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问题提出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确定一条
直线,一点和倾斜角也确定一条直线,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确定一个圆呢?
2.直线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那么怎样建立圆的方程呢?
圆心和半径
知识探究一:圆的标准方程
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P={M||MC|=r}.
思考2:设圆心坐标为C(a,b),圆半径
为r(r>0),M(x,y)为圆上任意一点,根据圆的定义x,y应满足什么关系?
O
C
y
x
设M(x , y)为圆上任意点
P = { M | |MC| = r }
x
y
O
C
M(x,y)
圆心C(a,b),半径r
特别地,若圆心为O(0,0),半径r的圆的方程为:
三个独立条件a、b、r确定一个圆的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
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1) (x-3)2+(y+2)2 =4
(2) (x+4)2+(y-2)2 = 7
(3) x2+(y+1)2 = 16
(4) 2x2+2y2=8
(3,-2) r=2
(0,-1) r=4
(0,0) r=2
练习1:(口答):求圆的圆心及半径
(1)圆心在原点,半径是3.
x2+y2=9
(x-3)2+(y-4)2=5
练习2:写出下列圆的方程
例题、已知两点A(4,9)、B(6,3),求以AB为 直径的圆的方程.
(x-5)2+(y-6)2=10
知识探究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思考1:在平面几何中,点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OAOA>r
OA=r
点M在圆上
点M在圆内
(x0-a)2+(y0-b)2=r2
(x0-a)2+(y0-b)2(x0-a)2+(y0-b)2>r2
点M在圆外
(1)圆的标准方程的结构特点.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3)求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
①代入法;②待定系数法
小结
课后思考题
《圆的标准方程》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的标准方程》,按大纲要求《圆的方程》这一节共分三课时,我今天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圆的标准方程.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认识,分别是,教学背景分析、教法学法分析、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与设计.
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背景进行一些分析:在这里我分四小点进行说明.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在新课表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必修二的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中,我们知道,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接下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观的引导学生通过建模来解决问题
2.学法分析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七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驱动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下面我详细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
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一进行归纳,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让学生对圆心不在原点的情况进行探究.我预设了三种方法等待着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是:坐标法、图形变换法、向量平移法.
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后,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应用平台,进入第三环节.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内化新知
问题三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经过点,圆心在点.
2.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在这里,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II.灵活应用提升能力
问题四1.求以点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2.求过点,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3.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什么?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题有了刚刚解决问题三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求出半径,根据圆心坐标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第二个小题有些困难,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再求解,从而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第三个小题解决方法较多,我预设了四种方法再一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了空间.最后我让学生由第三小题的结论进行归纳、猜想,在论证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的过程中,又一次模拟了真理发现的过程,使探究气氛达到高潮.
III.实际应用回归自然
问题五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我选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三个参数的又一次应用,同时也与引例相呼应,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建模的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1.求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3.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接下来是第四环节——反馈训练.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三个小题作为巩固性训练,给学生一块“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与信心.另外第3题是我特意安排的一道求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刚归纳了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因此很容易产生思维的负迁移,另外这道题目有两解,学生容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时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初中已有的圆的知识进行判断,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把圆的标准方程与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加以小结,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待定系数的方法
①圆心为,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在原点时,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2.分层作业(A)巩固型作业:教材P81-82:(习题7.6)1,2,4.
(B)思维拓展型作业:
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3.激发新疑
问题七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在本课的结尾设计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这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起点与终点都蕴涵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知识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另外它为下节课研究圆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向生成性课堂进行转变.谢谢大家!
C
D
PAGE
1
圆的标准方程练习题
1、 选择题
1. 以点(2,-2)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
A. B.
C. D.
2. .方程 表示圆的圆心与半径分别是 ( )
A.(1,0),4 B.(-1,0),4 C.(-1,0),2 D.(1,0),2
3. 点(1,1)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点在圆上 B. 点在圆外 C. 点在圆内 D.不能确定
4.过点A(1,-1),B(-1,1)且圆心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方程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
5.自点(-1, 4)作圆的切线,则切线长为-------------------------.
