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2.土壤的成分
第四单元 土壤,我们的家园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为什么土壤里能生长动物和植物?
想一想:土壤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我的猜想 猜想依据
空气 蚯蚓生活在土壤里
水 小草生活在土壤里
微生物 动植物生长可能需要
……
空气
水
微生物
怎么证明呢?
实验来证明。
把土壤放到水里,看看有没有气泡……
把装有土的瓶子放到太阳下面晒一晒
可以把土壤烧一烧……
实验目的 观察土壤中可能含有什么成分。
实验器材 放大镜
实验方法 1.用手捻一捻采集的土壤,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组成土壤的颗粒。
2. 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
实验现象
我的发现
土壤中可能含有的成分
实验目的 观察土壤中可能含有什么成分。
实验器材 放大镜
实验方法 1.用手捻一捻采集的土壤,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组成土壤的颗粒。
2. 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
实验现象 杯中沉淀物分两层,上层颗粒较小,下层颗粒较大
我的发现 沉淀物上层是黏土,下层是沙土
把装有新鲜土壤的瓶子密封后放在阳光下晒,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我的发现
看到瓶子内壁上有水珠
土壤中含有水
1. 准备一瓶水。
2. 把一勺土壤轻轻地放入水中……
实验现象 我的发现
会看到气泡从土壤中冒出 土壤中含有空气
你知道吗?
土壤中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物质,主要是由土壤里动植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作腐殖质。土壤含腐殖质越多就越肥沃。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土壤中含有绝大多数的化学元素,基本上可以满足植物对矿物质的需求。
得出结论: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土壤是由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土壤中不仅有石块、砾石、沙粒、粉粒、黏粒,还有水、空气、腐殖质等多种物质。
4.2 土壤的成分
【教学目标】
1.猜想土壤里可能含有的成分并会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2.会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3.知道土壤是由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准备】
白纸、新鲜的土壤、放大镜、牙签、杯子、筷子、带盖的空饮料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土壤中生活着很多的生物,还有许多的非生物。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生物有小草、蒲公英,还有蚂蚁、蚯蚓,非生物有石头、废纸等等。
师:同学们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分掌握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动物和植物能生活在土壤里?土壤中含有什么生物生存必须的条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研究土壤成分的秘密。(板书课题:土壤的成分)
二、猜想假设
师:想一想,为了能够维持动物和植物的生存,土壤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
生:空气。
师:为什么?
生:土壤中有动物生存,动物生存需要空气,所以土壤中可能有空气。
师:除空气外,还有其他的成分吗?
生:土壤中可能还有水、营养.....
(板书:水、空气)
师:同学们依据原来学过的知识,合理地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非常棒。但科学不能仅停留在猜想假设上,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
三、计划组织
师:如何证明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呢?
师:回忆下,我们原来学习过的“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看看会不会给你一些启发?
生:把土壤放入水中,看有没有气泡,有气泡说明有空气在里面。
师:我们需要哪些实验材料?
生:水、土壤。
师:实验时我们应该重点观察什么内容?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生:观察有没有气泡出现,有的话就能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生:注意卫生。
师:为了更清楚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老师建议放一个土块进去,而且最好保持杯子稳定不动,不要去搅拌或者摇晃杯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不然的话会看不到气泡。
师:对,如果空气比较少,它可能特别快地被水挤出来,或者气泡特别小,摇晃或搅拌都会影响观察。
师:针对土壤的成分,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猜测,接下来请同学们依据之前有关土壤成分的猜测,分小组讨论制订土壤成分研究计划。重点讨论:1.验证或观察的方法;2.需要用到什么材料;3.重点观察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制订观察方案。
师:倾听别人的想法有助于完善我们的实验。怎么能证明土壤中有水呢?
生:手捏一捏,感觉到湿的就证明土壤里有水。
生:用纸巾包住土壤捏一捏,观察纸巾会不会湿。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出示装有泥土的封闭塑料瓶)
师:如果,我们把这个瓶子放到阳光下,如果土壤中含有水分,会怎样?
生:瓶子里会出现小水珠。
师:老师现在把它放到室外的走廊上,等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去观察,看看是不是和我们想象的一样。
师:使用多种材料、通过多种思路和方法来研究,能帮助我们搜集到更多的事实和证据。其实,观察土壤还有许多方法,比如我们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或用手捻一捻,观察组成土壤的颗粒。由于实验比较多,且有些观察的时间会比较长。谁来为我们安排一个比较合理的实验顺序?
生:先验证土壤是不是含有空气或水,再观察土壤颗粒。
师:老师再补充一点,期间我们还可以取一大勺土壤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在桌面上,之后再取一些土壤来观察颗粒。大家要按计划进行实验,并且注意卫生。
四、事实证据
各小组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指导。
五、得出结论
师:土壤中含有哪些成分呢?哪组先来跟我们分享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生:我们组用纸捏一捏土块,纸有点湿,还有的纸粘在了土上。
师: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土壤里面有水。
师:把你们的发现和由发现得出的结论连在一起完整地描述一遍。
生:我们组用纸包住土块,用劲儿捏了捏,打开后发现纸变湿了,说明土壤里面有水分。
师:用不同方法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吗?
生:我们发现在阳光下的瓶子里出现了小水珠,也可以说明土壤里有水。(板书:水)
师:土壤中除了水之外,还有什么?
生:我们把土块放入杯子里搅拌,静止后发现分了好几层,最上面飘着一些沫沫儿。
师:嗯,我们来仔细观察这种分层现象(出示之前静置时间较长的土壤图片)。我们看,一共分了几层?每层的颗粒是什么样子的?
生:每层颗粒的大小不同,最下面的一层看着比较大,中间的一层比较小,有沙子、有一些细土,还有杂质。
生:我们观察到沉下来的土壤也分成了三层,最下面是比较大的小沙子,中间一层的细一点,最上面还有一层更细的。
师:好,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或者谁可以说说我们用放大镜观察土壤的发现?
生:我们用放大镜看,土壤是一粒一粒的,有的颗粒比较大,对着光看看,感觉会发光,有的颗粒比较小,还有的粘在手上,有点像棕色的面粉。
师:嗯,这个组的同学用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面粉打比方,帮助我们更好地建立对土壤颗粒的印象,非常好。我们可以看到沉下来的土壤分成了好几层。最下面比较大的颗粒,我们称为砾石,其次是沙粒,较小的为粉粒,最上面的薄薄一层是黏粒,它非常小,聚集在一起才能被我们观察到。
(板书:颗粒:砾石,沙粒,粉粒,黏粒)
师:那么最上面飘着的是什么?
生:看着像是一些烂树叶。
师:对,土壤中还有一些动植物的残体,这些残体被分解腐烂后变成腐殖质,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一些养分。
师:还有用其他方法观察土壤的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土壤中还有空气,我们把土块放进水中,立马就看到了好几个泡泡,说明土壤中还含有空气。
(板书:空气)
师:还有其他的发现吗?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都发现土壤含有哪些成分?
生:土壤中有砾石、沙粒、粉粒、黏粒、水、空气、腐殖质。
师:对,土壤的成分很复杂,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够为动植物提供养分和生存空间,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