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宇宙
【教学目标】
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系统。
2.了解宇宙的大尺度分布。
3.了解多普勒效应。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系统。
2.了解宇宙的大尺度分布。
3.了解多普勒效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
首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之前所学过的天文知识。完成书本的思考与讨论。
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二、新课学习
(一)宇宙中的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
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天体,按照它们的体积大小和质量大小,可以排列为行星、恒星、星团、星系等不同的层次。
展示各种天体的图片,并梳理天体系统结构图。
2.离我们最近的和最远的星系。
师:银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通过各种方法,人们已经观察到的星系已经有好几万个了!不过,由于距离太遥远,它们看起来远不如银河那么壮丽。借助望远镜,它们看起来还只像朦胧的云雾。离咱们银河系最近的星系——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距离我们银河系也有十几万光年。离我们最远的星系——仙女座星系,距离我们约200万光年。一般地,我们把除银河以外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二)宇宙的大尺度分布
思考与讨论:
当我们想知道宇宙在大尺度上的分布情况时,我们应该去观测星系还是恒星?
学生回答:略
师:应该通过观测星系去了解宇宙在大尺度上的物质分布,因为宇宙在大尺度上的物质分布指的就是星系的分布。
学生自学相关内容,请同学表述自己的观点,老师最后进行归纳讲解。
师:1.宇宙的运动和物质分布:
(1)宇宙在大尺度上物质的分布是均匀的。
(2)宇宙在大尺度上还是各向同性的。
2.宇宙学原理:
科学家把在大尺度上均匀各向同性称为宇宙学原理。
(三)膨胀的宇宙
1.多普勒效应:站在铁道旁,当一列火车向我们开来时,听到的汽笛声会越来越高; 火车远去时,汽笛声又逐渐低下去。声音虽有高低,但汽笛声的频率没有变。这种现象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多普勒在1842年首先发现的,物理学上叫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是波动的普遍特性,不仅声波具有多普勒效应,电磁波也如此。天文学家利用多普勒效应,可以测定星体的运动速度。但他不是靠耳朵,而是用精密仪器测定来自遥远星体的电磁波频率的微小变化,计算出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2.用多普勒效应解释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
恒星相对我们太阳系的存在视向运动。当一个恒星相对我们太阳系运动而且方向背着我们而去时,那么我们观测到这个恒星的光的频率会变低,或者说波长会变长(向红端移动);当一个恒星向着我们太阳系飞驰而来时,可以观测到这颗恒星的频率变高,或者说波长变短(向蓝端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讲解】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活动】阅读《探索宇宙》,你能说出一个星空神话的故事吗?
(学生活动结果略。教师举例如牛郎星与织女星、嫦娥奔月、十二星座等)
【讲解】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活动】根据课本P6——思考活动,回答:
①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
②计算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
③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
【归纳总结】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可见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由此可见,宇宙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的奥秘无穷,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过渡】在这个无限时间、无限空间的宇宙中,到底有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多媒体演示】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图片。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讲解】宇宙间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阅读活动】请阅读课本P7三段相关内容,思考:
①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什么天体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多少光年?
②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哪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约有多少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关系如何?
③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什么天体系统?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恒星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4.2光年。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恒星和星云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已超过1250亿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的所有天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2.太阳系和地月系
【阅读活动】请阅读课本P7.P9两段内容,展示太阳系示意图。回答:
①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中心天体什么?为何说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②太阳系中有哪八大行星?如何排列?这些行星的饶日运动有何共同特点?小行星带在太阳系中位置在哪里?
③组成地月系的天体有哪些?
4请你根据上述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试着画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的质量占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约99.86%,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围绕太阳系运行的八大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就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它们在运行上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的特点。地月系则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
【归纳小结】天体系统的层次
【复习提问】 天体系统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
普通行星
出示表格:八大行星的基本数据。
【阅读思考】: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体现在哪些方面?
填写下列表格:
类别
包括行星
距日
远近
体积
质量
平均
密度
表面
温度
卫星数目
光环
有无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近
远
小
大
高
低
没有很少
无
巨行星
木星、土星
大
小
多
有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介于前两者间
介于前两者间
较多
有无
2.地球具备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讲解】从地球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从这种意义上说,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拓展阅读】阅读材料,明确在地球之外,高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极大。
【小组活动】活动1,思考、讨论并回答:
①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有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
②假如太阳光照条件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对此答案作出解释。
③除地球外,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个?并简述理由。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点拨】①日地距离适中,使温度介于0~100℃之间,水呈液态状态;地球大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大气。②太阳的光照条件一旦发生变化,那么地球上所得的热量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温度和水的相态,以至于影响到生命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也可能随之而消失。③八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④因火星与地球在距日距离、公转周期等方面与地球相似,故火星上可能会存在生命物质。
结论:星系之间的相互远离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距离会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就说,宇宙正在膨胀。
3.思考: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为什么?
请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体验没有中心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