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一单元 中外戏剧
第3课 哈姆莱特
2课堂.巩固演练
1课前.识记基础
3课后.拓展作业
1课前.识记基础
2课堂.巩固演练
首页
末页
(共36张PPT)
第一单元 中外戏剧
第2课 雷 雨
2课堂.巩固演练
1课前.识记基础
3课后.拓展作业
1课前.识记基础
2课堂.巩固演练
首页
末页
(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中外戏剧
第1课 窦娥冤
2课堂.巩固演练
1课前.识记基础
3课后.拓展作业
1课前.识记基础
2课堂.巩固演练
首页
末页
第3课 哈姆莱特
课后拓展作业
一、语言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其生命力和重要影响主要是日常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与西方哲学及文化________。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都热衷于构造一个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问题等。从孔孟、老庄,到中国的程朱、陆王等,他们即使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________,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只是________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并且其所探寻的问题多半集中在社会人生方面,主要涉猎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
这种不仅讲究“学”,更看重“用”,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理念,也就是“________”的思想,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 )《论语》中的这些论述,无不鲜明地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这种重行动、轻言词,重实践、轻思辨的观念,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而是作为一种值得遵循并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推向社会、推向大众。其结果就是要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为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兴君子文化、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大相径庭 抽丝剥茧 直截了当 知行合一
B.大相径庭 鞭辟入里 直言不讳 言行一致
C.泾渭分明 抽丝剥茧 直言不讳 言行一致
D.泾渭分明 鞭辟入里 直截了当 知行合一
解析:选A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语境说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及文化这两者之间相差很远,所以应选用“大相径庭”。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语境说的是并不层层追问,所以应选用“抽丝剥茧”。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语境强调的是“直截了当”。知行合一: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样。由“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理念”,可知选用“知行合一”。故本题选A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中国的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其学说即使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
B.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其学说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
C.从中国的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虽然他们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
D.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即使他们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
解析:选B A项语序不当,根据语境,“中国”应放在句首;C项不仅有A项的错误,而且主语不当,第二个分句的主语应该是“其学说”;D项关联词错误,应该用“虽然”,不用“即使”。“虽然”表示既成事实,“即使”表假设。而且后句主语不当。故本题选B项。
3.根据语境,不适合填入括号内的一项是( )
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D.“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解析:选D D项,是指智者讲究说话的时机,该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其他三项都强调“知行合一”的“实用理性”精神。故本题选D项。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暴风雨》选段
莎士比亚
第一幕第一景
(狂风暴雨,惊涛骇浪,雷电交加。水手长及水手上。)
水手长 嗨,弟兄们!别慌,别慌呀,弟兄们加把劲呀!把中桅帆收起来!留心听着船长的哨子!——刮吧,哪怕你把你的肺都炸了——只要船身还泡在水里,我就不怕!(国王亚朗索、王弟西巴斯显、公爵安东尼、王子腓南迪、大臣贡札罗及随从等上。)
亚朗索 船老大,可得小心哪。船长哪儿去了?是好样的都上前呀。
水手长 这会儿可对不起,去待在底下吧。
安东尼 船长呢,老大?
水手长 这不是他在那儿喊叫吗?你们太碍手碍脚啦。给我待在船舱里去吧!你们这是帮着暴风雨一起来捣乱。
贡札罗 得啦,老兄,别生那么大的气。
水手长 叫海洋别生那么大的气吧,眼前的大风大浪可不管你国王不国王!下船舱去!别闹!别给我们添麻烦啦!
贡札罗 老兄,可别忘了在你这条船上的都是些什么人。
水手长 我谁都顾不得,只顾得我自个儿。你这位枢密大臣,要是你能叫这大风大浪也听你的吩咐,马上太太平平地安静下来,那我们从此不碰缆索,不干水手这一行啦。摆出你的威风来呀。要是你办不到,那么感谢老天,让你活了这一把年纪。快快钻进船舱里,准备万一出什么事吧。——别慌,弟兄们!——快给我们让开些,我说。
贡札罗 这个家伙叫我大大地放了心。我看他脸上全没有一点淹死的相道,他那副神气道道地地是个该勒死的胚子。别放过他,慈悲的命运,千万把他送上绞刑架!拿脖子上的绞索来做我们的锚索吧!——靠我们眼前这些锚索是不顶事了。要是他不是生来该绞死的命,那我们可就糟了!
