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检测题(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检测题(含答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10 14:2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了解地区》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关于下列国家或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大西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B.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
C.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是西南季风不稳定
D.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和水资源都很丰富
2.欧洲西部不仅工业发达,而且旅游业也很发达,这里的可游之处实在很多。下面关于欧洲西部国家旅游景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巴黎看到了雄伟、壮观的艾菲尔铁塔
B.到瑞士,在阿尔卑斯山滑雪,真是乐趣无穷
C.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那长长的沙滩上,进行日光浴别有一番滋味
D.到葡萄牙欣赏该国闻名世界的传统节目——葡萄牙斗牛
读中东和印度局部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3.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因素有很多,下列哪种因素不是其主要原因
A.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重要
B.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有限的水资源
C.存在明显的宗教信仰差异
D.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著名
4.下列关于中东的石油主要输往的国家和地区,错误的是
A.俄罗斯 B.美国 C.中国和日本 D.欧洲西部
5.下列关于中东和印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B.②所在国人口居世界第一位
C.①地区居民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D.②所在国电脑软件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读亚洲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6.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气候描述,错误的是
A.A地全年高温少雨 B.B地水旱灾害频发
C.C地冬季盛行东北风 D.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7.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亚洲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小明去年6月下旬到新马泰旅游,下面是他写的旅游见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当地人大多吃米饭,每天午后时常下一场雨
B.从车窗向外看,看到了成片的橡胶林和油棕种植园
C.站在马六甲海峡北海岸观看来往的货船,看到许多满载的日本油轮向东南方向驶去
D.在新加坡国家领略了花园城市的风光和水上市场
8.关于图中亚洲国家A,B,C,D叙述正确的是
A.A国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B.B国的服务外包业发达
C.C国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国家 D.D国是世界上石油最丰富的国家
9.为什么阿拉伯人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 )
A.阿拉伯人喜欢白色 B.气候炎热,风沙大 C.与地形有关 D.与伊斯兰教有
10.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西亚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
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地中海沿岸地区
C.红海沿岸地区? D.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正式在难言岛奠基。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濒临太平洋的是
A.罗斯海新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
1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
A.有极昼现象,宜于科学考察 B.有极夜现象,利于星空观测
C.此时正值南极的暖季,降水丰富 D.此时正值南极的冬季,风力较小
13.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东南亚的(??? )
A.越南 B.菲律宾 C.泰国 D.马来西亚
14.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是在(??? )
A.南亚 B.中亚 C.东南亚 D.东亚
15.全部与中国陆上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 )
A.越南、老挝、缅甸 B.柬埔寨、泰国、新加坡
C.马来西亚、缅甸、泰国 D.越南、缅甸、泰国
16.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南非 D、法国
17.可以在伦敦欣赏到如图所示的旅游景观有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陆,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8.乙地的高原是
A.伊朗高原 B.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德干高原
19.丙处的海峡是
A.白令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马六甲海峡
20.下图为甲处传统民居的是
A. B.
C. D.

21.南亚次大陆南部的地形主要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恒河平 C.印度河平原 D.德干高原
22.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西侧,挪威海岸多峡湾的原因是 ( )
A.冰川作用; B.地壳断裂; C.河流侵蚀; D.海浪侵蚀
23.中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4.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 ???)
A.波斯湾沿岸地区 B.墨西沿岸地区 C.几内亚湾沿岸地区 D.西欧北海沿岸地区
二、解答题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1)图中M处的我国科考站的名称是???????? 。
(2)图中B在A的?????????方向。
(3)阅读南极洲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A.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
B.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C.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55mm以下,降水最少的地方5mm/年。
问题:请根据以上资料,归纳出南极洲的气候特点:?????? 、??? 、??? 。
(4)2016年11月2日﹣2017年4月11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远征南极,进行了科学考察.关于科考队在南极地区所见所闻的描述,你认为可信的是(  )
A.考察期间,南极地区温暖湿润
B.在附近海域,看到日本渔船正在捕杀鲸鱼
C.在南极大陆,发现了不少正在作业的油井
D.到达昆仑站时,这里正处于极夜
26.2019 年 10 月 15 日,“雪龙 2”号从深圳起航。一周后,“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拉开我国第 36 次南极考察的序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双龙出征 探索极地

无冰区:首次相聚相见欢
(1)11 月 7 日,“雪龙”号停靠澳大利亚霍巴特港,与已经停靠在这里的“雪龙 2”号相聚。双龙首次相聚地点属于 洲,此时当地正处在 (季节)。
浮冰区:“兄弟情深”解围困
11 月 19 日?20 日,随着接近南极大陆,密集浮冰越来越多。“雪龙”号两次被浮冰围住,由高强度低温钢为材料的“雪龙 2”号为它拓宽水道,及时解围。
(2)“雪龙 2”号使用的新材料体现了我国 产业的发展,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科研能力。进入到南极圈之后,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

①气温更低 ②白昼更长 ③降雪更大 ④风力更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固定冰区:相聚在冰上航道
23 日凌晨 1 时 30 分,“雪龙 2”号完成航道破冰,为“雪龙”号海冰卸货开辟了冰上航道,随后“雪龙”号停泊在中山站西侧约 10 公里处的卸货点展开冰上卸货作业。到 24 日早上 6 时,3 辆重型雪地车成功运上中山站。
(3)中山站的经纬度大致为 。
(4)阅读下文,找出三处不合理之处。
27 日“雪龙 2”号开辟了新的卸货点,“雪龙”号开展卸货作业。此时处于极夜,温度低,冰面牢固,是冰上运输的好时机。3 辆重型雪地车从“雪龙”号上成功卸货,沿公路行驶至中山站,为南极内陆科考提供了重要装备。同时,受南极气候多变的制约,直升机吊运卸货也需要抓住有利时机。从 28 日夜开始,中山站突降大暴雨,直升机吊运作业暂停。放晴后,“海陆空”默契配合,卸货工作顺利完成。
错误:①_ ②_ ③_
“雪龙 2”号 12 月 3 日向西前往宇航员海进行综合科学考察,“雪龙号”于 9 日向东前往阿蒙森海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双龙此次南极科考将不再会面。
(5)图中①②两条科考线路中,属于“雪龙 2”号的是 。
(6)近年来,随着科考实力的增强,我国计划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建设永久机场。对此,你觉得可行吗?说出你的理由。我觉得 ,理由: 。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B 6.D 7.D 8.B 9.B 10.A 11.A 12.A 13.C 14.C 15.A 16.D 17.A 18.C 19.D 20.A 21.D 22.A 23.A 24.A
25.(1)中山站 (2)东南 (3)酷寒、烈风、干燥 (4)B
26.(1)大洋洲 春季/春夏
(2)高新技术 B
(3)(69°S,76°E)(上下相差 2°可以给分)
(4)①此时处于极夜;②沿公路行驶至中山站;③受南极气候多变的制约;④中山站突降大暴雨。
(5)①
(6)可行,技术发展;便于科考等
不可行,困难重重;生态环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