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册第九、十章单元测试word版有详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册第九、十章单元测试word版有详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10 10:3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十章单元测试
[测试范围:第九、十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对青藏地区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三山夹两盆
C.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2.青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游客去拉萨旅游时,下列用品中不必准备的是(  )
A.防晒霜 B.遮阳伞
C.羊毛衫 D.防暑降温用品
青藏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位于青藏腹地的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图T9-C-1为“青藏地区简图”,回答3~5题。
图T9-C-1
3.关于青藏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河湖稀少 ②种植业发达,铁路网稠密 ③太阳能资源丰富 ④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是指(  )
A.珠江、长江、雅鲁藏布江
B.黄河、长江、塔里木河
C.珠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D.黄河、长江、澜沧江
5.我国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水源污染 B.禁止滥捕滥猎
C.增加木材蓄积量 D.保护生态环境
读图,回答6~8题。
图T9-C-2
6.青藏地区主要的优良牲畜品种是(  )
A.牦牛 B.滩羊
C.三河马 D.细毛羊
7.连接青藏铁路北段和南段的铁路枢纽是(  )
A.西宁 B.兰州 C.拉萨 D.格尔木
8.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西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青海省
D.甘肃省
2000年5月,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了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1月24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此回答9~11题。
9.下列不属于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是(  )
A.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B.珍稀动物藏羚羊、雪豹、盘羊等
C.长江河豚和娃娃鱼
D.典型的高寒草甸与高山草原植被
10.造成保护区冰川不断消退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光照强
B.过度放牧和乱采滥挖
C.全球气候变暖
D.这里是大江大河的源头
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读图回答11~12题。
图T9-C-3
11.下列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三江源国家公园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13.暑假中如果有机会乘火车从临沂到拉萨进行一次雪域高原之旅,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其原因是(  )
A.熟悉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方便与当地居民的交流
B.带上棉衣或羽绒服——当地气候寒冷,气温日较差大
C.了解赛马、射箭、摔跤等知识——观摩藏族传统的那达慕节
D.查阅我国铁路运行图——西宁是陇海铁路沿线的必经站点
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青藏铁路有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以桥代路”工程
B.北京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C.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木制筷子
D.南海实施伏季休渔制度
15.各区域之间要通过区域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下列工程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西气东输
B.青藏铁路
C.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D.“三北”防护林
二、综合题(共40分)
16.(12分)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T9-C-4
(1)本区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
A.资源 B.气候 C.地势、地形 D.河流、湖泊
(2)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增建二线工程东起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向西途经青海湖北岸,横穿图中A地区,A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_,它与我国同类地形区相比,最大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C河流谷地一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4)有关资料显示,近些年来,青藏高原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小,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18分)读“三江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T9-C-5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农业部门以________业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________,农业部门以________业为主。(8分)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2)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良影响?(4分)
(3)小明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同城效应)。说出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4分)
(4)长江三角洲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的是(  )(2分)
①拙政园 ②周庄 ③乌镇 ④杭州西湖 ⑤颐和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T9-C-6
材料二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前几年的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占90.1%,其中,煤炭占68.7%(约29亿吨原煤,大部分用于火力发电),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仅为9.9%。可见,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煤炭的开采与消费也不同程度地导致了如材料一所示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1)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材料二中的“其他能源”中,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蕴藏比较丰富的主要有水能、________能、地热能等。(2分)
(4)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改变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请你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5)我们每个公民都是能源的消费者,都要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生活习惯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试举一例说明。(2分)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青藏地区海拔高,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气温低,雪山广布。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由于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夏季气温也较低,前去旅游时,防暑降温用品是不需要的;带上羊毛衫是防止早晚气温的变化;由于本区日照强烈,防晒霜和遮阳伞是必带的。
3.C 4.D 5.D
[解析]第3题,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貌景观。第4题,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省南部,此处被称为“三江源”,也被誉为“中华水塔”。第5题,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有我国珍稀动物藏羚羊等,是我国长江等大河的发源地,为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6.A 7.D 8.C
[解析]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其优良牲畜品种是牦牛。青藏铁路是指西宁到拉萨的铁路,以格尔木为界分成南北两段。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都位于青海省。
9.C [解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①高原湿地生态系统;②国家与青海省重点保护的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盘羊、藏原羚、白唇鹿、黑颈鹤、冬虫夏草、兰科植物等珍稀、濒危和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③典型的高寒草甸与高山草原植被。
10.C [解析]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消退。
11.D [解析]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12.C
13.B [解析]青藏高原的居民以藏族为主,主要信仰藏传佛教,赛马、射箭和摔跤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西宁不位于陇海铁路沿线。
14.C [解析]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大量森林会被砍伐,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1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联系和区域合作。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但资金、技术条件不足,难以开发;而东部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但能源紧张,因此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实现东西部“双赢”。
16.(1)C  (2)柴达木盆地 地势高
(3)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4)人类燃烧煤、石油以及砍伐森林等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温升高
17.(1)高寒 畜牧 温暖湿润 种植
(2)干旱断流,中下游地区的河道抬升、湖泊面积减小,加剧旱涝灾害。
(3)交通发达,城市化高度发展。
(4) A
[解析]第(1)题,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农业部门以种植业为主。第(2)题,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环境恶化使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泥沙含量增加,抬高河床,河水泛滥,水质变坏等,为此我国在三江源地区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第(3)题,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位于长江的入海处,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心,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极其便利,有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的条件是发达的交通。第(4)题,浙江省的杭州西湖、乌镇,江苏省的古镇周庄、拙政园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景点,而颐和园是北京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18.(1)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过大
(2)破坏耕地、污染环境
(3)太阳 (4)大力发展新能源。
(5)随手关灯;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或步行上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