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设计
学校:大连市甘井子区金家街第二小学
姓名:王韶晖
【教材分析】
《多快乐呀多幸福》是一首结构短小的藏族民歌,歌曲为四二拍。由四个乐句构成,节奏轻快,旋律欢快、活泼而富于动感,第1-8小节为羽调式,9-16小节巧妙地转化为商调式,别有情趣和韵味。
歌曲第一乐句第二乐句节奏紧凑,情绪欢快、活泼。第三、第四乐句节奏较为舒展,与之形成对比,情绪转为舒缓柔美。运用了重复的创作方法,两个乐句完全一样,强调了“多么快乐呀多么幸福”。简练的歌词形象地刻画出一副团结和谐、欢快起舞的热闹场面。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感受藏族小朋友幸福、快乐的生活。
2、通过聆听、模仿、声势、乐器等形式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特点,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旋律的起伏,学习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参与表现歌曲。
3、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自然的歌唱状态,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藏族歌曲的节奏富于变化、衬词多、舞蹈性强的音乐特点
2、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自然的歌唱状态,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唱准附点音符和一字多音。
【教具】
PPT课件、钢琴、铃鼓、串铃、碰铃、自制水袖。
【教学过程】
1、充分聆听,情境创设
1、第一次聆听:律动进教室。
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多快乐呀多幸福》做动作进教室。
生:模仿动作进教室站好。
师生问好。
2、第二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特点。
师:小朋友真会美,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藏族民歌《多快乐呀多幸福》,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地、快乐的、欢快活泼的!
师:是啊,这种美好的心情表达了藏族小朋友欢歌起舞的场面,表达对幸福、快乐的生活的热爱。藏族小朋友热情有礼貌,见到客人都会说“扎西得嘞”或者“巴扎黑”,都是来表达快乐心情的我们也来模仿说一下,并给两句藏语加上动作。
生:模仿藏语,并做出动作。相互打招呼。
3、第三次聆听:感受歌曲节拍特点。
师:你能感受到歌曲是几拍子的吗?用拍手和点手心的方法表现出来好吗?
生:四二拍
4、第四次聆听:声势训练
师:我们前几节课学了表示音符的节奏,让它们也来为歌曲表现吧。小朋友你记得哪些你想用几分音符表现?
生:X—、XX
X、XX
XX
师:你们的节奏太好了,同时表现好吗?
生:三个声部的合奏训练。
5、第五次聆听:铃鼓、碰钟、串铃表现歌曲
师:我们还可以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根据乐器音色特点你来选择合适的节奏。
生:生铃鼓XX
X
生:碰钟X—
生:串铃XX
XX
6、第六次聆听:感受旋律特点。
师:和老师一起为歌曲画旋律线。观察旋律线你能看出几个乐句?有没有相同的?有什么特点?
生:四个乐句
生:第三和第四乐句相同。
生:前两个乐句节奏比较紧凑,情绪欢快活泼,而后两乐句节奏舒展吗,情绪舒缓柔美。这也是藏族民歌的特点—节奏富于变化。
7、第七次聆听:用肢体动作表现旋律起伏
师:和老师一起用我们刚才进教室的动作表现旋律起伏好吗?
生:进教室时的几个动作。
8、第八次聆听:感受衬词
师:歌曲哪些词语让你喜欢和感兴趣。
生:喳啦羊卓拉、呀、唢呐零零、喇叭嘟嘟
师:其实他们是衬词,这些衬词会使歌曲情绪更加浓厚。这又是藏族民歌的特点—衬词多。
师:唢呐、喇叭都是民族民间乐器,在人们载歌载舞的时刻也会被运用。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充分的、有效的聆听,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用藏语问好引起学生兴趣,通过节奏节拍多声部的训练、乐器演奏、划分旋律线、肢体感受旋律起伏的教学形式,感受藏族音乐节奏富于变化、衬词多的特点,通过听觉感受创设良好学习的氛围,为下一步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2、学唱歌曲,情感体验
1、学习歌词
师: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生:拍点的方式按节奏朗读歌词。
2、歌曲接龙
师生随音乐接龙演唱。
3、随钢琴学唱
师:唱准纠正指导附点八分音符,紧凑欢快,,连线部分连贯自然柔和,小嘴巴拢起来,口型竖起来注意演唱姿势。正确的演唱姿势、自然的歌唱状态,欢快活泼的声音。
生:调整状态,注意演唱姿势,轻声演唱。
4、随琴完整演唱
师: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自然的歌唱状态,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唱准附点八分音符。
(设计意图:前一个环节学生充分聆听歌曲,对歌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学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自然的歌唱状态,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完成演唱重难点,再次感受体验藏族歌曲的特点及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3、深入学习,情感升华。
1、相关文化介绍
师:出示PPT介绍:藏族文化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
师:藏族的音乐和舞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藏族民歌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
师: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2、学跳藏族舞蹈
师: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具有很强的舞蹈性。是藏族音乐特点之一。
生:随音乐学习藏族舞蹈动作。
师:动作示范
生:模仿学习
师:拿出准备好的道具—水袖。
生:带上自制水袖完整学习藏族舞蹈动作。
生:舞蹈结束时加上“巴扎嘿”的声势动作。
生:简单藏族舞动作学习。边唱边跳。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对藏族音乐了解不多,这个环节介绍藏族的风俗人情和音乐风格,突出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教授学生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通过肢体动作感受藏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再次深入体验藏族歌曲载歌载舞,具有较强的舞蹈性。)
4、大胆表现,情感释放。
1、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师:用小朋友们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生:演唱、舞蹈、打击乐。
2、总结下课
师:通过今天学习我们知道藏族民歌的三个小特点,节奏富于变化、衬词多,具有很强的舞蹈性。藏族小朋友能歌善舞、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希望我们小朋友们也像藏族小朋友一样热爱音乐、快乐成长。
3、用你喜欢的动作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通过审美感受体验过程,逐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表现欲望,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歌曲,把对音乐的喜爱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释放出来,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