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的启示》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第三课)
执教:锦园小学 张冰智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2、能够就斜面坡度与用力大小的关系做出假设并探究可能的答案。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楔形的功能及作用;
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斜面可以省力,并通过实验发现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难点:理解螺旋和s形是斜面的变形。
三、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实验用的小车、塑料板、支架、测力器、试验表格。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师:今天一上课,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让老师看看谁的眼睛亮。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大家来找茬》。PPT展示图片,谁发现了它们的不同之处。
生:下图多了一个斜坡。
师:斜坡,也就是斜面。(板书)
师:如果老师想把摩托车停放在车棚,你会建议我从那边上呢?为什么呢?
生:从下图,斜面上去,因为那可以省力。
【激发学生兴趣,直接导入主题】
(二)、探究斜面是否可以省力。
师:使用斜面把重物拉上去或推上去真的可以省力嘛?这些只是我们感觉,该怎么样才能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来证明。
师:在实验之前,我们首先要搭建一个斜面,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怎么样的面就是斜面呢?(出示一块塑料板,请一个学生上来摆出一个斜面)
师:一块平面,像这样一高一低放置,就是斜面。
师:等一下同学们可以利用自己身边的书本,铅笔盒等,搭建一个斜面。
师:现在我们斜面有了,接下来,又该怎么做呢?好,现在小组讨论下,利用材料篮里的材料,你们将如何设计实验呢?
学生讨论,并将设计方案画在记录纸上,并展示。
教师引导,并出示示意图。问:单单测量拉物体上斜面的力,就可以说明它可以省力了吗?我们还需要测量什么来比较呢?
引导学生知道还要测量小车的重量,并完善实验方案。
10、复习测力器的使用方法。
11、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并以PPT展示。
注意事项:
第一、在使用测力器前,看一看指针是否对准0刻度。
第二、用测力器测量小车拉力时,要顺着小车的运动方向 ,慢慢拉动。
第三、测量过程中,看清楚指针所指的刻度。
第四、将测量到的数据记录在记录表中,做完实验后做好并举手。
12、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老师记录下数据。
13、小结。使用斜面把重物拉上去或推上去真的可以省力。古时候的人们就想到用斜面把笨重的物体从低处推或拉到高处了。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为下环节实验做准备。教师利用excel记录下学生的数据,让学生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并利用这个数据,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发现省力的规律
师:大家通过刚才的研究,除了发现斜面可以省力,还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加以引导,老师发现,我们用的小车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拉小车上斜面的拉力却是不一样的。你们认为,为什么会这样呢?
现在我们请三组的同学把他们做的斜面拿到上面来,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生:坡度不同。
师:好,现在谁能说一下可能是因为什么,影响到省力的效果不同呢?
生:坡度。
师:这又是我们的假设,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师:好,下面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斜面坡度的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呢?
10、学生回答。
11、师: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数据更加准确,我们在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12、学生回答,教师加以总结。
13、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14、小结。斜面不仅可以省力,而且坡度越小越省力。
【让学生通过数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出的数据,自行得出结论。】
(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做完研究,让我们一起来爬山吧。这是一座山,你想怎么爬?
学生回答。
这还有一座山。假如你是一个工程师,你如何设计一条上山的路。
小组讨论设计,并展示。
那你们说这样的路现实中有吗?出示图片?这路有用到斜面的原理嘛?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盘山公路是斜面的变形。
山爬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活动。跟我做,看谁眼快,手快,反应快。拿出材料篮里的直角三角形,找出它最长的一条边,这条边呢,叫做斜边,现在呢,拿出一支笔,将这个三角形最短的一条边按在笔上,然后绕啊绕。
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螺旋跟斜面有关系嘛?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了解螺旋也是斜面的变形。
【利用爬山活动,再次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作力,观察力。】
(五)、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1、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2、小组汇报。
3、教师利用PPT展示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生活入手,巩固本课内容】
六、板书
斜
斜面 坡度越小,越省力
坡
的 变形
启 盘山公路、螺旋
示
活动一:实验设计
活动二:使用斜面,将重物推或拉上去是否会省力
小车的重量(牛)
拉力1(牛)
拉力2(牛)
平均值(牛)
结论:
活动三:斜面的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记录
问题: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的情况一样吗?
猜测:
不变的量:
改变的量:
斜面的坡度:(支架的高度(格数))
坡度1
坡度2
坡度3
载重小车的质量:
对小车的拉力(单位牛)
平均值(单位牛)
实验结论:
活动四:设计一条上山的路。
教学反思:
1、实验材料的选取很重要。在科学课上,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需要清楚地看出实验结果,实验的材料非常重要。比如:在本课中,为了让学生感觉到,观察到斜面可以省力。我选择了可组装的斜面,先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搭建出坡度不同的斜面,不仅可以通过这个斜面让学生完成斜面可以省力的结论,更为下个实验做好铺垫。我做了七、八遍实验,最后在小车里有原先的20克到后来的80克。数据上有了明显的区别,学生一看就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2、在上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时间不够;二,太早发仪器,以至于学生在设计实验的环节中都在玩仪器,故而在这个环节浪费了太多时间;三、由于怕时间不够,在探究坡度大小对拉力影响这个实验的汇报环节中,未请学生上台展示实验数据,使得整个过程有点仓促,都是老师的话比较多,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四、对于提出问题的明确性和课堂预设一样,但是在学生出现预设外的情况时,语言有了一定的随意性。故还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认真面对,不要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