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22: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堂由静态观察转为动态观察的转折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由3个活动组成:一是区分生食和熟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明白有些食物可以生吃,有些食物必须煮熟了吃。二是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对生食与熟食进行静态观察,让学生加深对生、熟食物表象特征的理解;三是观察生肉片到熟肉片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用自己的语言尽量描述出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细节。各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递进逻辑关系。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2、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真细致地完成生与熟的食物比较活动。
2、培养小组的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食物的不同。
【教学难点】能用比较准确的文字或语言描述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两小块猪肉、酒精灯、水、烧杯、镊子、牙签,锡纸。
师准备:少量生熟胡萝卜粒,生、熟马铃薯各一个,两小块猪肉、酒精灯、水、烧杯、镊子、小刀、锡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3分钟)
师:(出示一装有食物的盒子,指着盒子)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份食物,谁愿意来尝一尝呢?看看这是两份什么食物?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让生上台闭眼睛分别尝一尝,熟和生的胡萝卜粒。生回答:胡萝卜粒,第一次尝的是熟的胡萝卜粒,第二次尝的是生的胡萝卜粒.
师:哪一次的胡萝卜粒好吃?
生:第一次熟的胡萝卜粒好吃.
师:为什么?
生:因为熟的胡萝卜粒又香又好吃。生的胡萝卜粒,味道不太好.
师:(谢谢你的配合,请回)刚才通过这个同学的品尝,我们了解到生的胡萝卜粒和熟的胡萝卜粒存在着差别,那其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也会有哪些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板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二、观察比较,点拨引导。
(一)按生、熟给食物分类(3分钟)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物适合生吃?哪些食物需要烧熟了吃呢?
生:葡萄、西瓜、桃子…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大部分都是是水果.那你们在生吃这些水果之前必须怎么做呢?
生:洗一洗,生吃.
师:嗯,是的。生活中同学们都懂得把水果洗干净了在吃,这样有卫生,有利我们的身体健康。(板书:生)
师:哪些食物需要烧熟了吃呢?
生:鱼、蔬菜、鸡肉、鸭肉、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还挺丰富的,知道这么多需要烧熟才能吃的食物。
那你们还知道哪些食物是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的呢?(板书:熟)
生:西红柿、黄瓜、莲藕、梨子
师:出示(PPT)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食物有的可以熟吃,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可以生吃更富有营养。
(二)观察生、熟马铃薯(8分钟)
师:那么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桌上的两个马铃薯,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对比生熟马铃薯的表格)
生:一个是熟的,一个是生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请生拿出两个马铃薯)
生:生的马铃薯比较硬,熟的比较软。(出示生熟马铃薯图片)
师:你是用——手(生:用手摸它的软硬程度)用手摸的方法来判断马铃薯的生熟。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还有哪些不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比较?
生:用鼻子闻气味。
生:尝一尝味道。(是尝不是吃)。
师:就是用我们的感官去观察.(PPT展示方法)那还有别的观察方法吗?
生:把它切开来看。
师:用什么切开马铃薯?
生:用小刀。
师:如果用小刀可要小心。(师准备切好的马铃薯和生、熟马铃薯各一个)
(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比较,我们发现了什么,(结合PPT上出示实验单进行汇报总结)
生1:我们小组发现生的马铃薯颜色较深,熟的马铃薯颜色较浅;
生的马铃薯硬,熟的马铃薯较软;
生的马铃薯很难吃,熟的马铃薯比较好吃。(师板书生  熟、颜色、硬度、
师:你们小组还有补充吗?        
生2:生的马铃薯没味道,熟的马铃薯比较香。(板书:味道)
师:你们发现的还可真多。其他小组有没有新的发现呢?
生:切开马铃薯后我们发现生的含水份多,熟的含水份少。(水分)
生:生马铃薯的皮不容易剥,而熟马铃薯的皮很容易剥。----
师:真想不到,生和熟的马铃薯会有这么多的不同。看来马铃薯由生变熟之后在颜色、味道、气味、水分、软硬等许多方面会发生很多变化.根据刚才你的观察和你的经验,你能说说为什么马铃薯要熟吃呢?对我们人体有什么好处?
