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这首诗中他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那么在这篇文章里他想要说些什么呢?
刘禹锡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须大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秋词》《浪淘沙》等。
《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被降职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但是,和州策知县是个势力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半年之间,让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一家老小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
“铭”的文体特点
铭,本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是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铭文。语言的特色:押韵、简约、开阔、优美。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练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
3.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德馨
鸿儒
苔痕
案牍
xīn
hóng rú
tái
dú
调素琴
tiáo
预习检测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预习检测二 朗读课文,展示自我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
读出感情。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识记重点注释词
特别注意的几个词语
一 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成为灵异的水
二 使动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乱,使……扰乱;劳,使……劳累
三 一词多义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疏通文意
课文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 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帘子,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和我)谈笑的是学识渊博的人,(和我)交往的人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览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陋室”环境如何?
2.“陋室”里有些什么样的人?
3.“陋室”主人日常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看“陋室”
文章从三个方面写“陋室”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环境
——交往的人
——日常生活情景
宁静清幽
高雅脱俗
情趣雅致
看“陋室”
你认为这屋子是“陋”还是不“不陋”?
“陋”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陋而言,而“不陋”是说主人精神品质高尚。
“陋”是物质,“不陋”是精神。
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品“陋室”
诸葛亮:
扬雄:
孔子:
闲居草庐,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潜心修学, 对官职和金钱的淡泊,是后世的典范。
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淡泊的情怀
明明是称赞自己的“陋室”,为何结尾又提到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是运用类比,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品“陋室”
志趣和抱负?
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悟陋室
文章通过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
和 安贫乐道的情趣。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
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
言志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托物
文章通过写“陋室”来表达思想情感,这是运用的什么写法呢?
课堂小结
前两句:——
陋室
引出
第三句:——
陋室
第四句:——
第五句:——
六、七句:——
第八句:——
最后一句:——
陋室之景
陋室之人
陋室之事
陋室
不陋
点出
描写
描写
描写
类比
点明
——中心句
——画龙点睛
托物
↓
言志
↓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师生共勉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作业——理解填空:
1、写居室环境恬静雅致的句子: ————,————。
2、写室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句子 : ——————。——————。
3、写日常生活(情趣之雅、室中事)的句子
—————,—————。 —————,—————。
4、主旨句:—————
5、画龙点睛的句子:————————
6、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为“陋室”作证的句子: ————,————。
作业——思考:
文章开头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写“山、水”
“仙、龙”,他们与“陋室”有何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