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下册 第九章过关测试卷(A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下册 第九章过关测试卷(A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14 18:41:11

文档简介

第九章过关测试卷A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美国被称为“龙卷风之乡”,美国龙卷风走廊平均每年形成1000次龙卷风。这里龙卷风多发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下图是美国本土地形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图9-A-1
1.形成龙卷风的气候方面的原因是:来自东侧大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北方的冷湿气流交汇。这里的“东侧大洋”是指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2.形成龙卷风的地形方面的原因是:美国有高大的山地和广阔的平原,在平原形成“龙卷风走廊”。该“走廊”分布在美国的 (  )
A.东部 B.西部 C.中部 D.东部和西部
3.美国最长的河流是 (  )
A.伏尔加河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密西西比河
  读美国沿4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4~5题。
图9-A-2
4.从图中可看出美国 (  )
A.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B.地形分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C.水汽主要来自辽阔的太平洋
D.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5.关于美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山脉直逼西海岸,西海岸无大的城市分布
B.西部高大山脉由板块相撞形成
C.密西西比河为工农业提供水源和航运条件
D.中部平原纵贯大陆南北
图9-A-3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回答6~7题。
6.甲农业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产量较高
②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③城市和人口密集
④多高原、山地,降水稀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乙、丙两农业带分别是 (  )
A.玉米带、混合农业区 B.小麦区、玉米带
C.棉花带、玉米带 D.小麦区、棉花带
  读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回答8~9题。
图9-A-4
8.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是 (  )
A.东北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中部地区
9.关于美国工业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价相对低廉 B.环境污染相对小
C.劳动力相对充足 D.交通更加便利
10.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是高新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促进经济结构升级
B.增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
C.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
D.增加能源消耗
图9-A-5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读图完成11~12题。
11.里约热内卢位于 (  )
A.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
12.亚马孙平原的气候类型为 (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图9-A-6
  读世界某国略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该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国土面积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C.咖啡、可可、椰子、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14.全世界都希望该国政府积极保护的是 (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温带草原 D.桑巴舞
  读某国略图(图9-A-7),回答15~17题。
图9-A-7
15.有关该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面濒临太平洋,东面濒临大西洋
B.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
C.东临大西洋,北、西、南与众多国家为邻,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位于西半球且是西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16.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河注入太平洋
B.甲河流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
C.甲河流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城市密集
D.甲河流域植被稀疏,河流含沙量大
17.关于该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丙两地纬度位置不同,所以气温差异巨大
B.乙是该国首都新德里
C.这个国家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D.该国地势北高南低
  读某国家示意图,回答18~19题。
图9-A-8
18.甲河流域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
A.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
B.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过于干旱
C.地处巴西高原,地势崎岖不平
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19.该国钢铁、汽车、造船等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与之无关的因素是 (  )
A.铁矿资源丰富 B.土壤肥沃
C.海陆交通便利 D.消费市场广阔
20.关于美国和巴西两国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图9-A-9
A.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专业化,不需要从巴西进口热带农产品
B.桑巴舞体现了巴西特色的民族文化
C.美国的热带雨林遭受大面积的破坏
D.巴西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总分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6分)读美国本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A-10
(1)城市名称:A     ;农业带名称:B     。(4分)?
(2)一艘载有5万吨物资的轮船从美国纽约到洛杉矶,走最近的路线,依次经过    洋、     运河和太平洋。(4分)?
(3)如果修建CD和CE两段高速公路,工程量较大的是    段,理由是         。(4分)?
(4)美国东北部地区工业发达,利用图中信息,从资源和交通两方面说明其原因。(4分)
22.(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A-11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河,B    洋。 (2分)?
(2)美国农业形成众多农业带(区),位于东北部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的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附近主要的农业带是     。棉花、玉米、小麦等作物主要分布在    地区。(6分)?
(3)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      (城市)东南的“硅谷”。试分析该地区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原因:          。(4分)?
图9-A-12
23.(12分)右图为巴西矿产和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巴西人种以白种人和    种人为主,首都巴西利亚位于    高原上。(4分)?
(2)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流域。(2分)?
(3)由图可知,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在    部沿海地区。从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来看,里约热内卢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6分)?
24.(20分)读巴西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9-A-13
(1)巴西的首都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巴西人种构成最显著的特征是        数量多;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6分)?
(2)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图中序号表示亚马孙河的是    。该河冲积形成的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全球最大的     (植被),被称为“地球之肺”。(4分)?
(3)我国某企业想去巴西投资建厂,经过考察初步拟定两个方案。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判断下列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10分)
方案一:建立钢铁厂,是否可行?     ,理由是 ?
 。?
方案二:建立木材加工厂,是否可行?         ,理由是 ?
 。?