生:因为熟的马铃薯更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生:生的马铃薯有细菌,吃了会生病的。
……
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们说得太棒了。那么熟的马铃薯和生的比较,它的营养发生变化了吗?
师:(小结)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最后老师要提醒一下大家发芽的马铃薯千万不能吃。
三、动手实践,感知变化(20分钟)
师:食物的生、熟变化在植物类食物蔬菜中存在,在动物类食物中又有哪些变化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两份猪肉,你们说猪肉适合生吃还是熟吃呢?(熟吃) 为什么生的猪肉不适合直接食用?(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带有细菌,人吃后容易得病。)
生:有细菌……
师:所以第一步我们可以用感官先仔细观察生猪肉。“看、闻……”等。
师:在家中你的爸爸妈妈经常用哪些方法把猪肉烧熟了吃呢?(煮、蒸、炖、炒、炸、烤等方法。)那你们在吃烧熟的猪肉时,你们觉得它发生了变化吗?(生答)
师:今天我们就自己当一回厨师来烤肉来个烤肉三步曲.老师要求第二步我们先根据自已的经验预测猪肉烤熟后的样子,小组讨论,记录员做好记录。
师:第三步准备烤肉时,我们需要什么材料、工具呢?(酒精灯、、铁架子、镊子、火柴、烧杯,石棉网.)
师:使用这些工具时要注意什么?
生:酒精灯,要注意安全。要用外焰,镊子可以用撕一撕肉的硬度……还有不要烤焦了.
根据学生的提示师整理出注意事项。
师:下面老师来给大家示范一下烤肉的实验操作过程,比一比,看哪一小组的同学最认真观察。
师:大家都很认真在观看老师的实验操作,现在你们想不想动手烤烤肉呢?好,在烤肉之前请看实验温馨提示。(哪位小老师来给大家读一读呢?)
1、用外焰加热,加热完毕用灯帽把酒精熄灭。
2、注意安全,不触碰发烫物体。
3、先观察食物加热前的特征和预测猪肉烤前的特征并记录,再点火加热食物。
4、用镊子煎到猪肉两面熟就好,尽量不要烧焦。
5、在观察过程中注意从感官甚至用镊子,还要及时把小组的发现记录表格中。
6、分工合作,用完的材料及时整理。音乐停结束实验。
师:请材料员从袋子里拿出酒精灯、铁架子、镊子、火柴、烧杯,石棉网.
生:开始分小组动手实验,记录员及时记录变化过程。(师巡视指导)
师:(过了8分钟)实验结束。现在我们请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哪个小组还有补充吗?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板书重点)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和思考。现在请大家在分小组讨论一下:加热后营养会损失吗?(指名交流)
师:阅读课本50页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交流收获(2分钟)
1、小结: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这些物质只有在加热时才能挥发变香,同时也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所以熟的食物比较松软,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2、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二至三个学生交流。)
五、巩固拓展,迁移应用。(4分钟)
(一)巩固拓展
同学们这节的收获真不少,那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呢?请看第一题:填空: 1、(苹果、梨、香蕉、橘子、西红柿、黄瓜、红萝卜)等食物生吃较好,(面条、米饭、鱼、馒头、鸡蛋、猪肉、豆角)等食物必须烧熟了吃。
2、生吃的食物能减少(营养)的损失,但要注意饮食(卫生),熟吃的食物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第二题判断题:
1、所有的食物都应该烧熟了吃。(×)
2、食物生吃味道更好。(×)
3、各种水果生吃比较好。(√)
4、鸡肉由生到熟在形状和颜色上会有变化。(√)
(二)迁移应用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边,请同学们回去以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食物继续进行实验观察,从而更好地合理安排生活的饮食,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谢谢大家!
?          ?
五、板书设计: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营养
卫生
生——————————————熟
吸收
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