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和橡皮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让学生认识弹力。
认识测力计,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
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描述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
通过观察测力计图片,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成,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及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什么是弹力。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上课(生:老师好)同学们可真精神!请坐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精美的盒子,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老师想请一位坐得端正的同学来打开它。咦,跳出了一个哆啦A梦,是谁把它弹出来的?(生答:弹簧)同学们可真厉害!大家再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也具有弹簧的这种特性呢?(特别是女孩子扎辫子要用的······)(学生回答:橡皮筋) 同学们可真善于观察,这节课我们就以弹簧和橡皮筋为例(板书课题:弹簧和橡皮筋),好好研究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认识弹力
初步感知
谈话:大家玩过弹簧和橡皮筋吗?听说几位爱科学的孩子也来到这里。瞧!他们正在用哪些方法研究弹簧和橡皮筋的秘密呢?(指名回答)
大家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想)行!(出示实验要求)老师提示,你可以用多种方法来玩,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它伤及你和他人的身体。明白吗?(明白)好!现在就请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你喜欢的方法玩一玩弹簧和橡皮筋,看看它们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强调:请把你们的发现及时记录在记录表上哦!
学生分组玩弹簧和橡皮筋,初步感受弹性、弹力。
汇报交流。 看大家玩得那么开心,应该有很大的收获吧!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分享你们的发现吧!
小结: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我们对弹簧和橡皮筋用力时,弹簧和橡皮筋就变形了;松手后,弹簧和橡皮筋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我们把它叫做弹性。
深入探究
1、不错,收获挺大的!可我们刚才玩的时候,手有没有感觉到什么呢?
(学生有可能举手,可让他们回答,也可不让他们回答)谁能按照老师上的要求来汇报?
汇报交流: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组发现:当用手拉弹簧时,感受到弹簧也在用力拉手,这个力和我们手用力的方向相反。当用手压弹簧时,感受到弹簧也在用力推手,这个力和我们手用力的方向相反。当用手拉橡皮筋时,感受到橡皮筋也在用力拉手,这个力和我们手用力的方向相反。
小结:真不错!我们发现弹簧和橡皮筋受力后会变形,变形后还会产生一种与受力方向相反的力,我们把它叫做反作用力。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能不能把你们做的实验,根据自己所说的,画下来呢?(生答:能) 提出要求:请组长拿出实验表(二),小组合作画出弹簧对手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以及弹簧形状的变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各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完成实验表(二),师巡视。 小组上台展示实验表(二),并说出为什么这么画的原因? 小结:通过各小组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像弹簧和橡皮筋这样,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产生的力,我们把它叫弹力。 弹力也是一种力,力的单位是什么呢?弹力的单位也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认识和使用测力计
认识测力计 生活中许多地方用到了弹簧的弹力,测力计就是利用弹簧的弹力制成的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接下来我们用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测力计。 学生认真观察平板测力计。 抽学生说出平板测力计的组成部分。 师小结。(出示:平板测力计的组成部分)
掌握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 人们利用弹簧的弹力制造了测力计,那我们怎样正确使用它呢?你们想知道吗?(生答:想) (出示:方法步骤1):请同学们观察你们桌上的测力计,它只能测量多少牛顿的力?能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为什么? 抽学生回答。 (出示:方法步骤2):请同学们竖直提起测力计,观察指针位置是否指零,否则请把它调节到零位。 小组合作调节指针位置。 (出示:方法步骤3):学生认真听。
(三)正确使用测力计: 为了测量力的大小,我们用钩码做实验,钩码上有个数字50,表示一个钩码有多重呢?(生答:50克) 让学生用手惦量一个50克的钩码有多重。 一个50克的钩码能产生多大的弹力?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帮助老师测量一下。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测量。 其它同学认真观察并评议,师小结。
3 一个50克的钩码能产生0.5牛顿的力,两个钩码、三个、四个……同学们想不想自己通过实验去发现呢?(生答:想)
提出要求:
请组长拿出实验表(三),将小组测量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并将表格中所得出的数据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小组讨论思考:从测量的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实验最好,发现最多。 小组合作测量、记录、讨论,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钩码数量越多,弹簧被拉得越长,所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认识弹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人们利用弹簧的弹力不仅制造了测力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弹力还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服务呢?(出示) 请学生回答。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动手动脑、团结合作的精神真值得老师学习。大家回去后,认真观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弹簧这种特性。下节课比一比,看谁的发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