(水手长来到船艄,王公大臣躲进船舱。)
4.对这段戏剧选段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作品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观念受到的冲击及各阶层在关键时刻的不同表现。
B.文艺复兴也是一场暴风雨,反对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擂鼓呐喊,正是本剧的主旨。
C.其实,水手长就是暴风雨,是他从尊重人性出发,打破了几千年建立起来的贵贱尊卑的界限,这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D.作品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尊重人、表现人的力量与精神,剧中人物的台词富有个性和动作性。
解析:选B B项,“反对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擂鼓呐喊”过于牵强。
5.从节选的这一小段来看,作品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主要表现他怎样的性格?(不超过30字)
答案:水手长。他正视危难,充满自信,已经没有了王公贵族与水手间的尊卑观念。
6.从结尾画波浪线的部分看,大臣贡札罗对水手长的看法怎样?(不超过30字)
答案:他能带领大家战胜暴风雨,但他傲慢自大,目无尊长,脱险后一定要制裁他。(相信他的能力,但对他的态度表示不满,准备伺机教训他。)
三、表达运用
7.下面是江城中学“金秋读书会”活动筹委会发给某著名作家的邀请函正文,其中有五处不得体或不简明,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第五届“金秋读书会”将于2019年11月25日~30日举行,您是贵校杰出校友,我们荣幸地向您发出邀请,恭请您拨冗为广大莘莘学子作一次文学讲座。您现在是炙手可热的著名作家,日理万机,但我们仍十分期盼您的莅临。
解析:“贵校”是用于对方学校,是对对方学校的尊称。此处把“贵校”修改为“母校”。“荣幸”是谦辞,此处是邀请他人,应该用敬辞。把“荣幸”修改为“诚挚”或“诚恳”。“莘莘学子”表示众多学生,与“广大”意思重复。把“广大莘莘学子”修改为“广大学子”或“莘莘学子”。“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使用对象错误,把“炙手可热”修改为“蜚声中外”。“日理万机”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人)。使用对象错误,把“日理万机”修改为“事务繁忙”。
答案:“贵校”改为“母校”;“荣幸”改为“诚挚”或“诚恳”;“广大莘莘学子”改为“广大学子”或“莘莘学子”;“炙手可热”改为“蜚声中外”;“日理万机”改为“事务繁忙”。
8.(2019·全国卷Ⅱ)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答案: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PAGE
1
第2课 雷 雨
课后拓展作业
一、语言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解析:选C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前面说“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后面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可见强调的是中国戏曲艺术缺乏创新精神,故应从“创新精神”的角度入手,而A、B两项强调的是“当代戏曲的发展”,语意与上文连贯性不强,且重点偏移,因此排除A、B两项;再从语言表达的简洁性角度来看,C、D两项的意思接近,但D项的表述过于啰嗦,故可以排除D项,选C项。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解析:选C 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无疾而终:没有生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第一处,说的是“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就在数百年前就消失了,故使用“寿终正寝”。名噪一时: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名垂青史: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名声永留史册。第二处,从句意来看,句中是说名声永留史册的“京剧名伶”,故应使用“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取下来,保存起来。博采众长: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第三处,从后面“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知,应是说梅兰芳采纳众人的长处优点,应使用“博采众长”。照猫画虎: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着样子模仿,仅得其外表。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第四处,从“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可知,此处是说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因不是照样模仿而突破藩篱,应使用“照猫画虎”。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解析:选B “戏剧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成分残缺,“眼花缭乱”描述人的感受,事物自身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应该在“眼花缭乱”前加上“令人”二字,这就排除A、D两项;“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成分残缺,“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是作者否定的创新,是对前面“传承中的创新”的补充说明,不能充当后句的主语,因此需在“才能”前加上“这样”来补足句子成分,语意表达才更准确,故排除C项,选B项。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日出(节选)
曹 禺
黄省三 我没有求您周济我,我只求您赏给我点事情做。我为着我这群孩子,我得活着!
李石清 (想了想,翻着白眼)其实,事情很多,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做。
黄省三 (燃着了一线希望)真的?
李石清 第一,你可以出去拉洋车去。
黄省三 (失望)我……我拉不动。(咳嗽)您知道我有病。医生说我这边的肺已经(咳嗽)——靠不住了。
李石清 哦,那你还可以上街要——
黄省三 (脸红,不安)李先生,我也是个念过书的人,我实在有点——
李石清 你还有点叫不出口,是么?那么你还有一条路走,这条路最容易,最痛快,——你可以到人家家里去,(看见黄省三的嘴喃喃着)——对,你猜得对。
黄省三 哦,您说,(嘴唇颤动)您说,要我去——(只见唇动,听不见声音)
李石清 您大声说出来,这怕什么?“偷!”“偷!”这有什么做不得?有钱的人可以从人家手里大把地抢,你没有胆子,你怎么不能偷?
