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8 21:5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中国现代史
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目 录
筹备篇
一届政协会议
成立篇
开 国 大 典
团结篇
西藏和平解放
二、合作学习
筹备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代表和反映全国人民的意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
——《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中国共产党
致公党、农工党、民盟、民建等11个民主党派
主 席:
副主席: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毛泽东
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领导
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
选举
   改北平为北京,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确定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采用公元纪年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制定
民主集中制
临时宪法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名称
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国体
组织原则
作用
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主主义的国家
民主集中制
人民
材料:承担《共同纲领》起草工作的是以周恩来为组长、许德珩为副组长的第三小组,组员有章乃器、李达、许广平、廖承志等23人,他们中有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的负责人、知名人士和社会贤达。为此,他们又分成政治法律、财政经济等小组进行专门论证,并写出相关条文……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广泛吸收各方面的建议……并获得通过,最终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解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协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19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成立篇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新闻发布会及答记者问
活动指南:
A组同学是《开国大典》策划组及新闻办,请撰写新闻发布词,并做好答记者问的准备。
B组同学是来自各国家各地区的国内外记者,请商讨你们将向新闻办提出的相关问题。
材料: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①革命任务完成
太平天国运动
1840年
新文化运动
1919年
推翻了 、 、 的统治。
救亡图存
1、中国历史转折点
维新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洋务运动
中共成立
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反帝反封建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鸦片战争爆发
实业救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实业救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1840年
新文化运动
1919年
维新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洋务运动
中共成立
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未成功
走向胜利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启示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②社会性质改变
秦朝建立
前221年
鸦片战争
1840年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1、中国历史转折点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材料: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战后美国一举成为世界超级大国,野心也随之膨胀,企图称霸世界。苏联在战后也成为世界性的政治、军事大国,将确保国家安全、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摆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比于此,非洲、亚洲等许多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还处于被压迫和殖民的状态,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是他们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2、世界历史转折点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和平、民主
社会主义
解放
鼓舞
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也是世界革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必然要深刻地影响,事实上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基于中国的实力(主要是人口、国土、建设、市场、政治、军事、外交,以及新中国成立所焕发出来的生机和活力,这些因素综合形成的实际能力)而对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预期。也就是说,今后的世界,没有中国的参与,或者不考虑中国的态度和影响,是不可想象的。
到1950年夏,基本上消灭了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
背景
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确吉坚赞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团结篇
西藏和平解放
过程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民族大团结。
1951年5月21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时间:
地点:
1949年9月
内容:
北平
时间:
意义:
1949年10月1日
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元、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国内意义(开辟了…推翻了…成为了…)
国际意义(壮大了…)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
意义:
1951年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大团结
三、总结归纳
意义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筹备
建立
团结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巩固训练
2、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据此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是( )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
C、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国内
国际
3、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对史实的解读。以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陈述,有的是史实,有的是观点。你认为属于史实的是( )
A、一届政协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一届政协会议极具代表性和广泛性,能代表和反映全国人民的意愿,是全国人民空前的盛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感谢观看,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