第九章过关测试卷A
1.B 2.C 3.D
4.B 5.A [解析] 第4题,美国形成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山地的东、中、西三大地形区,读图可以看出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美国东部山地比较低缓,受来自大西洋水汽的影响,美国由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第5题,美国西部以高大的落基山脉为主,西部沿海地区也有狭小的平原,有旧金山、洛杉矶等规模较大的城市分布。
6.D 7.B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对美国农业带的记忆及理解能力。第6题,甲农业带是乳畜带,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这里城市和人口集中,消费市场大,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7题,图中乙处为小麦区,其中北部为春小麦,南部为冬小麦;丙处为玉米带。
8.A 9.D [解析] 本题组考查的是美国工业的分布及发展。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是东北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人口密度大,工业集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地环境污染严重,而南部环境污染相对少、地价相对低廉,劳动力也相对充足,因此美国的工业逐步向南部地区发展。
10.D
11.A 12.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的半球位置以及气候类型的分布。第11题,可以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半球位置:根据图中赤道和两条经线可以判断出里约热内卢属于南半球和西半球。第12题,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13.C 14.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巴西的相关知识。第13题,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椰子出口国是菲律宾;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生产国是马来西亚。第14题,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15.C 16.B 17.C 
18.A 19.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巴西的人口和工业的相关知识。第18题,甲河为亚马孙河,流域内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少。第19题,重工业发展与土壤肥沃程度关系不大,但矿产资源、交通条件、消费市场是影响重工业分布的重要因素。
20.B
21.(1)旧金山 玉米带
(2)大西 巴拿马
(3)CE CE段主要是山地
(4)有五大湖和大西洋便利的水运;附近有丰富的煤炭、铁矿和水资源。
22.(1)密西西比 太平
(2)苏必利尔湖 乳畜带 中部
(3)旧金山 有许多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
23.(1)混血 巴西
(2)亚马孙河
(3)东南 附近有丰富的铁矿
24.(1)热带 混血种人 东南沿海
(2)③ 热带雨林
(3)可行 有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丰富的煤、铁(锰)等资源 可行(不可行) 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过度采伐会使得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第九章过关测试卷B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9-B-1
1.阿拉斯加位于五带中的 (  )
A.北温带和热带  B.北寒带和北温带
C.南温带和热带  D.南寒带和南温带
2.分析判断阿拉斯加的支柱产业之一是 (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渔业 D.纺织工业
  某考察团从旧金山出发,沿直线横穿美国到达纽约,读下面沿考察路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3~4题。
图9-B-2
3.考察团的起点在图中的位置是 (  )
A.a B.b C.d D.e
4.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考察团先在旧金山的影视基地——好莱坞游览了一天
B.考察队员克服艰险,登上了世界上最高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C.进入广阔的平原后,考察队员们来到了位于苏必利尔湖湖畔的芝加哥市
D.在纽约港,队员们发现了一艘满载热带农产品归来的轮船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5~6题。
图9-B-3
5.图示地区有世界著名的 (  )
A.科罗拉多大峡谷
B.东非大裂谷
C.五大湖
D.雅鲁藏布大峡谷
6.修筑图中M铁路工程量较小,其原因是M铁路 (  )
A.穿越起伏和缓的高原
B.在高山峡谷中沿河流延伸
C.穿越地势低平的平原
D.在沙漠戈壁中沿绿洲延伸
  美国农业发达,有地区分工明显的农业带。读图回答7~9题。
图9-B-4
7.喜温喜湿的水稻并不是美国的主要农作物,但在一些农业带也有种植。从下列农业带的自然条件看,适宜种植水稻的农业带是 (  )
A.小麦带 B.玉米带
C.乳畜带 D.棉花带
8.下列农产品中,美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的是 (  )
A.咖啡豆 B.苹果
C.玉米 D.大豆
9.中、美两国面积相差不大,但耕地面积美国远大于中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图9-B-5
10.从右图中可以看出,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发展机械制造工业的自然条件有 (  )
①发达的科技 ②丰富的煤、铁资源 ③丰富的水资源 ④大量的科技移民 ⑤临河靠海,水运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1.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是 (  )
①支柱产业,发展迅速 ②新增就业机会最大的产业部门 ③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④其他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从所属温度带看,巴西领土大部分位于 (  )
A.热带 B.南温带 C.寒带 D.北温带
13.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的森林是 (  )
A.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
  读巴西略图,回答14~15题。
图9-B-6
14.巴西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亚马孙平原地区
B.巴西高原上
C.河流沿岸
D.东南部沿海地区
15.巴西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该热带雨林因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其开发与保护一直备受世界关注。该雨林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有 (  )
①提供大量木材,增加收入 ②调节全球气候
③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④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读南美洲地形示意图,回答16~18题。
图9-B-7
16.圣保罗东临 (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7.南美洲的地形特征是 (  )
A.以平原为主
B.西部是高大山地,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东西高,中间低
18.下列关于图中甲河流量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①位于平原地区 ②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降水量大 ③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④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9-B-8
  读巴西工业分布图,回答19~20题。
19.巴西跻身于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汽车、飞机制造
B.钢铁、宇航、石油工业
C.汽车、飞机制造、造船
D.纺织、化学、食品工业
20.根据图示工业部门及工业与矿产的分布关系,可以推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工业分布主要靠近原料产地
B.工业分布主要靠近沿海地区
C.工业生产以采矿业为主
D.工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总分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5分)图甲为“北美洲示意图”,图乙为“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9-B-9
(1)认识大洲,先要认识它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观察图甲:从纬度范围看,北美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隔A海峡与    洲相望。(4分)?
