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学唱京剧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前两句,感受和体验京剧之美, 能够产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并乐于参与与欣赏和学唱等实践活动中。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模仿、演唱的基础上,体验戏曲艺术“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同时了解旦行演唱发声的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聆听、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感受京剧旦行唱腔的基本特点;体会西皮流水的唱腔特点;能按照京剧唱词的咬字发音进行演唱,并模仿体验花旦行当唱腔的韵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的剧情、初步了同时了解旦行演唱发声的基本方法。.
【难点】聆听、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前两句,了解京剧艺术的唱腔。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播放《红灯记》片段引出课题
介绍片段中的李铁梅。刚才所观看的视频是《红灯记》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板书课题:《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片段中的女孩子叫李铁梅,她是革命者的后代,她生长在一个革命的家庭,她的爸爸是一名铁路扳道工,但真实身分却是我党的地下联络员,家里经常会来一些不认识的人,爸爸和奶奶都让铁梅管他们叫表叔。懂事的小铁梅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却很明白。表叔那么多,其实都是每次负责联络的地下交通员。是革命斗争,把他们互相联系在一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提出问题:
(1)这个视频里的演唱方式和我们平时唱歌的方式一样吗?(不一样)
(2)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唱法?(戏曲、京剧)
(3)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刚才所看到的京剧的穿着,这和我们平时看社戏时看到的京剧穿着一样吗?(不一样)
我们平时看社戏时看到京剧的穿着是这样的(出示传统京剧的图片),而我们刚才看到的是这样的(出示李铁梅图片)。
第一幅图的穿着是什么时代的衣服呢?(古代)所以我们把这种京剧叫做传统京剧。
第二幅图的穿着是又是什么时代的衣服呢?(现代)我们把这种京剧叫做现代京剧。
着重介绍现代京剧。
现代京剧是区别于传统京剧而言的,它从服装、伴奏、唱腔设计,以及故事的年代,都和传统京剧一样,具体地说就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京剧。
(二)了解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
(1)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京剧的行当
京剧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解释四者分别代表什么。)
如李铁梅,她所扮演的角色属于什么行当。(旦角)
(2)那么京剧的表演形式有哪些呢?
“唱、念、做、打”
“唱”,指的是唱功。
“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
“念”指的是音乐性念白。
“打”则指的是武功。
(三)再次观看视频
仔细观察李铁梅的表演形式。
(四)了解旦角唱腔
(1)请同学们听一听《红灯记》中的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思考:京剧的演唱与我们平时的歌唱有何不同?(声音比较尖)
(2)介绍京剧唱腔
西皮唱腔:曲调活泼、刚劲,适于表现康慨激昂的感情。
板式:是选用西皮唱腔的“流水”板式。
(五)学习该曲的板式
(1)介绍西皮流水板式。
西皮流水:京剧中西皮流水的板式,为1/4拍,属于“有板无眼”类——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这是西皮流水板式的典型特点。
(2)边听音乐边打拍子。
(五)怎样才能像剧中的花旦李铁梅一样发出西皮唱腔的声音呢?
跟随老师学习京剧的两条发声练习。
(六)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前两句
(1)学习念白
(2)学习“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注意读准“家”和“叔”两个字,可以加重力度读这两个字。
(3)学习“没有大事不登门”。 注意读准“大”和“门”两个字,可以加重力度读这两个字。
(4)试唱练习
(5)边唱边打拍。
五、板书设计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行当:旦角
表现手法:唱、念、做
唱腔:西皮腔
板式:西皮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