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1课时)
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四种,比例为1:1:1:1,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2.在孟德尔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 )
A.916和12 B.116和316 C.18和14 D.14和38
3.基因型为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亲本自交,其子代的性状表现、基因型种类分别是( )
A.4种、9种 B.4种、16种 C.4种、8种 D.3种、9种
4.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②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5.为研究豇豆花色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纯合的紫花与纯合的白花豇豆品种杂交,获得的F1全为紫花,F1自交后代的花色及个体数目如下表所示。
花色
紫花
白花
浅紫花
F2个体数目
267
68
26
(1)F1自交后代的花色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
(2)在F2中紫花与非紫花的比率约为___________,且在非紫花中,白花与浅紫花的比率约为3:1,推测豇豆花色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F2代中紫花豇豆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2中白花豇豆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3)为验证此推测,可用F1与花色为浅紫色的豇豆杂交,统计测交后代表型及分离比,预计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统计结果与预期相符,则说明推测正确。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1:1:1:1为测交分离比,两对基因型都应该是测交组合。 2.D 解析:在孟德尔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亲本为黄圆YYRR与绿皱yyrr,子一代基因型为YyRr,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2×1/2=1/4,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故F2代中重组型个体所占比例是3/16+3/16=6/16=3/8,所以D正确,ABC错误。
3.A 解析:基因型为Yy个体自交,其子代的性状表现有2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3种;基因型为Rr个体自交,其子代的性状表现有2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3种;因此遗传因子组合为 YyRr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性状表现是2×2=4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是3×3=9种。综上所述, A正确,BCD错误。4.A 解析:①F1是双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有4种,比例是1:1:1:1,①正确;②F1是双杂合子,自交产生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②错误;③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由于F1是双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有4种,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是1种,所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都是4种,比例是1:1:1:1,③正确;④由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3种,比例是1:2:1,所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9种,④错误;⑤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由于F1是双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有4种,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是1种,所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4种,比例是1:1:1:1,⑤正确。
5.(1)性状分离???
(2)3∶1? 2? 基因自由组合? 6? 白花∶浅紫花=5∶1
(3)紫花∶白花∶浅紫花=2∶1∶1
解析:(1)F1全为紫花,由表格数据可知,F1自交后代的花色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
(2)在F2中紫花与非紫花的比率约为3∶1,且在非紫花中,白花与浅紫花的比率约为3∶1,推测豇豆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各表现型比例约为12∶3∶1,推测F1代基因型为AaBb,F2代中紫花豇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F2中白花豇豆基因型有aaBB、aaBb两种,比例为1∶2,自交后代表现型白花∶浅紫花=5∶1。
(3)为验证此推测,可进行测交实验,用F1(AaBb)与花色为浅紫色(aabb)的豇豆杂交,统计测交后代表型及分离比,预期结果为紫花∶白花∶浅紫花=2∶1∶1。若统计结果与预期相符,则说明推测正确。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
1.两种纯合豌豆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5/8,则亲本的表现型组合为( )
A.黄皱×绿圆 B.黄圆×绿皱 C.黄圆×绿圆 D.黄皱×黄圆
2.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B和b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鸟类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杂交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甲×乙
只有黑色
黑色:黄色=3:1
乙×丙
只有黄色
黄色:黑色=13:3
A.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黑色B.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3/13
3.某雌雄同株植物中,基因型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型BB和Bb控制红色花瓣,基因型bb控制白色花瓣,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纯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全部为红色小花瓣植株,F1自交得F2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无花瓣的植株之间自由传粉所得子代全部都是无花瓣植株B.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植株占1116或916C.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的表现型有6种D.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的无花瓣植株中纯合子占12
4.一种禾本科植物的颖果的颜色有黑色、黄色、白色,由两对基因A、a,B、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产生,基因B控制黄色素的产生;黑色素颜色深,有黑色素时,黄色素不能表现出来。下表是几个杂交组合及后代表现情况,分析回答:
组合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一
黑颖×黑颖
黑颖:黄颖:白颖=12:3:1
二
黑颖×白颖
黑颖:黄颖=1:1
三
黑颖×黄颖
黑颖:黄颖:白颖=4:3:1
(1)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 ? ??定律。 ?(2)杂交组合一中子代黄颖的基因型有? ? ? ??种,子代黑颖中杂合子占? ? ? ??。
(3)杂交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 ??,子代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黑颖和白颖分别占? ? ? ???、? ? ? ??。
(4)杂交组合三中子代黄颖植株的基因型为? ? ? ??,子代黄颖自交,写出后代中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 ??。?
