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斜坡的启示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斜坡的启示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9 09:3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斜坡的启示
漳州市实验小学 方绿珍

教材分析:
《斜坡的启示》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3课的内容。本课大体由四个版块内容组成:第一版块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认识生活中的斜坡、发现斜坡可以省力;第二版块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的关系,这是本课的重点,是进行科学探究技能培训的重要环节;第三版块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这是本课的难点;第四版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的应用,逐步使学生树立“学科学”是为了更好的“用科学”的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斜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有过在“斜坡”上推车很省力的生活体验。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形式运算初期阶段,初步掌握守恒概念并可以脱离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思考。学生之前对杠杆、滑轮、轮轴和齿轮的探究为本内容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正迁移条件。因此,探究过程的定位可以从验证提高到发现的层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和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斜坡能省力”这些知识点的教学,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亲历“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全过程。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的技能,养成了记录的好习惯,但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强,对实验获得的数据不善于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进一步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本课设计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遇到问题能多思考,想出解决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最佳,要用事实来证明,于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用收集到的数据证明斜坡可以省力。在学会收集数据,并学会分析处理数据的同时再次发现问题:为什么每个小组省力的大小不一样?引起学生再次思维和好奇: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省力?此时再次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并设计实验方案,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再次数据来证明:省力的因素与斜面坡度的大小有关,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最后点明:省力费距离,初步了解守恒定律,同时让学生养成辩证的思维习惯。本课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对教具进行了改进,有刻度的木板,和带量角器的设计,充分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严密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斜面也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2)理解斜面坡度影响拉力的大小,斜面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坡度小,越省力。
(3)知道降低坡度的方法,初步学会解决问题能力。
(3)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斜面能省力的实验。
(2)能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搜集并分析数据,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难点: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弹簧测力计、木板,木块,小车、实验记录单等。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同学们,我的邻居是江西人,明天他们要搬家回江西,他们想让老师帮忙把他们的电动车搬上汽车,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交流并汇报。
你们真会思考。把一块木板一像这样一高一低放置,就形成了斜坡,斜坡就是一种斜面,这是坡长。
板书:
合作探究斜面是否省力
实验一:探究斜面是否省力
1.师:斜面真能省力吗?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今天老师提供了这些材料,你们想怎样设计这个实验方案。
2.学生思考、设计并回答。
3.视频观看实验步骤。
师: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什么?(生补充)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小组分工合作。
实验测量3次,记录员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把数据输入到电脑的表格中。
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坡装置。
7.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8.小组输入数据并交流汇报:(课件展示)
9.小结:从同学们的实验数据中我们发现:斜面可以省力,因此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10.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斜面省力的例子?(学生回答)
11.小结:人们受“斜坡的启示” (揭示课题并板书)将重物推上汽车(课件出示),生活中还有这些都是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实验二: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斜面虽然省力,但比较每个小组的数据,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省的力不一样。
省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测。
板书:
5.同学们的猜测不大一样,现在我们就分组探究影响小车拉力的因素,小组先确定探究什么,再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6.学生讨论并完成实验方案。
7.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什么吗?每次测量3次并数据记录在“任务二”的记录单中。注意:小车的重量无须再测量。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汇报实验结果。师输入电脑中。
10.提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看来是坡度大小影响了省力。
三、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所以,有时候,仅仅有斜坡似乎并不够,为了省力,老师可以用斜坡帮邻居把电动车摔推上汽车,但为了更省力,我们可以(降低坡度),怎么降低坡度呢?(加长木板)是的,真好,同学们为老师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
2.出示爬山图片:这个时候直接爬山,要费很大的力气,你有更省力的方法吗?
3.学生回答。
4.师:是的,把路提高再拉长似乎不太可能,但是我们可以做S型路或盘山公路,(示范路绕在物体上),其实这是变化的斜面,它降低了坡度,更省力。早在1905年清政府时期,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就设计了京张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他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降低坡度)
5.是的,为了降低坡度。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为了降低坡度的例子?
6.学生回答。
7.课件补充。
小结:这些都是为了更省力而降低斜坡坡度的例子。
四、全课总结:
1.(课件出示)可是同学们,在降低坡度的同时,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回答。(省力的同时费距离)
3.看来世间并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但是科学探究的脚步不要停。
4.课后请你帮老师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无法降低坡度,不能延长坡长,上坡时怎样骑更省力?
板书:斜坡的启示
斜面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