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21.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21.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0 10:5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B 
D
D
新知积累·基础练
C
D
语言建构·能力练
A.朝(cháo)服衣冠   形貌昳(yì)丽
B.窥(kuī)镜而自视 孰(shú)视之
C.王之蔽(bì)甚矣 期(qī)年之后
D.暮寝(qǐn)而思之 谤(páng)讥于市朝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
?
?
B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日徐公来 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期年之后 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
?
?
?
?
?
?
?
?
长,这里指身高。 
次日,第二天。 
土地方圆。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指责。
满一年。
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吾妻之美我者    B.闻寡人之耳者
C.朝服衣冠 D.其一犬坐于前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D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
C.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D.上书谏寡人者 事父母几谏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
?
?
D
①欲有求于我也 ②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③以其无礼于晋 ④皆以美于徐公
⑤且贰于楚也 ⑥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⑦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⑧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A.①③⑤/⑥⑦⑧/②/④ B.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⑤/④/⑥⑧/⑦ D.①③⑤⑦/②⑥⑧/④
5.对下列句中“于”字的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C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B.与坐谈。(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邹忌”和宾语“客”)
C.忌不自信。(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忌不信自”)
D.王之蔽甚矣。(倒装句,属于状语后置)
6.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1)文中邹忌向齐威王分析自己的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分析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默写。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上联:邹忌比美谈国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请你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示例:威王下令改过失
示例: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缺点。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一、课文研读
?
?
?
?
B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相与步于中庭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万钟于我何加焉
?
?
?
?
D
11.翻译下列句子。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谁美?”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12.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3处)。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
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选自《古文观止》)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13.选文【乙】出自西汉__________等人编订的史书《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7页第13-18题。
刘向
战国策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闻寡人之耳者   孔子闻之曰
B.时时而间进 立有间
C.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D.但爱鲈鱼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
?
?
?
?
?
B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窥镜而自视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B.欲有求于我也 令所睹于涂者
C.上书谏寡人者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D.吾妻之美我者 婴闻古之贤君
?
?
?
?
?
?
?
?
C
16.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17. 从【甲】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丙】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乙】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渔民疾苦的同情与关心,也含有对岸上人的规劝之意
劝谏齐王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意见,去除蒙蔽
希望景公关心天下百姓疾苦
18.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
邹忌采用“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入,取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事顺理成章地推到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接受。晏子则从大处入手,巧妙运用古代贤君的做法进行侧面暗示,使景公顿悟。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胡不见我于王 于舅家见之(王安石《伤仲永》)
B.今有人于此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舍其文轩 醒能述以文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D.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复立楚国之社稷(司马迁《陈涉世家》)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8页第19-22题。
?
?
?
?
?
?
?
?
D
2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然胡不已乎 (这些胡人不会停止进攻)
B.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C.荆之地方五千里 (楚国的土地,方圆有五千里)
D.宋无长木 (宋国没有多余的木材)
A
21.选文中,通过“文轩之与敝舆”“①_______________” “锦绣之与短褐”对比,墨子得出楚国攻宋是“②________________” 的结论。
粱肉之与糠糟
为与此同类
22.《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这一段选文都围绕“劝说”展开,下表对此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以家事设喻
楚王必取宋
项目
人物 ?劝说性质 劝说目的? 劝说方式?? 劝说效果?
墨子 外交 劝说楚王放弃攻宋 以窃疾设喻 ②
邹忌 内政 劝谏齐王广开言路 ① 齐王欣然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