽能氧化乙烯,但氧化产物是CO2和H2O,CO2成为新杂质,B项错误。
13.下列关于乙烯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乙烯为原料可以合成聚乙烯等制备生活用品
B.乙烯可以用来制备1,2?二溴乙烷
C.乙烯可以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乙醇(CH3CH2OH)
D.乙烯可以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二溴乙烷
解析:选D D项,利用加成反应原理,该反应应生成CH3CH2Br。
14.下列各组中两个反应所属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
A.光照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颜色变浅;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乙烷在氧气中燃烧;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C.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用乙烯与氯化氢制取氯乙烷;用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取氯乙烷
解析:选B A中前者是取代反应,后者是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B中两个反应均是氧化反应(燃烧),反应类型相同;C中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D中前者为加成反应,后者为取代反应,反应类型不同。
15.下列反应中能说明乙烯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  )
A.燃烧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分解反应
解析:选C 燃烧是有机物的通性,不能证明它是否含有不饱和键,A项错;取代反应是原子(或原子团)的交换,与是否饱和无关,B项错;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结构的特征反应,C正确。
16.(2019·武汉青山区高一检测)烷烃是单烯烃R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解析:选B 烷烃
是单烯烃R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原烯烃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可能存在的位置有①、②、③、④、⑤5个位置,故R的可能结构有5种。
17.相同状况下,1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1体积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1 mol此氯代烷可与4 mol Cl2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CH2===CH2
B.CH3CH===CH2
C.CH3CH3
D.CH2===CH—CH===CH2
解析:选A 1体积烃只能与1体积Cl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该烃分子中只含1个,生成的氯代烷1 mol可与4 mol Cl2发生完全取代反应,说明1分子该氯代烷中含有4个氢原子,原气态烃结构简式为CH2===CH2。
18.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会迅速对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剂——氯乙烷(沸点为12.27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1)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制取CH3CH2Cl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A.乙烷与氯气反应 B.乙烯与氯气反应
C.乙烷与HCl反应 D.乙烯与HCl反应
(3)选择上述方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解析:为制得纯净的氯乙烷,应用乙烯与HCl的加成反应,而不宜用乙烷与Cl2的取代反应。因为乙烯与HCl的加成产物只有一种,而乙烷与Cl2的取代产物是多种氯代烷的混合物。
答案:(1)氯乙烷的沸点较低,易挥发并且吸收热量,使局部冷冻麻醉 (2)D (3)由于烷烃的卤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而且反应很难停留在一元取代阶段,所以得到的产物往往是混合物;而用乙烯和HCl反应只有一种加成产物,所以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产物 CH2===CH2+HClCH3—CH2Cl
19.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甲烷,所含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碳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氢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若充分燃烧,消耗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0.1 mol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各0.6 mo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1 2∶1 1∶1 3∶2 C6H12
20.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D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①②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烃A的用途知A为乙烯,则B为CH3CH3,C为CH3CH2Cl,D为CH3CH2OH,其中化学反应①为CH2===CH2+H2CH3CH3,化学反应②为CH2===CH2+HClCH3CH2Cl。
答案:(1)CH2===CH2 CH3CH2Cl CH3CH2OH
(2)CH2===CH2+H2CH3CH3 加成反应
CH2===CH2+HClCH3CH2Cl 加成反应
21.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其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能说明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CH2===CH2和SO2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不能确定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或者只含有CH2===CH2。由于CH2===CH2不与NaOH溶液反应,也不与品红溶液反应,而SO2却能与NaOH溶液和品红溶液反应,且SO2与品红溶液反应有明显的褪色现象,故可利用此性质差异先检验出SO2和除净SO2;再用装置③确认SO2除净之后,才能用酸性KMnO4 溶液验证CH2===CH2的存在。
答案:(1)A B A D
(2)①中品红溶液褪色
(3)除去SO2气体 检验SO2气体是否除尽
(4)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④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颜色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