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9 08: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主要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欧洲西线战场
①交战双方:德、意——英、法等
②概况:
1940年4月起,德国先后攻占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战败,意大利也对法国宣战,德军轰炸英国。
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波
兰罗马尼亚芬 兰苏德战场:
①交战双方:德国——苏联。
②概况:
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苏德战争爆发,标志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赢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什么?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思考;
1.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和哪次会议有关?为什么?
2.美国罗斯福的话说明对战争持什么立场?此事对战争规模有什么影响? 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珍珠港事件以后,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的大搏斗 。
珍珠港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总是屡屡得手?1、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具体表现为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等。
2、战争初期,由于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袭击的战术,而受侵略的国家战争准备不充分,战术思想落后,许多国家是仓促应战,所以被动挨打。
3、战争初期,还由于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没有很好地团结起来,协同合作,共同对付法西斯敌人。 思考: 你认为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联合:1942年1月,中、美、英、苏、法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有何作用?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作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莫斯科战役失败后,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150万人的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一昼夜出动2000架飞机狂炸,但苏军守住每条街、每幢房屋,打到冬宫,由于天气问题损失惨重,被苏军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二)形势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
概况:1942年7月,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次年2月大败德军。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把斯大林格勒从地图上抹掉!
—希特勒誓死保卫祖国,绝不后退!
—斯大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③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1942.11)①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意义:是苏德战场和二战的转折点②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1942. 6)大战的转折: 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
意义: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斯大林格勒1942.7~1943.21943.9
诺曼底1944.6~7诺曼底登陆 使德国处于东西两面夹击的局面。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1945年2月,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1)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德国
(2)决定建立联合国
(3)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德、日法西斯的灭亡。对战后建立联合国以及形成雅尔塔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积极影响:内容:概况: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目的: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相关史事(70页)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苏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进行磋商,苏联提出了包括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消极影响:出卖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体现了大国强权主义色彩。柏林战役(苏——德) 柏林会战又称柏林战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1.德国投降1945年4月,盟军总攻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在波茨坦会晤。会议(1)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2)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3)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波茨坦会议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打击关东军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促使日本投降的三个主要因素日本投降
(1)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2)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二战的结果、性质结果: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3.各国军民英勇奋战。
......二战胜利的原因:根本原因反法西期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比轴心国集团占明显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绿色)的共达52个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5)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才能避免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