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 比例尺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 比例尺 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09 07:4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尺
教学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
在操作、观察、反思、归纳等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使学生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难点:设未知数时应注意长度单位的同意。
教具准备:中国地图、北京平面图和蚂蚁平面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课程:
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师:脑筋急转弯:柳河至长春的公路里程大约200千米,但有只蚂蚁从柳河爬到长春只用了6秒钟,你知道怎么回事吗?(在地图上)
师:出示一幅中国地图
师提问: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把960万平方千米的大中国画在这小小的地图上的吗?
老师出示一幅北京地图和一幅蚂蚁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说出自己的发现。(找同学发言)
老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同学们想自己亲手试试做一个小设计师吗?
自主探究,理解意义
绘制教室平面图
下面就以我们的教室为例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师,如果我们的教室长是8米,宽是6米,请同学们自己确定图上的长和宽,完成表格: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
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存在着一种倍数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那么什么是比例尺呢?学生尝试回答,借助表格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可以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改写
画图是我们所确定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字表示的叫做数值比例尺,如1:500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如谁能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教师引导学生学说说线段比例尺的意义,指导学生改写)
解决问题
师:既然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比例尺,你们能不能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呢?
出示例题:
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找生板演
集体订正
出示例题:
一个圆柱形零件的高是5毫米,在图纸上的高是2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找生板演
汇报交流
老师补充强调比例尺要注意三点:
比例尺与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个比,不能带有计量单位
求比例尺时,前项和后项的单位一定要化成统计单位。
为了计算简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
教学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出示教材例2:
地铁1号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7.8厘米,求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课堂巩固
练习4、5题
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研究性作业,试画自己家庭的住宅平面图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课后反思:
《比例尺》是在学习比的意义及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能根据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这一课我在教学时首先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认识比例尺,接着循序渐进,让学生能根据比例尺学会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尝试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