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4.2《土地资源和农业》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4.2《土地资源和农业》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11 15:0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土地资源与农业
一、单选题
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西南 B. 东北、东南 C. 东北、西南 D. 华北、东北
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B. 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 占多少,垦多少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 林地 B. 耕地 C. 草地 D. 沙漠
图中①和②的分界线接近()
A. 秦岭—淮河一线
B. 半湿润与半干旱的界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D.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 种植业 B. 林业 C. 水产养殖业 D. 畜牧业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 ①秦岭、②黄河 B. ①阴山、②黄河
C. ①秦岭、②长江 D. ①阴山、②长江
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1月份的平均气温可能是()
A. 5℃ B. 8℃ C. 16℃ D. -3℃
古人游记所记载北顾的是我国某高原的深秋景色,该高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荒漠、林地 B. 林地、耕地 C. 耕地、草地 D. 草地、荒漠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左图)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右图),回答下列题。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 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 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 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A.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 人均耕地少
C.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 山地多,平地少
 读“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②③三地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 耕地、林地、草地 B. 林地、草地、耕地
C. 草地、林地、耕地 D. 耕地、草地、林地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条件不包括
A. 地形平坦,水热资源丰富
B. 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C.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D. 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水田分布的是( )
A. B. C. D.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A. 平原、低缓的丘陵发展耕地 B. 高原发展畜牧业
C. 山地发展林业 D. 在耕地上大量建设高楼大厦
二、综合题
读图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图2“我国四大牧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1中,①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②地区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
(2)图1中,②处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④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造成①④⑤三地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大致以_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呈现出“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图2中A是_________牧区(填名称),C、D两个牧区共同的优良畜种是_________(该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______?,发展林业的是__________,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3)内蒙古高原东部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之一,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牧,超载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合理的生产方式有()
①弃畜毁草开荒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③划区轮牧④植树造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季风区的山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的边远山区,东南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5)为缓解人地矛盾,我国实施的基本国策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方面)。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等山区。根据题意。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解: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我国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故选:D。
3.【答案】
3【小题1】B 4【小题2】A 5【小题3】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①②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所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为主,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从图来看,①位于我国南方,②位于北方,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以秦岭——淮河一线,故A正确。
B.半湿润与半干旱的界线分界线基本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故B错误。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与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大约重合),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故C错误。
D.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体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④主要分布在我国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故A错误。
B.我国的林业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④主要分布在我国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不利于林业的发展,故B错误。
C.水产养殖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及河湖众多地区,而④主要分布在我国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水源缺乏,不利于水产养殖业,故C错误。
D.从图中来看,④主要分布在我国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两个分区主要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西北干旱少雨,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以高寒为主,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
6【小题1】A 7【小题2】D 8【小题3】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旨在考查读图获取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黄土高原的特征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①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②黄河出了宁夏,进入内蒙古。在内蒙古中部,黄河急转南下,流出区境,把黄土高原一分为二:西面是陕北高原,东面是山西高原。依据题意,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旨在考查读图获取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南北的地理差异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甲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正常年份1月份平均气温小于0°C。依据题意,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内蒙古高原的土地的利用类型,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的土地类型及分布特点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黄土高原的北边是内蒙古高原,该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内蒙古高原东部离海洋较近,降水稍多,适宜于生长牧草;在内蒙古高原西部离海洋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表为荒漠。所以内蒙古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荒漠。依据题意,AB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
9【小题1】A 10【小题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由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可知,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故A正确;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故B错误;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数量少,故C错误;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故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A正确。人均耕地少和山地多,平地少都是对农业发展的不利方面,BD错;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C错。故选A。
11.【答案】
11【小题1】B 12【小题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由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可知,图中①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②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③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B对,ACD错。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我国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有东北地区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且东北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BCD对;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但是由于纬度较高,热量并不是很充足,A错。故选A。
1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旨在考查学生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耕地多以水田为主,四图中只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平原、低缓丘陵地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小,适合发展耕地,A对;在高原地区由于草原面积广大,适合发展畜牧业,B对;在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崎岖,适合发展林业,C对;在耕地上大量建设高楼大厦属于乱占耕地的行为,不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D错。故选D。
15.【答案】(1)小麦 ?油菜? ??
(2)水田 ?草地 ?水分差异(降水不同,距海远近差异导致降水不同)? ??
(3)400 ?内蒙古 ?牦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牧区的分布、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原因。
(1)由图1可知,图中①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图②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2)由图1可知,图中②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④地位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以北地区,耕地类型以草地为主,⑤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难以利用土地。从②到④再到⑤,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越来越不明显,降水越来越少,由于降水越来越少,所以从①到④再到⑤土地利用类型从水田变为草地再变为难以利用土地。
(3)由图2可知,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大致以400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呈现出“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由图2可知,A为我国内蒙古牧区,C为青海牧区,D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共同的优良畜种是牦牛。
16.【答案】(1)B????? ??
(2)④? ③? 水稻
(3)B
(4)东北? 西南
(5)计划生育?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资源的分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草原的合理利用、我国林地的分布、保护我国土地的措施。
(1)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和水能资源等,②③④对;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如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①⑤错;小麦不属于自然资源,⑥错。所以B对,ACD错。故选B。
(2)由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可知,图中①是为耕地中的旱地,②是耕地中的水田,③是林地,④是草地,⑤是难以利用土地。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④草地最适宜发展畜牧业,③林地适合发展林业,②耕地中的水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3)内蒙古高原东部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之一,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牧,超载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所以需要通过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等合理的方式来保护内蒙古高原的草地,②③对;弃畜毁草开荒不是合理的生产方式,草地地区也不适合植树造林,发展林业,①④错。所以B对,ABD错。故选B。
(4)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季风区的山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5)为缓解人地矛盾,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