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乐曲,养成正确聆听音乐的习惯;
2. 在游戏中通过恒拍练习,声势律动培养学生节奏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以及通过多次聆听准确辨别乐曲的五次变奏;
3、能用打击乐器、图示法、舞蹈等表现方式表现乐曲;
4、在参与音乐的过程中体验乐曲的愉悦感。
教学重、难点:1. 通过欣赏,感受乐曲带给孩子们的欢快活泼情绪,了解木琴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2. 通过模唱其主题旋律,感受乐曲的不同段落的不同特点。在聆听中准确感知并辨别五次变奏。
教材分析: 《小松树》是一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儿童歌曲。歌曲中将少年儿童比喻成小松树,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表现了少年儿童蓬勃向上、坚定勇敢的精神风貌。歌曲旋律明快,富于朝气,结构工整,句式整齐。是一首琅琅上口、具有行进节奏的歌曲,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尤为适合小学阶段演唱。后被改编为木琴独奏曲。木琴独奏曲《小松树》由引子、主题和五次变奏组成。引子部分是在自由的节奏中由木琴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小鸟的鸣叫和潺潺的流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清晨景象。之后,木琴运用独特的音色完整地演奏了主题。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音高、节奏上已经建立初步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聆听中引导学生记忆乐曲的主题,并用打击乐器、舞蹈、声势动作、模唱、画图等方式表现并辨别每一次变奏。由于学生刚认识节奏谱,所以声势动作应在学生准确识读节奏谱之后进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感觉到幸福了吗?幸福像什么一样?
我觉着幸福更像小松树。在逐步深入地辨析中,学生会认同小松树更符合少年儿童成长的时间与状态(因为花朵虽然鲜艳美丽,但是开放的时间会很短暂)。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出用小松树更为确切生动的原因:小松树不怕严寒酷暑,它朝气蓬勃、浓绿苍翠,显示出旺盛、坚定向上的生命力。
下面,让我们像一棵小松树一样挺拔、精神,来跟着乐曲模仿老师做一做吧!
2、咱们再一起做个节奏游戏好吗?(节奏训练)出示节奏谱。
·用“嗒”读节奏。
·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节奏。
·用声势动作表示节奏,并进行合奏。
·加花随音乐表示节奏,教师指挥。
3游戏做完了我们一起完成一个任务吧!
·出示乐谱,教师范唱. 说一说旋律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讲解色块处二分音符和四分附点节奏。
.活动任务:
1.用啦哼唱。
2.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旋律。教师讲解大跳
3.学生跟琴模唱旋律。
二、新课学习
1、出示图片;小松树带来一位新朋友,这位朋友叫什么?它的发声有什么特点?它是依靠什么“唱”出如此美妙的声音的?木琴演奏音乐主题。教师木琴图片,介绍木琴的发音方式和声音特点。
2、教师用木琴演奏小松树主题,学生跟唱。
3、学生用打击乐根据强弱规律给老师做伴奏。强拍弱拍该怎么做。
三、新知渗透:
1、欣赏乐曲:这首器乐作品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明亮、清脆)
2、变奏知识:
音乐是一只万花筒,有时候一朵花可以变化出好多钟,这种现象叫变奏。
我们把我们刚才唱的小松树的旋律作为主题,是以原有音乐主题为骨干,用不同的音对骨干音进行装饰,使其更为丰富的曲调发展手法。有点像是同一个服装模特换几种不同的装束多次登场。可能她第一次穿一件中式旗袍,第二次是西式晚礼服,第三次又换成都市牛仔装,第四次是职业装,第五次是运动装……不管服装怎样变,甚至变到你几乎认不出这个模特了,但实际上人还是这一个,她的修长的身体、她的面庞,还都是原来的。
3、下面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乐曲,变奏有几次?欣赏引子部分。教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段音乐,脑海里产生了怎样的情景和画面?给学生时间展开想象和联想:鸟鸣、流水、山林日出、露珠迷雾、清新早晨的景象。
4、听一听,看一看,根据老师的图示,辨别一下主题出现后有几次变奏?(五次)
5、在变奏中节奏和力度有什么不一样?请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边听边思考: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力度有什么变化?
速度:
力度:
情绪:
6、在这首乐曲中,还有一种乐器始终参与演奏,同学们能听出来是哪种乐器吗?这种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它在演奏中起到什么作用?
手风琴:声音色彩明朗,会让乐曲更丰富细腻。
四、表现
1、 完整聆听,整体把握乐曲的情绪。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乐曲。
引子:
1:
2:
3:
4:
5:
结尾
2、用舞蹈表现主题和每次变奏。
五、延伸:
1、《小松树》不但有器乐作品,还有声乐作品作品,请同学们唱一唱,边唱边思考:学唱歌曲:出示歌篇,演唱歌词。
器乐作品与声乐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2、作品介绍:
《小松树》(木琴独奏)
根据傅庚辰作词、作曲的儿童歌曲改编。主题部分活泼而俏皮,变奏部分在主题部分的基础上采用“加花”等手段加以发展,情绪舒展而又轻松。乐曲刻画了提拔、傲立的小松树乐观地面对严寒、顽强成长的形象。
六:小结
老师希望你们也像小松树一样,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