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复习——电与磁
一、选择题
1. 电风扇的核心装置是电动机,下列哪个实验揭示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2.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
C.在触电事故现场,要立即切断电源 D.用潮湿的手拨动电器设备的开关
3. 弹簧测力计挂住一条形磁铁置于螺线管的正上方,如图所示。闭合开关K,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
A.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变大 D.不变
4. 2016年2月11日,科学家首次探测到距离地球13亿光年的双黑洞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引力波的发现是物理学100年来最大的突破之一,至此,基于广义相对论的推论全部获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B.牛顿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C.引力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引力波的信号于2016年2月11日首次出现
5. 关于电和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B.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会产生感应电流
C.改变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D.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6.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行车前轮的结构图,行驶中,磁铁靠近传感器时磁场能使其中的带电粒子发生偏转(即相当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产生一种信号,信号传入速度计能测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和里程。下列能说明其原理的是图( )
A. B. C. D.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没有触电的危险
B.雷雨时,不要在开阔地行走,可以躲在大树下
C.保险丝熔断后,也可以用铜丝或铁丝代替
D.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8. 家里一盏电灯突然熄灭,用试电笔(又名“测电笔”)分别测试电路中的a、b、c、d四点(如图所示),只有测a点时氖管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
A.进户零线断路 B.灯泡L断路
C.开关S接触不良 D.导线cd断路
9. 小明安装了一盏白炽灯,当他还未合上开关时用测电笔测试灯头两根导线,两根导线都能使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 )
A.进户线中零线短路 B.进户线中火线短路
C.零线上的保险丝熔断 D.开关接在了零线上
10.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单刀双掷开关向右合上时,接线柱1与2连通,同时与3断开;向左合上时,接线柱1与3连通,同时与2断开。那么该实验装置( )
A.既可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又可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既可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又可以研究电流的磁效应
C.既可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又可以研究电流的磁效应
D.不可以研究上述三种电磁现象中的任意一种
11.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B.图b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C.图c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图d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12.如图所示,对下列图中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如图是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B.如图是发电机原理装置图
C.如图是电动机原理装置图
D.如图中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流磁效应原理工作的
二、填空题
13.如甲、乙两图所示,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图 ,如图丙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当开关S闭合后,在渐片P由b端向a端滑动过程中,弹簧长度 (选填“变长”或“缩短”)。
14.为安全用电,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应装在______线上;空气开关“跳闸”后,受它控制的电路处于______(选填“短路”“断路”或“通路”)状态;验电笔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区分零线与接地线。
15.如图为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实验时先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给直导线通电,为了更好地通过铁屑客观描述出磁场分布情况,接下去的操作是 ,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使铁屑分散并减小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使铁屑在磁场力作用下动起来,说明力能 。为了进一步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可用 代替铁屑进行实验。
16.如图所示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如果实现线圈平稳、连续不停地转动,需要安装一个叫______的元件,安装上此元件后,若把图中的电源换成小灯泡,快速转动线圈,小灯泡会发光,这是利用了______原理。
1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a端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________(选填“增强”或 “减弱”),条形磁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8.电磁波的传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如图所示,将手机放在密闭的塑料容器中能正常接收到呼叫信号,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中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 (选填“塑料容器”或“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19.把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电磁动力“小车”,并将它放入铜质螺线管中,如图甲,“小车”就能沿着螺线管运动。图乙是它的示意图。
(1)在图乙上画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2)实验中发现,必须将“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小车”才能运动,“小车”运动的原因是 。
(3)进一步探究发现,“小车”运动的方向与电池正负极位置和超强磁铁的极性有关。将如图乙装配的小车放入螺线,则小车的运动方向是 。
(4)要使“小车”运动速度增大,请提出一种方法: 。
20.小明设计了一个道路限载报警器(图甲),R0是变阻器,R是压敏电阻。R的电阻大小随压力大小变化关系如图乙。当超载车辆通过压敏电阻时,限载报警器就会报警。
(1)调试好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当超载车辆通过时,限载报警器会 (填“灯亮”、“铃响”)
(2)一般交通主干道的抗压能力比村道路要强得多。若把村道路限载报警器应用到主干道,就要适当调高报警的限载重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填编号)。
A.把变阻器R0的滑片适当左移 B.把电源1的电压适当增大
C.把弹簧AB的A端适当左移 D.把电磁铁C适当右移
21.右图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将两个磁铁如甲图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铁的下端,下面磁铁均掉落。
步骤2:将两个磁铁如图乙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下面的磁铁不会掉落。
(1)根据小明的实验,可判断出小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要确定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你的实验方案是 。
四、解答题
22.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接到a后,电磁铁左端为______极,小磁针静止时,A端是______极;将开关S由a拨到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不变,则电磁铁的磁性______(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23.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用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下面的实验也用这种方法的是________。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
B.用光线来描述光通过的路径
C.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
D.用斜面小车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较大,闭合开关,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着,移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观察到图乙所示的情景,比较图甲和乙,可知________图中的电流较小,从而发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磁性越强。
24.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U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毫安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即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的电阻为20欧。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 (选填“L1”或“L2”)是绿灯。
(2)利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某水平公路桥报警,R的阻值为10Ω,则此桥允许通过车辆的最大质量为多少吨?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允许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越大,则R应 (选填“越小”或“越大”)。
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复习——电与磁(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D B D C D A
题号 11 12
答案 C D
二、填空题
13.乙;变长。
14.火 ? 断路 ? 不能
15.轻敲有机玻璃板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磁针
16.换向器 ? 电磁感应
17.(1).增强(2).增大
18. 不需要 金属容器
三、实验探究题
19.(1)如图
(2)磁铁接触的一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干电池前后吸附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合理答案均可)
(3)向左
(4)增强磁铁的磁性(增加单位长度内螺线管匝数、增加电流电压等)
20.(1)铃响 (2)AC(只答1个,对的给1分;1对1错、多答不给分)
21.(1)错误
(2)用该磁铁吸引铁屑,吸引铁屑最多的部位就是磁性最强的部位
四、解答题
22.N ? N ? 减弱
23.(1)吸起大头针的多少 C (2)甲 大
24.(1)L1(2分)
(2)U=IR总=0.02A×(10Ω+20Ω)=0.6V(1分)
查乙图得:F=1.2×105N
m=G/g=F/g=1.2×105N/10N/kg=1.2×104kg=12t(1分)
(3)越大(2分)
第题图
直导线——
铁屑
甲 (第题图) 乙
R
F
压力传感器
衔铁
压力/×105N
输出电压U/V
甲 乙
PAGE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