答案和解析
1.A 解析:由题意可知,两种纯合豌豆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AaBb),F1自交,F2中黄色圆粒(A_B_)占9/16,黄色皱粒(A_bb)占3/16,绿色圆粒(aaB_)占3/16,绿色皱粒(aabb)占1/16。若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5/8,其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亲本型的表现型为黄皱和绿圆。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2.A 解析:由乙×丙杂交组合,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形,可知羽毛颜色的遗传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黄色鸟的基因型为BbRr;又由于甲×乙杂交组合,子一代只有黑色,子二代黑色:黄色=3:1,结合题意“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可知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子一代黑色鸟的基因型为Bbrr。综合两个杂交组合,可判断亲本中,甲鸟基因型为BBrr,乙鸟基因型为bbrr,丙鸟基因型为BBRR。由于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黄色,A错误;由分析可知,该种鸟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由分析可知,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C正确;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BBRR、bbRR和bbrr3种,比例均为1/13,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13,D正确。故选A。
3.B 解析:由分析可知,无花瓣的基因型是aa_ _,无花瓣植株自由交配后代都是无花瓣,A正确;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纯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全部为红色小花瓣植株,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AABB×aaBB,如果是AABB×aabb,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是AAB_(红色大花瓣):AAbb(白色大花瓣):AaB_(红色小花瓣):Aabb(白色小花瓣): aa_ _(无花瓣)=3:1:6:2:4,其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是白色大花瓣、红色小花瓣、白色小花瓣,占916,如果基因型是AAbb、aaBB,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的是红色大花瓣、红色小花瓣、白色小花瓣,占1116,如果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子二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BB(红色大花瓣):AaBB(红色小花瓣):aaBB(无花瓣)=1:2:1,其中红色小花瓣与亲本不同,占12,B错误;由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的表现型有6种,C正确;如果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无花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1:2:1,纯合子占12,D正确。故选B。4.(1) 基因的自由组合
(2)2 5/6
(3) AaBB、aabb, 7/16 9/64
(4)aaBB、aaBb, 黄颖:白颖=5:1
解析:(1)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杂交组合一子代黄颖的基因型有2种分别是aaBB、aaBb,子代黑颖共12份,其中纯合子2份占1/6,杂合子10份占5/6。(3)杂交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子代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黑颖基因型为AaBb占7/16 ?和白颖基因型为aaBb占9/64。(4)杂交组合三子代黄颖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黄颖自交,写出后代中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颖:白颖=5:1。?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
1.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B.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
2.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出现a基因时)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白 : 粉 : 红,3 : 10 : 3 B.白 : 粉 : 红,3 : 12 : 1C.白 : 粉 : 红,4 : 9 : 3 D.白 : 粉 : 红,6 : 9 : 1
3.狗的皮毛具有多种颜色,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呈褐色;另外I、i基因也与狗的毛色形成有关。下图表示狗毛色的遗传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b和I、i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白毛狗的基因型有6种C.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为BbiiD.F2中褐毛狗与F1白毛狗交配,后代中白毛狗的概率为1/2
4.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9:1:1: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 比例为AB:Ab:aB:ab=9:1:1:9C.植物甲自交后代仍是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植物甲自交后代中,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5.某品种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代别
亲本组合
F1
F2
表现型
白色(♀)× 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则F2的白色羽毛鸡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3/16 B.13/16 C.10/13 D.3/13
6.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 (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性反转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A正确;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B正确;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C正确;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如AA和Aa均表现为显性,D错误。
2.C 解析:分析题图: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酶A能将白色色素转化成粉色色素,基因B能控制酶B的合成,酶B能将粉色色素转化为红色色素。又已知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因此红花的基因型为AAB_,粉花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_和aab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aaB_+ aabb):粉(A_bb+AaB_):红(AAB_)=(14×34+14×14):(34×14+12×34):14×34=4:9:3。综上,C正确,ABD错误。
3.C 解析:该遗传实验中,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白毛:黑毛:褐毛=12:3:1,说明为9:3:3:1的变形,因此B、b和I,i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BbIi,则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BBII、BbII、BBIi、BbIi、bbII、bbIi共6种,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BbIi,则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为BBii和Bbii,C错误;如果让F2中褐毛狗(bbii)与F1(BbIi)回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为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2:1:1,因此后代中白毛狗的概率为1/2,D正确。4.D 解析:从后代基因型比例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基因型aabb产生的配子是ab,所以推测甲产生四种配子, 比例为AB:Ab:aB:ab=9:1:1:9?,B正确;由于甲能产生4种配子,所以植物甲自交后代仍是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C正确;甲植株产生ab配子的概率是920,所以后代隐性纯合子占的比例是920×920=81400,D错误。
