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教学设计
陈 娟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精心创设了激趣、感悟、探究、表现的教学流程,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音乐要素紧密相连,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歌曲《理发师》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歌曲。
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2∕4拍。旋律采用上行级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用生动的理发声“咔嚓”、“沙沙”描绘出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理发师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表演的创编, 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尝试进行二部合唱的练习。
过程与方法:
在唱歌、即兴创编、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的美,培养他们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二度创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劳动的快乐,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2.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信心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发师》,并能进行表演。
2.通过学习歌曲和歌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动作并表演;二部合唱的尝试。
教师教具准备:
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对唱问好,营造和谐氛围。
2.师生律动:《劳动最光荣》,复习旧知,进入学习情境。
二、激趣导入,巧妙突破难点
1.??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光荣的。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很多劳动的小工具,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师出示剪刀、梳子、吹风机、喷雾器图片)
2.师:现在小工具们要动起来了。(跟老师一起模仿小工具的声音?,进行节奏练习)
?3.我来问,你来答?,并带上动作试一试。
剪刀剪起来呀 X X | X X ||
咔 嚓 咔 嚓
梳子梳起来呀? X - ︱ X - || 唰 唰
吹风机吹起来呀? X X X X ︱ X X X X ||
呼呼 呼呼 呼呼 呼呼
喷雾器喷起来呀 X X | X X ||
沙 沙 沙 沙
4.跟着音乐再来一次。
5.师:刚才我们一起表现了一段快乐的劳动交响乐,小工具们都动了起来。现在这些小工具们溜回主人身边了,我们来看看是谁在使用它们呀?(出示理发师理发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澳大利亚的民歌《理发师》,歌曲中的老爷爷非常能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吧 !
三、学唱歌曲?,重视体验模仿
1.学生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学生手打节奏,聆听歌曲,说说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工具的声音,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3.再来欣赏一遍歌曲,在剪刀与喷雾器节奏部分带动作跟唱。
4.教师范唱歌谱,并画旋律线。
5.出旋律图,分辨连贯与跳跃,学生跟老师学唱歌谱。
6.接龙游戏:师生接唱歌谱,熟悉歌曲旋律。
7.学唱歌词
(1)学生跟范唱录音自主学唱歌词。
(2)跟琴演唱。
(3)对没唱准确的的方,教师引导学生反复练唱。
8.师:理发师老爷爷在工作的时候心情可是非常愉快的,让我们带着愉快的情绪一起来唱一唱吧!老师看谁的表情最高兴、最愉快。
9.师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升华情感体验
1.师:我们来开一个小小演唱会,谁有好的建议让我的演唱会更精彩?(生各抒己见)
2.歌表演
(1)分组为歌曲《理发师》编创表演动作。
(2)选一两个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学生演唱歌曲。
(3)全班一起进行歌表演。
3.打击乐器伴奏
(1)学生听辨响板和沙锤的声音,师分工用响板为小剪刀配音,用沙锤为喷雾器配音。
(2)指导双响筒、碰铃的节奏。
(3)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作配合。
4.情境表演
指名上台扮演理发师和顾客,跟音乐一起表演唱,感受理发师的工作。
五、小结
师:歌曲中的理发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光荣的。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积极的加入到各种力所能的劳动中去, 感受劳动的快乐。
最后,让我们在《理发师》欢快的音乐声中,悄悄地走出教室吧!
荣获陕西省教育学会农村学校优秀课堂教学成果教学实录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