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
漫画的启示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习作
说一说
想一想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你能联想到我们身边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呢?
分析漫画,展开联想
01
感悟启示
02
小树的长大需要什么?
一味地等待会让小树变成参天大树吗?
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只想着不劳而获,这样是不对的。
勤劳就在我们身边,勤奋让人们收获成功。
不同方向的思考
感悟启示
联系生活
漫画是生活的一剂良药,它常常让我们陷入沉思,发现我们曾忽略的生活现象。
感悟启示
“画”好眼睛
03
分析漫画,展开联想
01
感悟启示
02
“画”好眼睛
03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1、不要不劳而获
2、你在等待什么?
3、勤能补拙是良训
评一评
课堂小结
范文示例
一
从《假文盲》想到的
杨 铭
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曾画过一幅漫画——《假
文盲》。漫画主要画的是在公共汽车站旁,有一群人在排队等车,标明“母子上车处”的牌子旁,站着几位高大强壮的年轻男人,真正的母子却被挤到了一边。这几个冷漠的年轻人,难道他们真的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吗?不是的,他们是为了早一点上车而装作不识字的假文盲。
在社会上,还有这样的假文盲吗?有!在宾馆的大
厅、明净的车厢里,写着醒目的“严禁吸烟”几个大字,却有不少烟民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在安静的图书室、
医院等公共场合,明明写着“严禁大声喧哗”,却有人
追逐打闹;在广场的草坪上,明明牌子上写着“不能践
踏草坪”,草坪上却仍被踩出了一条条羊肠小道……
精练概括图
意,一针见血。
揭示社会中类
似现象,有说服力。
范文示例
一
为什么类似于“假文盲”的现象屡禁不止呢?在
我看来,原因有两个。
一是有些人素质低下。遵守公共道德,这个道理并 不难懂,这样的事情做起来也并不难做,只要稍稍约束
一下自己,就能办到。可这些人缺乏公德心,自私自利,
一心只想着自己。这难道不是素质低下的表现吗?
二是别人对他们的容忍。面对这样的小事,人们往
往会能忍则忍,能避就避。这种心态其实就纵容了这种
不道德的行为。漫画上的女子不去劝阻,不去力争,而
是任人“宰割”,这不是纵容他们的错误行为吗?我想,
只要有人站出来说话,这些人一定会红着脸走开的。
分析原因,使
文章更加深入。
范文示例
一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每
个人都遵守社会公德,那么社会就会像歌中唱的一样: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引用十分恰当。
范文总评
小作者的写作思路十分清晰,在简要概括图意的基础上,进
行了由此及彼的引申,对社会上的一系列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有力
的批评,结尾以歌词作结,得体地对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进行了
提醒,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这种写法类似于读后感,使文章
的深度和力度都得到了加强。
素材拓展
●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倦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鲁迅《二十四孝图》
素材拓展
●阅读漫画所感受到的愉悦,并非仅仅因为故事情节或主题的精彩。这部漫画是用什么样的线条,又是怎样被描绘出来的?格子的布局又是怎样?读者是在理解漫画的“画”和“格子”等内在表现结构中去感受那份愉悦的。如果不能用特定的语言来阐释使之成为漫画的表现结构,那么使“漫画学”成为可能的语言土壤就还没有形成。
——[日本]夏目房之介《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 》
素材拓展
●有责任感的道德行为人是这样的人:他公平地关心每一个他的行为影响所及的人的利益;他详察事实并考察其含义;他只在深入思考并确认其有效性之后才接受行为准则;他愿意“聆听理性的声音”,即使这意味着先前确信的东西需要作修改;最后,他愿意按照这样深思熟虑的结果行动。
——[美国]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