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之声[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情感之声[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9-10-22 21:58:00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上 课 了!
1.《 母亲教我的歌》和《沃尔塔瓦河》表达了那些相同的情感
2.德沃夏克和斯美塔那的音乐具有那些特点
祖国情、民族情
民族特点
3.猜想他们是什么乐派的作曲家?
民族乐派
讨论总结什么是民族乐派?音乐上有何特点?代表人物?
民族乐派:19世纪中叶,东欧、北欧和俄罗斯作曲家在吸收西欧传统音乐创作经验的同时,着重民族音乐的建立和发展。他们采用本民族的音乐语言或题材,致力于创作本民族的性格、愿望和风土人情、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音乐作品。
代表人物: (俄)格林卡、五人“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穆索尔斯基) ,(捷克)斯美塔那、德沃夏克 ,(挪)格里格,(芬)西贝柳斯等。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牛郎与织女》
《孟姜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传说在4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农村祝家庄,聪明热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家境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建立了真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英台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山伯吐露内心蕴涵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英台求婚。可是祝英台已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不到自由婚姻,梁山伯不久即悲愤死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山伯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
梁祝文化公园
建筑恢弘的梁山伯庙
"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夫妻桥上双双行"
梁山伯任晋代鄞县县令塑像
梁祝文化公园化蝶塑像
从正大门入口,眼前呈现的是一幅大型的彩画:百花怒放,彩虹万里,象征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双双对对彩蝶自由自在地飞向广褒的天际,引着您向这座爱情的殿堂走来。
何占豪(1933- )浙江诸暨人,作曲家。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曾于浙江文工团工作,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尝试进行小提琴民族学派的研究,与同学陈钢合作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他作品有:《烈士日记》、《孔雀东南飞》等。
陈钢(1935- )上海人,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自幼随父亲陈歌辛学习音乐。1959年与何占豪合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影响广泛,并留于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代表作有《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苗岭的早晨》、《王昭君》。
相爱 抗婚 化蝶
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诞辰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这里离法国边境不远,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幼年学习钢琴。8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受到严格训练。1795年出版了第一号作品,此后出版了不少作品,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21岁,他写了一首言志的歌曲《自由人》,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由的事业。26岁时,就创作了3首
奏鸣曲。可是就在这时,他不幸患了中耳炎,到1820年,两耳完全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个多么沉重地打击啊!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顽强地坚持创作,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音乐事业中去 。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10多岁时即开始承受家庭生活的经济负担,没有结婚。1827年逝世。但是,他留给人类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和其他许多重奏曲、舞剧序曲和管弦乐合奏曲,除最初3部奏鸣曲,其余都是失聪后的作品。他在创作时,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和不幸。在他的作品中,找不到一点自身不幸的痕迹。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给贝多芬以很高评价。他说:“但愿所有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自己同样不幸的遭遇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可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
  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交响乐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钢琴奏鸣曲有《悲怆》、《月光》、《热情》等,以及歌剧、管弦乐、协奏曲、室内乐等作品。被誉为“音乐上的英雄”。
乡 音 乡 情
我爱戈壁滩沙海走骆驼 我爱洞庭湖白帆荡碧波 我爱北国的森林 我爱南疆的渔火
我爱那崭新的村落 我爱运河边村姑插新禾, 我爱雪山下阿爸收青稞 我爱草原的童谣 我爱山寨的酒歌
我爱那古老的传说 华夏土地呀生我养育我 九曲黄河呀滋润哺育我 乡音难改, 乡情缠绵乡情缠绵, 乡音难改 一声声乡音,一缕缕乡情
时时刻刻萦绕在我心窝
萨克斯王子肯尼·G
回 家
《乡音乡情》和《回家》分别表达的怎样的情感
思考 回答
乡情
亲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