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09 15: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检测卷
[测试范围:第十章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班别: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是构成常见物质的最小微粒
B.光学显微镜能分辨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
C.原子是由它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核带正电,原子也带正电
2.用素描炭笔在纸上连续、均匀的画一笔,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笔迹变得浓淡而间断,此现象说明(  )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物质的连续体
B.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C.固体由微粒组成,液体连成一片,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D.固体和液体均连成一片,气体是由微粒组成的
3.我们的家乡风景优美,四季如画。以下自然景观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春天,南芙山庄百花争艳 B.夏天,白马湖面波光粼粼
C.秋天,古塘果国梨香四溢 D.冬天,人民公园银装素裹
4.小亮放学一进屋就闻到了妈妈做饭的香味儿。这个现象说明了(  )
A.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C.气体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气体分子是非常小的
5.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浓雾滚滚 B.夏天,荷香幽幽
C.秋天,落叶阵阵 D.冬天,雪花飘飘
6.如图所示,有关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的认识,观点正确的是(  )
A.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核
B.原子核和夸克构成原子
C.夸克是体积很小的质子和中子
D.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7.不久前,科学家拍摄了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下列关于宇宙和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星是运动的,恒星是恒定不动的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并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摩擦起电现象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8.小华学习了《宇宙探秘》后,有下列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恒星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时刻在运动
B.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C.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9.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了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运动停止了
C.今年我国出现的新冠肺炎之所以传播的这么快,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快造成的。
D.香水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10.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雾气朦胧 B.尘土飞扬

C.云开雾散 D.雪花飞舞
11.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能粘在一起
12.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分子无规则运动导致的现象是(  )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B.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C.道路上尘土飞扬 D.嗅气味鉴别物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3.常见物质一般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也有进一步的结构,它是由中心的   和核外的电子构成的。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   。
14.1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质是由
   组成的。春季人们容易感染流行性感冒,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飞沫直径约为1×10﹣6~5×10﹣6m,由此可以判断飞沫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15.在泡桐花开的季节,很远就能闻到泡桐花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做   运动;晴天的时候气味更浓,是因为这种运动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加剧”或“减慢”),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和   有关。
16.吸烟者“吞云吐雾”时会波及周围人群,这是由于分子   运动造成的(在公共场合不能吸烟);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   。
17.木块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填“引力”或“斥力”);天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安庆市建材市场有不良商家出售劣质板材、黏合剂、油漆等装潢材料,这些材料中含有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这种劣质材料来装潢房屋时,会长时间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些有毒分子之所以能够弥漫到整个房间,是因为分子在   。黏合剂能将板材粘牢是因为   。
19.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   结构模型,   现象说明原子是可分的,把PM2.5,NO2分子,电子,原子核中,尺度最大的是   ,尺度最小的是   。
20.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黑洞照片,为解开星系演化之谜提供了宝贵资枓。
(1)质量巨大的天体,像太阳一样,其内部一直发生着核   (填“聚变“或“裂变”)反应,并   (填“吸收“或“释放”)大量的能量,当天体的能量即将耗尽时,在自身   (填“重力”或“惯性”)的作用下发生塌缩,就形成了黑洞。
(2)照片中的黑洞距离我们5500万   (填“年”或“光年“),它是根据接收到的高能射线经过计箅机处理而形成的,高能射线的传播速度为   m/s;研究人员在计算机屏幕上将黑洞边缘环状(明亮)部分用红色显示,红光   (填“属于”或“不属于”)光的三原色。
三、实验探究题(第21题4分,第22题5分,共9分)
21.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人类曾做过许多猜想,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
(1)我们现在知道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内部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组成的,这两种粒子统称   。
(2)真理的得出经历了前辈的艰辛探索,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这两个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3)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推翻了汤姆生提出的   模型,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   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初二阶段,我们学习过的物理模型有   (举一例)。
22.如图实验所示,根据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甲杯中盛有4℃的冷水,乙杯中盛的是85℃的热水,甲乙两杯水的质量相等。它们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经过几分钟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可知,   越高,分子运动越   。
(2)如图②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干净后,紧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他们拉开,这个实验主要说明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彼此渗入约1mm,这有表明固体也能发生   现象。
(3)向图③玻璃管中先装入50cm3的水,再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   (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cm3,这个试验主要说明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长度较   (长/短)的玻璃管。
四.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9分)
23.2013年6月20日,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授课直播。
(1)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1甲所示,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2)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红色液体,水球变成了一枚“红宝石”,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分子在   ,
(3)王亚平在在实验室成功制作了一个亮晶晶的水球,如图2所示。该水球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4)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展示了一个近乎正球形的大水球,而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水珠一般都是扁球形的,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珠受到   的作用。
24.阅读下列材料一,回答相关问题
a粒子散射实验
在中国科技馆“物质之妙”展区,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展品,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圆形展台的正前方是一个接收荧光屏,中间的玻璃罩里边放置了一片金箔,再往后是一个能产生a粒子束的装置。按动按钮,a粒子源会发出a粒子束射向金箔,沿着圆形轨道移动荧光屏,同学们可以看到荧光屏在a粒子束的正前方时屏中的光点较多,逐步移动荧光屏发现屏中的光点变少,也就是接收的a粒子的数量变少。这个实验模拟了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这就是a粒子的散射现象,卢瑟福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很好地解释了a粒子的散射现象(如图丙所示)。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   和中子构成的;
(2)a粒子带   (选填“正电”或“负电”),a粒子穿过金箔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3)(多选)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内部   。
A.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B.平均分布正电荷
C.大部分是空的 D.原子核极小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B; 6.A; 7.D; 8.C; 9.D; 10.C; 11.B; 12.C;
13.原子核;负电荷; 14.分子;不是; 15.无规则;加剧;温度; 16.无规则;分子间有间隙; 17.斥力;变大; 18.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 19.核式;电子的发现;PM2.5;电子; 20.聚变;释放;重力;光年;3×108;属于;
21.质子;中子;核子;错误;枣糕;核式;光线; 22.温度;剧烈;分子间有引力;扩散;小于;分子间有间隙;长;
23.引力;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照相机;重力; 24.核外电子;质子;正电;不属于;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