黄省三 李先生,真的,我急的时候也这么想过。
李石清 哦,你也想过去偷?
黄省三 (惧怕地)可是,我怕,我怕,我下不了手。
李石清 (愤慨地)怎么,你连偷的胆量都没有,那你叫我怎么办?你既没有好亲戚,又没有好朋友,又没有了不得的本领。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气力,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你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是你连自己一个老婆都养不住。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大堆孩子!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指窗外)你看见窗户外面那所高楼了么?那是新华百货公司,十三层高楼,我看你走这一条路是最稳当的。
黄省三 (不明白)怎么走,李先生?
李石清 (走到黄省三面前)怎么走?(魔鬼般地狞笑着)我告诉你,你一层一层地爬上去。到了顶高的一层,你可以迈过栏杆,站在边上。你只再向外,向外多走一步,那时候你也许有点心跳,但是你只要过一秒钟,就一秒钟,你就再也不可怜了,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
【注】 四幕话剧《日出》是曹禺的代表作。1936年发表于《文学月刊》。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靠银行家潘月亭的供养生活。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好友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让她跟自己结婚并随自己回去。但对社会和生活都已失望的陈白露拒绝了他。此时同楼的孤女“小东西”为了逃避蹂躏闯到她的房间,她虽全力救助,但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手下的人卖到妓院里,不堪凌辱而死。潘月亭也被金八挤垮,银行倒闭。陈白露慑于黑暗之浓重,看不见出路,黯然自杀。方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抗争,迎着日出而去。李石清:××银行的秘书,四十二岁。黄省三:××银行的小书记。
4.对话中李石清的“愤慨地”和“魔鬼般地狞笑着”的神态表明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表明李石清性格的复杂,“愤慨地”既有对黄省三的狠毒,也透出他对现代大都市魔鬼们无可奈何的愤恨;而后的“狞笑”显然是他狡黠、狠毒的心态的外化。
5.李石清给黄省三共指出哪几条路?黄省三为何都予以拒绝?
答案:指出了拉洋车、乞讨、偷盗和自杀四条路。黄省三拒绝他,是因为身患肺病无力拉车;碍于面子、尊严不能乞讨;胆小怕事不敢去偷;为了孩子不能跳楼自杀。
6.指出李石清愤慨地指责黄省三的那段台词中的主要修辞方法。
答案:①反问——那你叫我怎么办?②排比——你既没有好亲戚,又没有好朋友,又没有了不得的本领。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气力,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③比喻——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
三、表达运用
7.下面是某单位公告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根据工作需要,我单位面向社会招聘4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日子为12月6日,考试地点回头再说。应聘人员参加笔试时,必须拿上本人身份证。根据笔试成绩,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定好每个岗位5位人员参加面试。参加面试的人员,须交出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
答案:“日子”改为“日期”(时间);“回头再说”改为“另行通知”;“拿上”改为“携带”;“定好”改为“确定”;“交出”改为“提交”(提供)。
8.下面是完全农业循环流程示意图,请将该流程示意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示例)农作物秸秆可以直接作为沼气池发酵原料生产沼气,也可以作为饲料饲养牲畜,把牲畜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气既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当作生活燃料。
PAGE
1
第1课 窦娥冤
课后拓展作业
一、语言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热正持续升温,我们欣喜地看到,( )。与此同时,我国几千年传统语文教育中一些符合汉语学习规律,________的方法与理论也被语文教育研究者重新擦亮,开启了现代语文教育的寻根之旅。事实上,在语文教育现代性________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传统一直在场。语文教育现代价值的诉求,或宣称“新”的东西,在语文教育传统中有很丰富的资源,只不过长期被________,没有被挖掘罢了。
但是,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白话取代文言,成为现代书面语主流的历史必然,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语文教育的革命厥功至伟。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使其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精神,绝不能照搬与照抄,毕竟现代教育目的与传统教育目的相比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________或者盲目复古都是行不通的。对传统语文教育知之愈全、愈深,才能用之愈当,我们既要避免语文教育上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避免对传统语文教育的过度阐释或过度开发。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使其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
B.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使其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
C.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
D.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
