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9 16: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核弹(原子弹、氢弹) 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弹两一星 一、国防、航空崛起之路1964196619671970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世界第五跨入核国家行列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增强了我国的核力量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了良好开端承诺: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人物扫描:姓名:贡献:荣誉称号:钱学森领导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人物扫描:姓名:贡献:荣誉称号: 邓稼先原子弹研究“两弹元勋”探究一:“两弹一星”精神199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将“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材料一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 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材料三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结合材料,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有什么历史意义?航天技术取得辉煌成就1999年2003年2008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太空行走世界第三杨利伟翟志刚二、农学、医学走向世界之路人物扫描:姓名:成就:获得荣誉:袁隆平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读音xi ā n
是水稻的一种意义: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②国际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1、 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2、2018年5月,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
3、2018年5月22日,位于三亚水稻公园的试验田测得亩产1065.3公斤。
4、2018年7月22日,袁隆平领导的海水稻团队——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阿联酋达成合作协议,将在迪拜开展四个阶段的实验和产业化推广计划,预计海水稻人造绿洲到2020年覆盖迪拜10%以上国土面积。
5、2018年11月18日获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6、2019年6月3日,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岳普湖县试种300亩海水稻。人物扫描:姓名:成就:获得荣誉:屠呦呦20世纪70年代发现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几千年,得病后高烧不退、浑身发抖,严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恶性疟死亡率极高。 据报道,青蒿素问世以来,已挽救了700多万人的生命;治愈疟疾病例则无法统计。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际生物医学领域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1月9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意义:探究二: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将举办70周年文化成就展览。请推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成就?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红岩》、《青春之歌》《茶馆》《东方红》《林则徐》、《英雄儿女》进一步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截至2017年12月10日,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有53国设立140所孔院和136个课堂,欧盟28国、中东欧16国实现全覆盖。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1964年1966年1967年1970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1999年2003年2008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世界第三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太空行走杨利伟翟志刚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籼型 杂交水稻发现青蒿素袁隆平屠呦呦195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进一步发展莫言1.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A C3、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教育水平等硬实力。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 )
①袁隆平  ②莫言 ③屠呦呦  ④邓稼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为贯彻“双百”方针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双百”方针是指(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百花争艳”“百家争鸣”
D.“百家争鸣”“推陈出新”BA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
奋斗吧,新时代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