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9 21:3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懂得不要心存侥幸、总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点:
1.
练写“守”“株”“待”“耕”“其”;
2.
练习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3.
借助注释和插图,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理解寓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2.初步掌握读懂寓言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英国军事家托.富勒曾经说过:被人重复的故事,一定是好故事。假期里,同学们读了不少好故事。让我们玩个小游戏——超级联想,看图猜一猜故事的题目。准备好了吗?
2.一般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中严文井关于寓言特点的话)
3.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韩非在《韩非子》这本书里记录、创作了不少寓言故事。其中的这一篇,被老百姓世代传诵,穿越时空,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板书课题,老师范写“守”“株”“待”,学生临摹;齐读课题)
4.“守株待兔”这个题目怎么理解?(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
二、初读课文,学写横画
1.这个故事对很多同学并不陌生。请一个同学来为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两千多年前的韩非子是怎样用文言文记录这个故事的呢?(老师范读)
3.文言文记录的这个故事和刚才同学说的有什么不一样?(言简意赅)
4.出示带拼音的课文,学生自由读两遍。
5.指名拼读课文中带拼音的字,齐声拼读,齐声直呼。
6.根据图示理解“耕”这个会意字,学写“耕、其、待”三个横画较多的字,注意横画的长短和间距。
7.去拼音读课文,读准读顺;自由读,男女赛读。
8.“巧停顿,诵古文”(相机板书),听老师范读,再按节奏线读(指名读,齐读)。
三、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导入:怎么理解这篇文言文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绘本。看谁能干,能给绘本配上文字。
2.直接出示前两句,借助图片理解文字内容。
3.理解第三句——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1)既然用“走”,为什么会死呢?
(2)板书:看注释,懂古文
(3)出示《龟兔竞走》和《猫斗》相关语句,理解“走”。
(4)小结:汉字在发展,不但字形有改变,字意也有改变。
4.理解第四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看注释,解释这个长句。
(2)指名解释(重点理解“因”“翼”二字。“因”是“于是”的意思,其后稍有停顿;通过观察课文插图中人物神态理解“冀”)。
(3)读好这个句子的停顿和节奏。
5.理解第五句
指名根据图意,进行解释。
四、古今对读,熟读成诵
1.这一笑啊,就笑了两千多年。今天,让我们再来重温这个故事吧!老师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同学根据意思背出相应的句子。
2.老师出示绘本插图,同学根据插图内容背相应的句子。
3.齐背课文。
五、联系生活,理解寓意
1.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呢?(板书:不存侥幸)
2.宋国人嘲笑农夫。今天我们讲文明和谐,不要再嘲笑他了。从古到今,我们都有用赠送字画来劝勉他人的传统。请看——(出示字画),如果我们通过送一幅字来劝勉农夫,我们会给他写上什么字?怎么对他说?(板书:要靠勤劳)
3.要真正读懂寓言可不简单,看!“快乐读书吧”给我们支招来了(出示课文小贴士)。请一起读一读小贴士。
生活中有没有像农夫一样一心不劳而获的人呢?请举具体的例子谈一谈。
六、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1.带问题默读寓言《南辕北辙》,思考: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 ),( )在( ),他却往( )走。这说明:如果行动和目标( ),就算再怎么努力,也( ),反而( )。
2.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韩非子》里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出示课件>,希望大家课后找来读一读,为自己的故事魔袋增添新的好故事。)
七、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完成《写字本》中的生字描红与临摹;
2.把课文背给家长听,并向家长解释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偶然≠经常
待 耕 其
不存侥幸 长短有度
要靠勤劳 间距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