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1)说唱音乐包含了哪几种表演形式?
说、唱、表演 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说一说:说一说:
2)什么叫说唱音乐呢?
以“说中夹唱”和“唱中夹说”的形式叙述故事,称为“说唱”。
“曲坛音韵”—— 传统曲艺
以唱为主,包括:
鼓词、弹曲、琴书等。
按照“说”和“唱”在具体曲种中占的比例分成两大类:
以说为主,包括:相声、小品、评书、
快板等。
是在北方地区影响最广的一个曲艺曲种,是按北京的方
言韵味演唱的大鼓。
京韵大鼓源于河北沧县河间的木板大鼓,其伴奏只有鼓
和木板,由于演员用河北方言演唱,故又被称为“怯大鼓”,清朝期间一些大鼓艺人为适应北京听众改变了四声,将语音逐渐北京化,又增加了三弦、四胡等弦乐伴
奏。其演唱形式是一人站唱,自己打鼓击板掌握节奏、
速度。 京韵大鼓早期代表人物: 刘宝全 —— “鼓界大王 ”
是他增加了京韵大鼓唱腔的板式、身段表演,吸
收了其它曲种剧种的唱腔,形成了被人们公认的
“京韵大鼓” 。
表演形式:伴奏乐器: 鼓、板
手持鼓板 边说边唱
二三十年代的京韵大鼓《丑末寅初》丑末寅初是我国传统上用地支表示次序的符号。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
酉、戍、亥的总称。
在计时方面,称丑时为夜里一点至三点,寅时为
夜里三点至五点,“丑末寅初”就是三点钟左右。 在这个时间里人们在做些什么呢? 京韵大鼓《丑末寅初》
一轮明月朝西坠,听也听不见
在那花鼓谯楼上,梆儿听不见敲,
铃儿听不见晃, 锣儿听不见筛,
钟儿听不见撞,就有值更的人儿他
沉睡如雷,梦入了黄粱。 唱词特点:顶真手法、叠音手法、排比手法、韵辙特点 (1)顶真手法
遥望见山上长着青云,云罩着青松,松藏古寺,寺里隐着山僧……
它叫“顶真”又叫“联珠”,是一种修辞手法
(2)叠音手法
渺渺茫茫,恍恍惚惚,密密匝匝
这叫“叠音”手法,古时叫“重言”或“复字”)
(3)排比、韵辙手法(ang)
一轮明月朝西坠,听也听不见
在那花鼓谯楼上,梆儿 听不见 敲 0︱
铃儿 听不见 晃 0︱
锣儿 听不见 筛 0︱
钟儿 听不见 撞 0︱
就有值更的人儿他沉睡如雷,梦入了黄粱。 ————————金嗓歌王——骆玉笙
近代优秀的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和改革家,在师承刘派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醇厚的韵味,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骆派”京韵大鼓。在京韵大鼓界独树一帜。深受大家的喜爱。代表作品有:京韵大鼓《丑末寅初》、《重整河山待后生》等。 重整河山待后生听一听: 猜猜这种曲艺艺术的名称
用苏州方言说唱的弹词,这种曲艺音乐发源于苏州地区;流行于南方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被誉为“江南明珠”。曲调优美流畅,富有江南地方特色。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有单人、双人和多人等表演形式。苏州评弹
原名“说因果”。起初讲唱内容大多是宣扬
因果报应、劝人为善的故事,后来形成于江苏无锡一带,
盛行于清乾隆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说因果改名无锡评曲。1958年,无锡评曲短篇《白泥小粉闹纠纷》曾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得到了一致好评,演员们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
无锡评曲有单档演出,也有双档合演,无锡一带演唱,因通俗易懂,乡土气浓,受到劳动人民欢迎,自苏州弹词盛行于江苏、浙江两省,成为“江南曲艺之冠”以后,“说因果”逐渐衰落……无锡评曲
—— 无锡评曲“即将消失的声音”……将“曲艺”艺术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