6.圆关于直线x+y=0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7.已知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是(0,0),(6,0),则它的外接圆方程为----------------------------------.
8. 已知一圆的圆心是(2,-3),它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别在x轴和 y轴上,则此圆的方
程为----------------------------------.
三、解答题
9.已知一个圆和y轴相切,在直线y=x上截得的弦长为2,且圆心在直线x-3y=0上,求圆的方程.
10.一条光线从点A(-1,1)出发,经x轴反射到圆C:上,求光线的最短路程和最长路程.
答案:
一、1.B 2..C 3.B 4.C
二、5. 3
6.
7. 或
8.
三、9. 或
10.最短路程 4 , 最长路程 6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曲线的方程和方程之后,是求具体曲线的方程。同时,本节课的研究方法为以后学习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一个基本模式,因此,可以把圆看作是圆锥曲线的前奏曲。
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
学法分析
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的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1)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2)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会根据圆的方程,求圆心和半径;反之,会根据圆心和半径写圆的标准方程;
(3)根据不同条件建立圆的标准方程,以及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熟悉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提高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待定系数法的理解;促进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
体验目标:通过利用已学知识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课前复习填写学案(学案见附录)
教师设问:①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②圆的定义
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学生回答问题,为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作好准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准备一圆拱模型和卡车模型,作卡车穿过拱桥的实验。
教师设问:装有货物的卡车能否穿过拱桥?与那些因素有关?
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与圆拱有关,引入新课:研究圆的方程
二、探究学习
(1) 圆的标准方程
1、教师预设:让学生画圆
学生活动:学生各画一个圆并比较,让学生亲身感知决定圆的要素,说明圆心和半径确定一个圆;
2、 教师预设:学生画出以(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圆确定了,圆的方
程也就确定了。
学生推导该圆的方程
教师在学生基础上梳理思路,强调建立方程的依据。
3、 由特殊到一般,得出以(a, b)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方程,分析、归纳出方程的特征。
方程特征:(1)二元二次方程,x,y的系数均为1;
(2)含有a,b,r三个参数;
(3)已知方程可以找出圆心和半径。
4、 随堂练习
教师预设:练习1 找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
(1)x2+(y+1)2=16
(2)(2x-2)2+(2y+4)2=4
(3)(x+1)2+(y+2)2=m2
学生练习,根据圆的方程找圆心和半径,完成后,学生作答。
教师据学生情况点评。
教师预设:练习2 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2)、经过在点(5,1),圆心在点(8,-3)
学生完成练习并自评,初步体验求圆的标准方程,关键是找到圆心和半径。
(2) 例题分析
教师预设:在练习2基础上巩固提高,根据不同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例1 写出圆心在点(1,3),且与x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师在作提示,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师口头作简单变式,将X轴改为Y轴。学生说出答案,再由特殊到一般。
变式:求以C(1,3)为圆心,和3x-4y-7=0相切的圆。
学生独立完成变式,师作简要点评。
教师预设:已知切线可求圆的方程,反之,已知圆的方程,如何来求切线的方程呢?
例2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上一点M(3,4)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其他同学讨论,看能找出几种解法。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教师请学生展示各自解法,并对学生的解法作出评价,从中提炼出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数形结合,待定系数等。
教师预设:一题多变,改变点的位置,若点在坐标轴上。
变式1: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上一点M(5,0)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作图直接写出切线的方程
教师预设:由特殊到一般,根据以上两问启发学生分类讨论。
变式2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 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写出切线方程。
教师归纳分类讨论的依据。
教师预设:若圆上的点改在圆外,切线有几条?怎样求?
变式3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外一点M(1,7)的切线方程。
变式4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外一点M(5,3)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
师强调,待定系数时注意斜率存在。
课后思考题:解决本节引入提出的问题
三、小结: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2、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四、课堂练习
1、 圆(2x-2)2+(2y-4)2=(-3)2的圆心为——————————,半径为———————————————.
2、 圆心在x轴上且与y轴相切,半径为2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3、 圆心为(1,2)且与直线5x-12y-7=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4、 由动点P向圆x2+y2=1引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APB=60°,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
5、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