(2)图甲中,北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系的成因是板块    隆起形成的。(2分)?
(3)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北美洲大陆沿40°N纬线的地形剖面的是    。(3分)?
图9-B-10
(4)由图乙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美国本土降水受    洋影响显著。(3分)?
(5)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美国和加拿大两国都属于    国家。(3分)?
22.(15分)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的问题。
图9-B-11
(1)对号入座。下列三幅图片分别拍摄于美国三个不同的城市,请把照片代号填在上图中相应的方框内。(3分)
图9-B-12
(2)信息搜索。美国东北部是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从图中找出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三点)(6分)
(3)智力挑战。参照A带学习卡片的记录方法,完成B带学习卡片。(2分)
图9-B-13
(4)学以致用。我们国家也可以像美国一样实现农业区域专业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并说明理由。(4分)
图9-B-14
23.(13分)读巴西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马孙河入海口的经纬度位置是    、    。(4分)?
(2)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原因是        。(2分)?
(3)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             。(2分)?
(4)巴西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有人建议巴西政府砍伐林木建农牧场,环保人士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请你说明环保人士的反对理由。(5分)
24.(17分)我国上海某钢铁企业负责人到巴西采购铁矿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9-B-15
(1)该钢铁企业负责人到巴西采购铁矿石,你认为他应从哪个城市的港口装船运输?(2分)
(2)在铁矿装船期间,该钢铁企业负责人到巴西的三个地方去游览,请帮他回答所遇到的问题。
①到亚马孙平原后,他发现当地地形平坦,但是人口却很稀少,请解释原因。(3分)
②到达巴西的首都      ,他发现该城市虽地处热带,但气候比较温和,这是为什么?(4分)?
③他参观了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世界上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为什么该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4分)
(3)在铁矿装完后,请你为他设计两条回国的运输路线。(4分)
第九章过关测试卷B
1.B 2.C
3.A 4.D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美国城市的分布及地形、农业。第3题,考察团的起点旧金山位于太平洋沿岸,即图中a地。第4题,好莱坞位于洛杉矶,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芝加哥位于密歇根湖湖畔。
5.C 6.C [解析] 本题组考查美国的地形与河湖。第5题,本区的北部有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五大湖,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高原,东非大裂谷位于东非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亚洲。第6题,M铁路穿过的地形区为美国的中部平原。
7.D 8.A 9.C
10.D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从图中看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并且在五大湖周围,水资源丰富,有便利的水运。
11.C 12.A 13.B
14.D 15.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对巴西城市、人口的分布及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的理解能力。第14题,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因此城市、人口集中。第15题,巴西的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选项①属于经济效益,选项②③④属于环境效益。
16.A 17.B
18.B [解析] 甲河为亚马孙河,位于亚马孙平原。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是亚马孙河流量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亚马孙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也是造成流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19.A 20.A
21.(1)北温 亚 (2)碰撞
(3)A (4)大西 (5)发达
22.(1)从左至右分别为乙、丙、甲。
(2)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大西洋沿岸海运便利;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城市密集,市场广阔;农业基础好。(至少写三点,合理即可)
(3)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穿过,水源充足;夏季高温,热量条件充足。
(4)同意或不同意均可。
同意。我国面积广大,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相对集中,自然条件相近;有利于推广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良品种;便于统一管理等。
或:不同意。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少;生产方式较落后;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致使农业生产分布不均,农产品运输量大;长期种植单一农作物,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增多等。(只要前后观点一致,合理即可)
23.(1)0° 50°W
(2)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
(3)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
(4)热带雨林具有重大的生态保护作用,包括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新鲜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所以应该保护热带雨林,不应该大规模砍伐。
24.(1)里约热内卢。
(2)①位于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不适于人类居住。
②巴西利亚 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
③位于巴西高原的边缘,河流落差大,且河流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较丰富。
(3)①经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②经大西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