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他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叶圣陶,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当代学者、散文家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学习目标
1.概括内容,了解文中记述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
2.感知形象,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了解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积累语言,领悟作者简洁的表达,体会真挚的情感。
重难点:
1.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
2.理清全文思路,赏析精彩语段。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叶圣陶(1894-1988),本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片小说。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作者与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草率(
)
生疏(
)
商酌
(
)
恳切
(
)
譬如(
)
朦胧
(
)
累赘(
)
拖沓(
)
妥帖
(
)
诲人不倦
(
)
不耻下问
(
)
鞠躬尽瘁
(
)
颠沛流离
(
)
读准下列红色词语的字音:
shuài
shū
zhuó
kěn
pì
rú
lóng
zhuì
tà
tuǒ
tiē
huì
juàn
chǐ
jū
gōng
jìn
cuì
diān
pèi
liú
lí
自主学习
1.易错字
丁卯年(
) 躬行(
) 商酌(
)
草率(
)
生疏(
) 恳切(
)
譬如(
) 朦胧(
)累赘(
)
别扭(
)
拖沓(
) 妥帖(
)
诲人不倦(
) 不耻下问(
)
颠沛流离(
) 修润(
)
mǎo
gōng
zhuó
shuài
shū
kěn
pì
méng
lóng
zhui
biè
tà
tuǒ
huì
chǐ
diān
pèi
rùn
自主学习
2.解释下列词语。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妥帖:
拖沓:
修润:
颠沛流离:
商酌:
以身作则:
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稳当;合适。
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
修改润色。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商量斟酌。
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商酌】商量斟酌。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修润】修改润色。
【譬如】比如。
【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课件PPT
生难字词
【修润】修改润色。
【商酌】商量斟酌。
【累赘】拖累、麻烦。
【拖沓】形容做事拖拉。
【妥帖】妥当合适。
【诲人不倦】诲:教导,诱导;倦:厌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南腔北调】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课件PPT
生难字词
【一以贯之】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
【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鞠躬尽瘁】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心力。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根据下面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轻率,不慎重,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
(2)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
(3)商量斟酌。(
)
(4)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
)
(5)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
(6)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不简洁。(
)
草率
不耻下问
商酌
鞠躬尽瘁
颠沛流离
拖沓
自主学习
略读就是一个人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来进行的一种阅读,也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
略读的作用在于用极短的时间迅速浏览全篇,掌握其梗概。略读的要领很简单,只要在书中找寻出“路标”即可。一般教科书或技术性书籍,“路标”由章节大小标题所构成。读者只需要把它们过目一遍,全书的大意就能略知一二了;无标题的书,可读每章中的第一段和每段的第一句。此外,也可一页页地扫描,注意力集中于重要字眼如斜体字或粗体字等。如此就能很快地看完全篇,获得完整印象。
略读的程序是:首先以普通速度阅读开头的一二段,应做到一字不漏。阅读开头几段是为了解一下全文的大意、背景、文体风格、口吻语气等。中间段落只需要阅读关键句子,当然要抓住段落大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有时只需要用眼睛粗略地扫一下全段,挑出一两个重要的词、词组就可以了。结尾的几段因为经常含有总结性的内容,恐怕要读得更充分些。略读的重要性在于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念,而不应对故事情节发生兴趣。
释题
读课题,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
“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
略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勾画文中总结提示性的、过渡性的语句。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两方面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体现?
3.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4.
理清文章的思路。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1.勾画文中总结提示性的、过渡性的语句。
略读课文
整体感知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两方面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体现?
待人厚和律己严两方面品德。
待人厚:(第3段)修改文章;
(第4段)恭送客人;
(第5段)真诚复信;
律己严:
(第6段)写话重风格;
(第7段)文风重简洁;
(第8段)写作求完美。
4.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略读课文
整体感知
3.读完用一句话概述课文内容。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几件琐事。
待人宽
恭送客人
修改文章
真诚复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写话重风格
文风重简洁
写作求完美
律己严
作文做人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文章描写的事件都是叶先生工作或生活中的
一些小事,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些事来写?
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作者从自己所熟知关于的叶圣陶先生的事情中进行选择,最终
选择了这些生活或工作琐事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动人,更能引起普通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人物形象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回味先生的语言
——待人平易,为学谦虚。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回忆先生的身影
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治学严谨
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待人宽厚
课文多处引用了叶圣陶先生的原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引用叶圣陶先生的原话,一是为了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叶圣陶先生高尚品德,如请作者帮他修润文字时所讲的话,体现了叶老的谦虚和诚恳。二是通过这些话来表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和观点,如“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作者张中行先生也是如此,他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他也是真正的儒生,他和叶圣陶先生亦师亦友,对先生最好的怀念就是理解先生的苦心,传承先生的语文主张。张中行先生的语言既有儒生的典雅,又有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平易简洁的写话风格。
深层探究
合作交流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4.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5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作者在第一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请找出来并品析。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2.作者在第一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请找出来并品析。
【交流点拨】
“双层的悲哀”的含义:大处说,中国的文学界和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坚守语文主张的著名语文学家;小处说,“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多年、感情深厚的老师及朋友。表达了张中行对叶老的尊敬与爱戴。
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
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
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万”字写出了作者没想到叶圣陶先生会在这时离世,写出了作者听闻此消息的震惊。
“罩”是笼罩之意,“罩”字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除夕之时离
世带给作者巨大的悲哀,这种悲哀把整个心都占满了,痛苦悲伤之情难以形容。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写话”,特别重视“简洁”。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4.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1)“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句话是对叶老过人品行的高度赞扬。在作者眼中,叶圣陶先生是待人厚的,作者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叶圣陶先生的这一品质。例如,吕叔湘先生说,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还有就是叶先生对普通话生疏,但也不耻下问,让“我”给他修润。有人到他家去探望他,告别时,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都体现了他的待人厚。
(2)“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在文中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承接了上文叶老为人宽厚的一面,引出下文叶老严于律己的另一方面,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
(3)“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叶老虽然不在了,但他对写话风格的严格,对文风简洁的要求,对写作的监督执行,以及对这种主张贯彻坚持的苦心,一直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5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前面几个短语隔开,读时语速便不由自主地放慢,再加上“往矣”两个字,表现出作者的无奈、沉痛和悲哀。又突出先生过世之后我对他的怀念之切。先生的
“往”与
“我”的“常常想到”并列在一起,更显现出先生给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拓展延伸
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积累下来,并说说它们的意思,小组中进行交流。
【交流】
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积累平易深挚的语句
“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叶圣陶名言名句
1.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2.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拓展延伸
再读课文
融入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题、开头段、结尾段。
本文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德,同时也阐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写话主张,特别强调了写文章要“简明”的重要性。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叶圣陶先生深深的怀念、敬佩和赞美之情。
主题概括
本文写作特点: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
总结全文
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以他严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负先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规规矩矩作文。
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总
怀念敬佩赞美
品德过人
文墨方面
日常交往
写文章
文风
写作的各个方面
提出希望
待人厚
写话
简洁
求完美
铭记主张
总
律己严
分
课件PPT
随堂测试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商酌(
)
累赘(
)拖沓(
)
丁卯(
)
慎重(
)
2、根据释义写出对应的成语。
(1)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
(2)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3)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
(4)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
·
·
·
·
·
检测题
1、本文作者(
),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张中行
2、叶圣陶(1894-1988),名(),字(),江苏苏州人,著名().
绍钧
圣陶
作家、教育家
3、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品德?
待人厚,律己严。
4、作者用了()一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特别重视()
“写话”
,“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