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24 诗词曲五首
D
B
新知积累·基础练
语言建构·能力练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松柏冢( ) 舂( )谷 瀚( )海
风掣( ) 风飘絮( ) 踌( )躇
?
zhǒng
?
?
?
?
chōng
hàn
chè
xù
chóu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松柏冢累累 累累:____________________
(2)舂谷持作饭 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军角弓不得控 控:__________________
(4)瀚海阑干百丈冰 阑干:________________
(5)坐断东南战未休 坐断:________________
(6)零丁洋里叹零丁 零丁:________________
?
?
众多的样子。
?
?
?
?
?
?
?
?
拿着。
拉开(弓弦)。
纵横交错的样子。
占据。
孤苦无依的样子。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D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描写了一个老兵回乡后所面临的人亡家破的悲惨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D.《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作者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B
5.文学常识填空。
(1)“高岑”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并称,他们是唐代________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歌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________________》,“南乡子”是_________,“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________。
高适
岑参
边塞
稼轩词编年笺注
词牌名
题目
6.按要求填空。
(1)《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表现南宋国势危急、诗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6.按要求填空。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互文的手法描写边塞艰苦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一)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问题。
7.对本诗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概括老兵六十五年戎马倥偬的生活和所受苦难之深。
B.第7—10句写老兵返家后看到家园已变成一片废墟的凄惨景象。
C.最后两句写老兵“出门东向看”,做好饭后有意识地到门口张望,等待家人回来一起吃团圆饭的景象。
D.这首诗控诉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了兵连祸结的社会现实。
一、课文研读
C
8.下列关于《十五从军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整首诗内容取舍剪裁得当,结构布局严谨,独具匠心。
B.整首诗并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
C.语言质朴,不尚雕饰,以短小的篇幅反映深刻的主题,收到了“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D.运用白描手法,着重刻画人物的言行与心理,环境描写只是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D
(二)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回答问题。
9.“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中原地区。
10.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强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曹操也赞叹、佩服他。
11.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率领军队,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三)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D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意志与决心。“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了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1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这两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风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了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暗淡的阴云,引出诗人对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
(五)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
15.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的兴亡的?
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兴亡了。
1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对百姓的同情。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85页第17-18题。
C
18.“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不好。“抱”字是相拥、怀抱的意思;它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情形,体现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辛,更能表现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而“枕”字有安逸舒适之意,用“枕”字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19.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85页第19-20题。
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清、伤感的情境,从反面衬托了下片“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20.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去而悲哀之情。“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表达的是宫人在宫中的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