5.C 解析: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莱杭鸡羽毛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白色;A基因不存在,B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黑色;A基因和B基因都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子二代中白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所得子二代中A_B_(116AABB白色、216AaBB白色、216AABb白色、416AaBb白色): A_bb(116AAbb白色、216Aabb白色): aaB_(116aaBB黑色、216aaBb黑色):116aabb黑色=9:3:3:1,故F2的白色羽毛鸡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0/13。6.(1)绿色 aabb (2)AaBb 4(3)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
解析:(1)依题意可知: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实验①中,绿叶甘蓝甲植株自交,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绿叶甘蓝甲植株为纯合子;实验②中,绿叶甘蓝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绿叶∶紫叶=1∶3,说明紫叶甘蓝乙植株为双杂合子,进而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有四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和aabb。(3)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子代紫叶∶绿叶=1∶1,说明紫叶甘蓝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有一对为隐性纯合、另一对为等位基因,进而推知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至少有一对显性纯合的基因,因此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绿叶=15∶1,为9∶3∶3∶1的变式,说明该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均为AaBb,进而推知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
1.在孟德尔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最能反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A.F2四种子代比例为9:3:3:1 B.F1测交后代比例为1:1:1:1C.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1:1:1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水稻抗稻瘟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会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弱抗病),bb不影响抗性表达。现有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rrbb、RRBBB.F2的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13,弱抗病植株中杂合子为23C.F2的抗病植株相互授粉后代中抗病占56,自交后代抗病占89D.F2的抗病植株可以通过测交鉴定其基因型,易感型植株不可以
3.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独立遗传,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 ②AAttDD ③AAttdd ④aattd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
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是检测F1的基因型B.孟德尔设计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实验的严谨性C.孟德尔两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5.某植物果实颜色受两对基因R、r和T、t控制。某中R基因控制红色的形成,r基因控制绿色的形成;T基因能阻止绿色的形成,并使胡萝卜素积累,果实表现为黄色。育种人员用红果植株与绿果植株进行杂交实验,F1全为红果,F1自交得F2,F2中红果、黄果、绿果植株比例为12:3:1。
(1)F2中红果植株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2)将F1植株与____________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测交,则后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中出现红果、黄果、绿果植株比例为12:3:1的主要原因是:从F1产生的配子和受精作用过程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精后产生的F2有9种基因型,其中含R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红果,不含R基因、含T基因的植株表现为黄果,不含R和T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绿果。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最能反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1:1:1,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2.D 解析: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rrBB、RRbb,A错误;F2的抗病植株基因型R_bb中纯合子占13,弱抗病植株中杂合子为12,B错误;?F2的抗病植株基因型13RRbb、23Rrbb相互授粉,可只考虑R、r一对基因,R基因频率23,r基因频率13,后代中抗病占1?13×13=89,自交后代抗病占1?23×14=56,C错误;?F2的抗病植株可以通过测交鉴定其基因型,易感型植株不可以,D正确。3.C 解析: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所以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A错误;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②和④杂交,依据花粉的形状和花粉的糯性与非糯性两对相对性状可以验证,B错误;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较为合理,C正确;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ttDd),产生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1:1,其中有一半花粉为蓝色,D错误。 4.B 解析: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是检测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进而推知F1的基因型,A错误;孟德尔设计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实验的严谨性,B正确;孟德尔两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不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错误。?5.(1)6 1/6 (2)rrtt 红果:绿果:黄果=2:1:1
(3)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RT、Rt、rT、rt,受精过程这四种配子随机结合。
解析:(1)由分析可知,F2中红果:黄果:绿果=12:3:1,为9:3:3:1的变形,说明果实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是RrTt,R_T_表现为红色,R_tt表现为红色,rrT_表现为黄色,rrtt表现为绿色,亲本红果植株与绿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RRTT、rrtt。则F2中红果植株有6种基因型,纯合子比例为2/12即1/6。(2)亲本红果植株与绿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RRTT、rrtt,则F1植株为RrTt,将其与rrtt绿果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测交,则后代植株为RrTt(红色)、Rrtt(红色)、rrtt(绿色)、rrTt(黄色)。则后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红果:绿果:黄果=2:1:1。(3)从F1产生的配子和受精作用过程分析,F2出现红果:黄果:绿果=12:3:1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RT、Rt、rT、rt,受精过程这四种配子随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