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曹刿论战 习题课件(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 曹刿论战 习题课件(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0 11:2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20 曹刿论战
guì jiàn biàn bó fú zhé shì mǐ
B
C
D
新知积累·基础练
语言建构·能力练
综合实践·素养练
曹刿(   )论战   又何间(   )焉
小惠未遍(   ) 牺牲玉帛(   )
小信未孚(   ) 下视其辙(   )
登轼(   )而望 望其旗靡(   )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
?
guì
jiàn
?
?
?
?
?
?
biàn


zhé
shì

A.弗敢加也(虚夸,夸大)
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
D.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
?
?
B
A.神情与苏、黄不属
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列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
?
C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必以信
B.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
C.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D.可以一战 何以战
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
?
?
D
(1)牺牲玉帛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
?
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2)弗敢加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虚夸,夸大
增加
(3)可以一战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可以凭借
表示可能或能够
5.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 感情
(1)《曹刿论战》一文选自我国的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__________》,该书旧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____________所作。
(2)本文记叙的是齐国和鲁国之间的________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
6.填空。
左传
左丘明
长勺
(3)出自本文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即可)
一鼓作气、辙乱旗靡
(1)曹刿坚持觐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填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对“三鼓”作了精辟的分析,其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 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惠未遍 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大之狱 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克之 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与
遍及、普遍。
指诉讼事件。
战胜。
?
?
?
?
一、课文研读
9.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便穷尽了。
10.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鲁国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详略安排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D
11.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链接】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任用只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链接】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任用只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课文中的鲁庄公能够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了胜利;而材料中的赵王没有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导致了失败。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4页第12-16题。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齐人三鼓 三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师败绩 败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毫不私 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恂恂如儒生 恂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次击鼓。
大败。
占为己有。 
小心谨慎、谦和的样子。
?
?
?
?
?
?
?
13.翻译下列句子。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向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
(指岳飞)妻子慰问他们(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
14.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A
15.请简要分析【甲】文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
①使文章详略得当,能够集中表现主要内容——对战争的分析评论;②后文写曹刿的集中论战,可以更好地突出曹刿的军事才干,表现他的“远谋”。
16.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
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 
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
取信于民;谋而后战。
1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师败绩(军队)
B.公伤股(臀部)
C.国人皆咎公(归罪,责备)
D.不禽二毛(同“擒”,俘虏)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5页第17-20题。
B
?
?
?
?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下令攻击他们。
19.宋襄公在此次战争中错失了哪几次战机?
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②(楚人)既济而未成列。
20.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宋襄公是个怎样的人?
示例:宋襄公是一个目光短浅、迂腐愚昧的人。
21.九年级(1)班以“传统文化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传统文化我知道】
【甲】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参观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乙】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1)【传统文化我知道】
【甲】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参观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乙】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丙】如何使这些文化瑰宝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是我们应该肩负的问题和认真思考的责任。
上面三句有一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病句是______,修改意见为:
【丙】  把“肩负”和“认真思考”调换位置。
(2)【传统节日我传承】
近年来,我国很多人崇尚过洋节而忽视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请你针对这类情况对“过中国节,传承传统文化”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示例一:重视传统节日文化建设,加大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
示例二: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丰富传统节日活动内容。
示例三: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增强传统节日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3)【弘扬传统我践行】
班委会打算请校政教处的杨老师于5月9日下午3点来班级,给同学们作关于“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主题报告,请你以班长的名义打电话邀请杨老师。
示例:杨老师,您好!我是九年级(1)班的班长,我们班正在开展以“传统文化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想邀请您于5月9日下午3点来我班作关于“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主题报告,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