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必读书阅读训练二 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必读书阅读训练二 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8 22:5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读书阅读训练二
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一、阅读任务
《中国古代寓言》第四到第六组
二、名著导读
1.填一填。
(1)【提取信息】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耳朵”出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_。
2.选择题 。
(1)【提取信息】“朝四暮四”中的主人公是谁?(  )
A.猴子    B.狐狸    C.蛇     D.兔子
(2)【解读信息】《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 B.箱子 C.包 D.盒子
3.【提取信息】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
(2)“比喻是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岐路亡羊》。(  )
(3)《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  )
4.【整体感知】把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寓言》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三、精彩片段
老人粘蝉
孔子到楚国去,从树林里走出来,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拿着竹竿粘树上的知了,好像从地上拾东西一样容易。
孔子说:“您真灵巧啊!大概有什么好办法吧?”
驼背老人回答说:“我是有好办法的。首先要练手腕。练五六个月后,当你举起竹竿,如果能在竿头堆放两颗弹丸不掉下来,那么捉起知了来,便只有极少的失误;如果能在竿头堆放三颗弹丸不掉下来,那么逃走的知了最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能练到顶着五个弹丸不落,那么捉知了就会容易得像从地上拾东西一样。除了练手腕,还要练站功,练臂力。我捉知了时,身体像竖立的(树桩 枯树干)一样纹丝不动;拿着竹竿的胳膊伸出去,像(树桩 枯树干)一样,不晃不颤。除了基本功要过硬,思想也要专注。尽管天广地大,万物繁多,我的心里、眼里只有知了的翅膀。我不摇不摆,不因世间的万物而分神,始终全神贯注,做到了这些,怎么会捉不住呢? ”
孔子回头对学生们说:“专心致志,不分散注意力,就会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指的大概就是驼背老人这样的人吧。”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      )
(2)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      )
(3)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      )
2.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3.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来。
4.驼背老人的办法有(    )。(多选)
A.练手腕  B.练站功  C.练臂力  D.练专注力
5.与“做到了这些,怎么会捉不住呢?”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做到了这些,不会捉不住。
B.做到了这些,不可能捉不住。
C.做到了这些,会捉不住。
6.按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再抄下来。
(1)能解释“专心致志”意思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驼背老人粘蝉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多选)
A.专心致志,不分散注意力,就会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B.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练好基本功。
C.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做好。
参考答案
二、1.(1)杯弓蛇影 (2)掩耳盗铃 2.(1)A (2)D
3.(1)√ (2)× (3)√ 4.在岔路口找羊,没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结果一无所获。 丁家打了一口井,节省了一个人的人力,外人却谣传:“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三、1.(1)全神贯注 (2)专心致志 (3)出神入化 2.树桩√ 枯树干√
3.我是有好办法的。 4.ABCD 5.C 6.(1)尽管天广地大,万物繁多,我的心里、眼里只有知了的翅膀。 (2)孔子到楚国去,从树林里走出来,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拿着竹竿粘树上的知了,好像从地上拾东西一样容易。 7.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