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13 最后一次讲演第 四 单 元闻一多 “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枪口拍案而起等都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辞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闻一多同志在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注意演讲者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4.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黄冈浠水,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特务暗杀了。
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
演讲词有三种类型:
①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②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正确深刻的论点、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③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以“情”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其特点主要有:
①针对性。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
②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③条理性。要使讲话内容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1.易读错写错的字 诬蔑( )屠杀( )恐怖( )挑拨离间( )( )召开( )卑鄙( )wūmiètúkǒngbō jiànzhàobǐ赋予( )卑污( )wūyǔ2.多音字 横héng( )hèng( )蛮横横竖间jiān( )jiàn( )间接中间挑tiāo( )tiǎo ( )挑逗 挑担召zhào( )shào( )召陵召唤3.形近字辨析 摇 ( )瑶 ( )摇头瑶池yáoyáo谣 ( )徭 ( )遥 ( )童谣徭役遥控yáoyáoyáo跨 ( )挎 ( )跨越挎包kuàkuà垮 ( )胯 ( )绔 ( )冲垮胯部纨绔kuǎkuàkù赔 ( )剖 ( )赔偿剖析pōupéi掊 ( )掊击pǒu卑 ( )裨 ( )卑污裨益bìbēi婢 ( )奴婢bì蛮横:4.重要词语释义捏造事实冤枉人。搬弄口舌,引起争端,使互相猜忌而离散。卑鄙恶劣。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品行低下,不知廉耻。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挑拨离间:卑劣:赋予:发扬:诬蔑:卑鄙无耻:(态度)粗暴而不讲理。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2.整篇讲演可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第二部分(4、5),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灭亡,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 第三部分(6—12),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1.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动派的末日来临的? 明确: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慌、害怕、恐怖。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3.这篇讲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他对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上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革命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进行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4.讲演者在讲演中不断地变换人称,这是为什么? 明确: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
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一起使用时,更表达出讲演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这篇演讲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1.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对派讲的话,语气上和用语上感彩截然不同。
语气上:说到李公朴先生,满怀崇敬;
歌颂人民的力量,洋溢着激情;
斥责敌人,则充满蔑视、愤怒和仇恨。
用语的感彩上,也表明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对人民、对先烈,使用褒义词语,如;光荣、强的很等;
对敌人则使用贬义词语,如:卑劣、无耻等。 2.交替使用大量的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设问句主要用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反问句比普通的陈述句更能表达愤怒和斥责的情感。如:“这成什么话?”“凭什么要杀害李先生?”
感叹句强烈地表现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如:“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这些句式又常常与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更增强了表达效果。 3.在演讲中不断地变换人称,有力地配合演讲者思想感情的表达。
对敌人正面斥责、揭露,用“你”“你们”,显得毫无畏惧。
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时,用“他们”。
鼓动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的、战友般的感情。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完成历史任务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事件暗杀李公朴为何被暗杀争取民主和平真理是一定胜利的发扬云南人民
的 光 荣 传 统随时准备牺牲最后一次讲演(1)语言通俗,明白易懂。(2)语言感彩浓烈,爱憎分明。? 语气上:歌颂先烈,充满崇敬,语气热情;斥责反动派,不留余地。? 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 1.语言风格?(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 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入人心。 本文除陈述句之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与感叹句。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感叹: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1)对比手法的运用。
讲演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从而达到极佳的表达效果。如在第二段中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以反动派的“无耻”衬托李先生的“光荣’ ,又以李先生的“光荣”反衬反动派的“无耻”。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以及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 2.写作技法?(2)心理的描述。
通过对心理的剖析,揭示反动派虚弱的本质。如在第四段中:“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暗杀李先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在慌”,这一心理剖析,一针见血地戳穿敌人的虚弱本质,向大家证明敌人不过是只“纸老虎”,给敌人以压力,给人民以动力。(3)举例引证。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理,可以让反动派的谎言不攻自破,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本第六、七段中闻一多列举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先生被害惨案,赞扬昆明青年和李先生的伟大献身精神的同时,揭露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恶用心。 本文运用口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语言抑扬顿挫的特点,可以用平实、简洁、通俗的语句收到斩钉截铁的效果,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把某个意思充分展开、充分强调,这不仅不令人感到啰唆重复,还会使人感到印象鲜明深刻。这种口语式的交流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尝试概括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几件事?并联系课文《最后一次讲演》,说说你心目中的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①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与臧克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②教《楚辞》时,风趣幽默;③在青岛大学,因坚持原则,遭到学生反对。 示例:闻一多先生既是一名爱国诗人、民主斗士,也是一个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的人。推荐阅读:《红烛》《死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