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课时 《粗盐的提纯》
1.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2.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操作“1”是称量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D.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移去酒精灯
3.过滤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
4.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转移.其中,四步中都要用到的仪器为( )
A.烧杯和漏斗 B.铁架台 C.玻璃棒 D.酒精灯
5.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粗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6.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7.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粗盐 B.溶解粗盐 C.过滤粗盐水 D.蒸干滤液
8.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不必理会直接进行下一步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9. 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高,其可能原因是( )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C.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D.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10.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溶解时把粗盐放入有水的量筒中,并进行搅拌
B.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铁圈上取下
1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12.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的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发时需不断搅拌,以加快蒸发速度
1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低,不可能的原因是( )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14.除去NaC1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Ca(OH)2溶液 D.AgNO3溶液
第五课时 《粗盐的提纯》答案
1.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C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2.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图中操作“1”是称量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D.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移去酒精灯
3.过滤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D )
4.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转移.其中,四步中都要用到的仪器为( C )
A.烧杯和漏斗 B.铁架台 C.玻璃棒 D.酒精灯
5.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粗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6.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 B. C. D.
7.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取用粗盐 B.溶解粗盐 C.过滤粗盐水 D.蒸干滤液
8.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D )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不必理会直接进行下一步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9. 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高,其可能原因是( A )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C.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D.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10.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B )
A.溶解时把粗盐放入有水的量筒中,并进行搅拌
B.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铁圈上取下
1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12.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的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发时需不断搅拌,以加快蒸发速度
1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低,不可能的原因是( C )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14.除去NaC1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B )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Ca(OH)2溶液 D.AgNO3溶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