解析:选A 承接上文,句子的主语应该为“它”,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因而”强调因果关系,“从而”也表示因果关系,但更侧重强调事情的结果或者进一步的行动,故而用“从而”更恰当;“普及化”“大众化”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故选A。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使得不少语文教师致力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B.不少语文教师以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致力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C.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需要语文教师的文化传承的使命感的
D.不少语文教师被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激发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解析:选B 综合本文两段段意,旨在论述语文教育中应辩证继承文化传统。根据上文“我们欣喜地看到”,下句应以“语文教师”为陈述对象,陈述的内容为目前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立竿见影 建设 遮掩 扬汤止沸
B.立竿见影 建构 遮掩 扬汤止沸
C.行之有效 建设 遮蔽 刻舟求剑
D.行之有效 建构 遮蔽 刻舟求剑
解析:选D 立竿见影:比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多用于描述某种具体措施能立刻见效。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文句说几千年传统语文教育中一些方法与理论效果好,故用“行之有效”。建设:建立、设置;陈设布置;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充实新精神。建构: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根据搭配对象,应用“建构”。遮蔽:遮挡;挡住某物不易显露,可用于抽象的事物。遮掩:掩饰、隐瞒,常用于具体的事物。此处针对“教育现代价值的诉求”的情况来谈,故用“遮蔽”。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徒劳无功,达不到目的。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说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不变革是不行的,故用“刻舟求剑”。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斗士的风格
谢柏梁
窦娥敢于在法场上叱咤风云,骂地恨天: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这是对天地鬼神及全部现存社会秩序的怀疑、指责和否定,这是对一切作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的宗教、信仰的诅咒。为什么天地分不清好人恶人?为什么神鬼也欺软怕硬?为什么日月也顺水推舟、落井下石?该不该取消你们这些日月、天地和鬼神的资格?此时的窦娥,哪里是一位含冤负屈、悲苦无告的弱女子,她分明是一位评点江山、指挥天地、浩然正气布满乾坤的“复仇女神”。
她要求半星热血不染尘,殷红的鲜血都只在旗枪素练上绽开红花,那殷红的血便把白练染成了红杜鹃;她命令六月天下大雪,那洁白的瑞雪便纷纷扬扬,包裹了她洁白的身体;她要楚州地面亢旱三年,以证明她的盖世奇冤,楚州大地果然就乖乖地裂开了干渴的大口。应该说,窦娥对天地的怀疑和指责,更多的是体现着关汉卿奇才大略却又悲苦郁闷、借题发挥的愤怒哲学,这和屈原《离骚》《天问》的精神是相通的。
关汉卿又借窦娥之口,否定了作为国家机关主要部分的衙门:“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窦娥之冤,并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而只是历史冤河的一星浪花。窦娥的愤怒不仅是对元代统治者政权的愤怒,而且是对古往今来一切黑暗无道的封建统治的控诉。
这就使得关汉卿的深刻思想触及了剥削社会的本质部分。而且关汉卿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提出问题,让观众们从精神上去评判和平反冤狱,而是让剧中人自己为自己裁判,自己为自己雪冤。过去常有人认为《窦娥冤》中最后出现的“清官断案”是削弱了作品的战斗性,但其实窦娥只不过是假借“清官”之手,说出自己要说的话,做出自己要做的事,她是破冤案的幕后指挥,又是幕前大打出手的中心人物。她支配着包括父亲在内的全部出场人,也支配着全体观众的心理。没有窦天章,也会有张天章、李天章来实现她复仇的愿望。在这里,关汉卿的意志、窦娥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以及窦天章们为实现这个意志而行动的过程都是一致的。
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窦娥对天地鬼神以及人间的现存制度不但表现出清醒的认识,而且做出了实际的抗争。
B.“诗言志”,同样,戏剧也能反映作者的内在思想,关汉卿借窦娥鞭挞了他所憎恨的社会。
C.司马迁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关汉卿也是发自内心悲苦郁闷之情而著《窦娥冤》。
D.“支配着观众的心理”意即窦娥的形象以及她的性格发展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解析:选A A项“清醒的认识”拔高。
5.“而只是历史冤河的一星浪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形象地指出古往今来一切黑暗无道的封建统治造成的冤狱之多,窦娥的经历具有典型性。
6.“剧中人自己为自己裁判,自己为自己雪冤”的意思怎样理解?
答案:让人物自己的性格自然而然地发展,说出自己要说的话,做自己要做的事。这正是作者创作的高妙之处。
三、表达运用
7.(2019·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__①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__②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__③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答案:(示例)①压力与肥胖有联系 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 ③压力产生的时间
8.下面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LOGO,代表该公司的品牌,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该LOGO的内容及寓意。(不超过120字)
答案:内容:华为公司LOGO,由上方的八瓣散开的花瓣图案和下方的HUAWEI拼音文字组成。
寓意:散开的花瓣如光芒四射的太阳,寓意着光明、热情和希望,象征着华为公司蒸蒸日上;八瓣花瓣呈对称状,寓意和谐发展;花瓣向四周散开,寓意开放合作;整体标识图案饱满大方,寓意稳健发展。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