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观角度解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课例分析活动(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文明史观角度解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课例分析活动(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0 13:2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文明史观角度解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课例分析活动1 “史观”是一种解读历史的角度,对同一历史事件可以用多元的史观解读。近些年来,在全国各类历史高考卷中也频繁出现了从多元史观角度下命题的试题。
另外,新课改强调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的基本方法和学习习惯,要树立学生崇尚科学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精神。所以,将史观观念引入课堂教学即可以弥补教材体系的不足,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应试的需要。史观教学是高考命题和新课改的要求设计理念课例分析目录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鸦片战争”是必修1政治史第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1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着开篇启下的作用。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列强侵华史和中国抗争史的开始,同时也是中西两种不同文明冲突碰撞的表现。
本节课重点探讨文明的碰撞和转型,且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所以战争经过等部分内容本课不做过多的展开。重点:鸦片战争结果和失败原因
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史料阅读、合作探究教学目标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意义;运用唯物辩证的评价法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在同一时空架构之下分析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冲突和交融。
注重史料的选择,通过大量史料阅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学习方法。知道“朝贡体系”、“鸦片贸易”等重要历史概念,培养学生解读历史现象、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信念。导入新课:播放《近代史影视作品剪辑》,启发学生思考: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设计意图:
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知道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和抗争史;
同时也可以顺利切入文明史观角度,知道近代史是落后的农耕文明在先进工业文明冲击之下向工业文明方向转型的历史。
鸦片战争就是这样一部历史的开端教学过程分析文明的碰撞(原因)
文明的交锋(过程)
文明的转型(影响)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篇文明的碰撞
一次不成功的外交访问1特使与贡使
东印度公司:“为了增进贵我双方臣民之间的商业关系,英王陛下特派遣自己的中表和参议官、贤明干练的马戛尔尼勋爵作为全权特使代表英王本人谒见中国皇帝……特使将携带英王陛下赠送贵国皇帝的一些礼物……”
两广总督:“今我国王命亲信大臣,公选妥干贡使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唯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一次不成功的外交访问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访华
清礼与西礼
清政府要求英国使节行三跪九叩的大礼,马戛尔尼难以接受下跪叩头,更不愿意以头触地九次。最后,双方商妥了一个衷折办法,在清政府礼节性的欢迎宴会上,英国使节行英国式礼节,而在正式举行的乾隆万寿典礼时,他们向乾隆皇帝行中国三跪九叩礼,这才勉强让乾隆皇帝在臣民之前保全了面子问题1:中西礼仪之争反映了双方对于双方关系的什么定位?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利用
“特使与贡使”“清礼与西礼”
引导学生认识到中英双方对彼此关系的定位与错位;认识到中国主导的差序包容的朝贡体系与英国认同的主权对等的条约体系的存在冲突的;为碰撞埋下伏笔
第一组史料文明的碰撞一次不成功的外交访问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访华
英国《1793 乾隆英使觐见记》
第一,请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今舟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
第三,请与珠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商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到彼即行收藏,存放一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 …… 乾隆致英王乔治三世敕谕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欲求…… 小海岛一处…… 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地森严…… 此事尤不便准两份礼单两份国书问题3:分析两份国书的不同内容和各自的目的问题2:概括两份礼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不同原因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破解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的教学难点。
利用“两份国书”和“两份礼单”的对比人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的不同,以及新兴工业文明殖民帝国英国对外扩张性与成熟农业文明天朝上国中国内敛守成性的碰撞;第二组史料文明的碰撞一环不道德的三角贸易第一篇文明的碰撞
1一环不道德的三角贸易鸦片贸易
“(虎门销烟) ……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对付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他一顿,然后再作解释”。
1840年4月,英国下议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发动战争的议案。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正常贸易表2 中英鸦片贸易地图4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的演讲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理顺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具体原因的历史逻辑。总结出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
认识到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中国人民开展禁烟爱国运动,使鸦片走私受阻,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议会通过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法案。3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第三组史料问题4:鸦片战争为何会爆发?文明的对决
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第二篇
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差异悬殊的伤亡比 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
——梁发芾《晚清百姓为什么不那么爱国》置身事外的民众第四组史料问题5:战争的失败可以避免吗?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特征(政、经、军、思、对外)的比较,并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农耕文明无法战胜先进发达的工业文明
第三篇文明的转型
一纸不平等的条约1一纸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材料一: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美、法等国相机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由于洋布畅销,东南沿海一些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西方……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三: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材料四: 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1843年魏源《海国图志》
问题6:探究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启发学生用唯物辩证主义的方法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认识到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的灾难,同时客观上推动中国向工业文明转型,进一步理解当时时代背景之下农耕文明的落后和工业文明的先进和扩张性。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历史正在被动的和主动地整体迈进工业时代。第五组史料教学环节本课小结文明的碰撞
“一次不成功的外交使命”
“一场不道德的贸易”
文明的对决
“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文明的转型
“ 一纸不平等的条约”
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失败原因
工业文明的先进性鸦片战争的影响
逐渐转型为工业文明1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主要观点是各个阶级为了适应自身发展对
原有统治阶级开展了革命,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近)现代化。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
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主要表明社会变化对历史的影响和预兆;
该史观更加注重底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以研究社会风土人情为主。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能力提升设计意图:引入多元史观的概念,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史观的解读历史的能力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
经济近代化进程,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的局面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
社会习俗工业文明的英国对农业文明的中国的冲击,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
能力提升 本课主要从文明史观角度去解读近代史的开端事件----鸦片战争。通过搜集相关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认识史观解析历史的能力。在教学过程感悟到:
1、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明史观的概念和解读,不能与其他史观混淆,对历史概念的解释要准确和到位
2、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3、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教学反思和感悟感谢聆听! 敬请指正! 1984年中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这与近代史上清政府的通商口岸异同? 比一比背景:近代的通商口岸,是在外国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的;今天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近代通商口岸是西方国家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强迫中国开放的;今天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为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进行的。性质:近代通商口岸是被侵略的被动开放的产物,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主动开放的产物影响:近代通商口岸使中国受到侵略和掠夺,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而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却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人大教授张鸣:看史(近代史)心态:怨:你们从头到尾都欺负我们,我们冤得要死,我们苦大仇深,比窦娥还冤。总是在哭,总是在闹。不仅哭闹,还时不时要掀起衣襟给人看:我这伤疤就是当初你弄的。泼:凡事讲打,打不过我挠。我要反抗,把整个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这个反抗的过程虽然可歌可泣,但毕竟没打过什么胜仗,但是我们觉得很好,还很推崇,因而创造出很多神话。情:殖民历史是好历史,不殖民我们怎么进步?人大教授张鸣:看史(近代史)心态:怨:你们从头到尾都欺负我们,我们冤得要死,我们苦大仇深,比窦娥还冤。总是在哭,总是在闹。不仅哭闹,还时不时要掀起衣襟给人看:我这伤疤就是当初你弄的。泼:凡事讲打,打不过我挠。我要反抗,把整个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这个反抗的过程虽然可歌可泣,但毕竟没打过什么胜仗,但是我们觉得很好,还很推崇,因而创造出很多神话。情:殖民历史是好历史,不殖民我们怎么进步?侵略史抗争史文明转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