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打字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打字机》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10 15: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欣赏《打字机》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在欣赏的过程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兴趣得到激发,从中获得美的体验与感受,陶冶音乐情操。
知识目标
能够较准确地说出乐曲的旋律高低、力度强弱、节奏疏密及情绪变化。
能准确地分辨出乐曲的主题旋律。
能够根据乐曲中节奏、旋律、情绪的不同为乐曲分段,并理解三段体结构。
能力目标
在感受与体验乐曲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
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像,锻炼学生对声音的敏锐反应。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打字机》
创编第二乐段对话部分
【教学重点】
从整体上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哼唱出乐曲的旋律片段。
在聆听过程中用动作表现出旋律的高低、力度的强弱以及节奏的疏密变化等。
分辨乐曲的段落,理解三段体结构。
【教学难点】
听辨音乐的主题部分,在提示和换行时能准确地做出反应。
创编第二乐段对话并准确唱出旋律。
在聆听过程中用动作表现出旋律的高低、力度的强弱以及节奏的疏密变化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一个19世纪的办公用品,它是谁呢?长什么样子?会发出什么样有趣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欣赏。播放《玛丽和马克思》的片段,背景音乐为《打字机》的第三部分。
(哒哒:敲击键盘 提示音:铃 倒回机头:咔嚓)
教师介绍打字机: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台老式的打字机。为什么说是老式的呢?因为每打完一行之后都会用手把打自己头推回到原处进行倒机。
再次播放《玛丽和马克思》的片段,要求学生用动作把这些声音表现出来。
新课教学
师:现在打字机已经被电脑所代替,同学们很少能见到它们了。但在电脑诞生之前,打字机的作用可大了,19世纪美国的办公大楼中处处传出打字机的声音。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就是从打字机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了一首世界闻名的管弦乐小品——打字机。
师:安德森生平简介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首管弦乐曲《打字机》。这首乐曲只有这么一小段吗?对,我们只是欣赏了乐曲的一个片段。
完整欣赏乐曲
下面就让我们完整欣赏这首乐曲,然后说说,乐曲仿佛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全曲欣赏
师: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力度等。
欣赏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整首乐曲中,有一段旋律是反复出现的,有没有谁能哼唱出这段旋律呢?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段主题旋律,在欣赏的过程中回答以下问题。
播放主题旋律。
师:谁能说出旋律中打字机共打了几行字?每行字一样长吗?哪行长些?长多少呢?
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第四行比前三行长多少呢?(数拍子)
播放主题旋律
师:四行其实就是四个乐句,第四个乐句比其他乐句长了四拍,下面我们用动作把旋律的四个乐句准确地表示出来吧!
播放主题旋律
分辨主题旋律
师:刚才我们说了,这段反复出现的乐曲就是主题旋律,下面让我们再次欣赏全曲,当主题旋律出现时,同学们请用动作表示出来!
播放全曲。
老师在黑板上用图形谱表示乐曲。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哪次是变化出现的?
为乐曲分段
师:请同学们结合老师画的图形谱回忆一下刚才的乐曲,从情绪的变化、节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力度的对比等方面讨论一下,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
讨论,公布讨论结果。并说出为什么乐曲为A+B+A’单三段体结构。
师:A段乐曲中主题出现了2次,旋律平稳、节奏紧密、无明显的力度变化。B段是最与众不同的乐段,也是最能激发出我们想象力的乐段,旋律起伏很大,节奏较舒展,而且有明显的力度变化,A’段是乐曲的高潮部分,也是A段的变化出现。
分段欣赏
师:如果给你们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们最想欣赏乐曲的哪一部分呢?
第一段:表现打字机的动作,体会打字员忙碌的工作。
第二段:
师:如果说第一段和第三段是表现出打字机在紧张的工作的话,那么这段乐曲你觉得是表现什么呢?
播放B段
师:打字机工作起来任劳任怨从不叫苦,让打字员很感动!同时,打字员娴熟的打字技艺和敬业精神也让打字机十分的敬佩,这段乐曲从开始就出现了明显的强弱对比,好像两人休息时间互相问候着,谁来创编一段他们的对话呢?
学生各抒己见或由老师引导学生,老师扮演打字员,学生扮演打字机,老师问学生答。(师:你累不累,生答。)
老师创编教程
你辛苦啦! 你也很辛苦呀!
快歇会儿吧! 你也快歇会儿吧!
谢谢你啦! 客气啦没关系!
让我们加把劲,加把劲,继续工作吧!
合着音乐的节奏表演打字机和打字员。
第三段
师:眼看就要完成啦,打字机和打字员都非常高兴,他们一鼓作气,看,手指在键盘上飞快的飞舞着!
播放A’段(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一开始看的那段动画里的背景音乐是哪段吗?第三段)
7、打击乐器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这些打击乐器你们都认识吗?(三角铁、响板、蛙鸣筒)
刚才,我们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发现,乐曲中有三种声音,换行提示音叮、推打字机头的声音和敲击键盘的声音,那如果让你们用这三种乐器来表现着三种声音的话,你们应该怎么分配呢?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三种打击乐器的声音吧!
出示课件: 三角铁——打字机的铃声
蛙鸣筒——倒机声 响 板——敲击键盘的声音
谁想来试试呢?
8、表现整首乐曲
师:让我们完整的表现一下整首乐曲好吗?
第一段 找几名同学上台表现打击乐器,其他同学用动作模仿打字
第二段 唱歌词
第三段 模仿动画片人物打字
9、视频现场演奏版《打字机》欣赏
作曲家安德森别具匠心地用真正的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描绘了十九世纪大城市办公大楼中喧嚣的打字机声和繁忙的办公场面。整首乐曲短小、精致,充满了乐趣,现在就让我们走到音乐大厅去感受现场演奏的魅力!
播放视频《打字机》现场版。
10、小结
师:安德森用打字机巧妙的创作了乐曲,其实只要你们有善于发现和善于听的耳朵,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音乐无处不在,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随音乐有节奏的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