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课件+教案+视频(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课件+教案+视频(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0 15:14: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文言文两则》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科学精神
课 时:2课时 第2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憧憬、向往、同情等感受。
基于口语交际: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情分析
基于阅读: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
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达到具体生动有一定难度。
3. 教材分析《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评价任务
任务一: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任务二:能根据注释疏通理解全文内容。
任务三:说出领会文章思想内涵,感悟文章阐明的道理。






课题 文言文两则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前同学们一定进行了预习,现在请你把课题读一遍。辩是什么意思?拿出笔,在田字本内认认真真写一遍
圈划批注感受人物形象 读通课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课文的朗读。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把难读的字记一记,请准备好笔。 同学们,刚才在听读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这些字的读音了?请跟老师读一遍。 要读好文言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篇课文中有几个句子特别长,比较难读,我们先来看第1句,应该怎么读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最后教师示范读,出示课件)教师总结: 朗读时的合理停顿,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但是停顿,可千万不能刻意的停一下,或者顺一顺,要努力做到音断意连,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才行。大家朗读时一定要好好体会,不要过于死板。现在请你按下暂停键,在有滋有味地去读一读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二. 回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1. 同学们,上一次课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文言文理解的好多好的方法。现在如果我们要理解这句话,可以怎么理解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最后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 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尝试翻译一下这篇文言文吧 (学生翻译,遇到难题举手示意,教师请其他同学或者自己解答)谁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学生交流,教师倾听,给出翻译建议)教师总结:同学们,遇到文言文,如果我们能灵活的运用这些方法去学习,相信一定难不倒大家。三. 体会两小儿是如何表达观点的1.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两小儿辩日。那么两小儿到底是如何来表达自己观点的呢?请同学们再好好思考思考, (学生进行思考)2. 有谁愿意来说一说的呢?(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位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质疑) 教师进行总结:他们争辩时都能先清晰的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争辩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两小儿的争辩,一个从视觉的角度进行观察,依据近大、远、小的常识,得出早上定中午远的结论。另一个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依据近热远凉的厂址,得出早上远、中午近的结论。他们的观察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是都很有说服力。四. 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1. 他们不仅说话,能做到条理清晰,而且有理有据。同学们一定从两小儿的身上学到了不少。同学们了解了两小儿争辩的过程,你觉得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把你想到的词语在书上写一写。(学生思考,将自己想到的词语发到屏幕区里)2. 同学们,你们写好了吗?从哪儿能够看出来呢?教师进行总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两小儿的身上,我们发现他们俩都是善于观察、爱独立思考、敢于大胆质疑,说话时有理有据,这一些精神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 两小儿争论的故事是一个古老而又有吃的话题。如果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怎么解决两小儿的疑问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这其中的原理吧。(学生看视频后自己常说解释原因)教师总结:其实我们知道原则小而近者大,是一种错觉,是因为比较的事物不同的缘故,而近者热、远者凉,主要原因是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时间也不同的缘故。嗯可是,由于时空的限制,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孔子,虽然是博学多才,但是面对两小儿的争辩,他也不能做出决断。你觉得孔子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任务一: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任务二:能根据注释疏通理解全文内容。 任务三:说出领会文章思想内涵,感悟文章阐明的道理。
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这节课即将结束。听同学们课后再去反复读一读两小儿辩日,相信你很快就能把它背出来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再见。
板书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6张PPT)
两小儿辩日
辩论




biàn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
这篇传说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的作品。列子属于道家学派,孔子属于儒家学派,而两家是对立的学派,常常互相讥讽。列子写这故事,是讥笑孔子的无知。其实两小儿的疑问,也是列子提出的问题,这个疑问,列子也不能解决。
《列子》中多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等。形象鲜明,含义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背景介绍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wèi
(课后第一题)
wèi
wèi
自读《两小儿辩日》,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wèi
①因为(表反问语气)
例句: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②同“谓”。
例句:孰为汝?/多知乎?

wéi
例句:惟/弈秋之为听
例句: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①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
多音字
































②认为。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去人近,而 日中时 远也。”
一儿曰:“我以 日初出 远,而 日中时 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还记得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吗?

借助注释
借助图片
联系上下文
查找工具书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课后第三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辩论,争论。


原因。
句意:(一天)孔子到东边游历,碰见两个小孩
争辩,就问他们争斗的原因。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到东边游历。



两个小孩的观点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句意: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
(课后第四题)

认为

正午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句意: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认为

正午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古时车上的圆形篷盖,像雨伞一样。
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盛物的器皿。
圆为盘


方为盂

到,到了。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强调自己的观点正确。

反问
句意: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的就像车盖,等到中午时就(小的)像盘子,这难道不是远处小而近处大吗?”
日初出:大如车盖
日中:如盘盂

视觉感受:大的近,小的远

比喻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寒凉。


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汤,热水。

到,到了。

强调自己的观点正确。

反问
句意: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日初出:沧沧凉凉
日中:如探汤

触觉感受:靠近热源感觉热
远离热源感觉凉
清凉、寒冷
很热



两小儿到底是怎样“辩”的?




提出观点
举例论证
不同 角度


近大远小
视觉
近热远凉
触觉


孔子 答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大胆质疑
说一说
你认为文中的两个小孩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独立思考

说话有理有据

善于观察

……
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老又有趣的话题,如果你是掌握了现在科学知识的孔子,你怎么解决两小儿的疑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视觉错觉。早晨太阳初升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或地平线,在这样的比较下,太阳显得大;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太阳显得小。
远者小而近者大

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夜里,太阳白天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觉冷或凉快。
近者热而远者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 ,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拓展延伸
孔子名句节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作业
1. 请大家回去查阅资料,然后告诉老师,早上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与人的距离是否一样?为什么?(选做)
2. 背诵两篇文言文,以及六首古诗(周日之前完成)
3. 做好笔记,拍照; 课后第2题写本子上,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