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人体消化与吸收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9.2人体消化与吸收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4 15:3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生物苏教版
七年级下
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消 化 系 统

消化道
食物消化吸收的场所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

口腔
食道

小肠
肛门

大肠
消化道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由骨以及软组织等构成,内有牙和舌,具有咀嚼、吸吮、初步消化食物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切牙(门齿)
尖牙(犬牙)
前磨牙(双尖牙)
磨牙(臼齿)
智齿(第三磨牙)
人一生要萌出两次牙齿,第一次萌出的叫乳牙,共20个,13~14岁乳牙全部换完,第二次萌出的叫恒牙,共32个,但第三磨牙,即智齿或称立事牙,要20岁左右才生长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一种常见的牙釉质受到腐蚀,变软变色,形成龋洞的疾病,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城市一般高于农村,在我国中小学生里,龋齿患病率均为60%~70%
咽:消化道与呼吸道共同的通道
食道:圆扁状的肌性管道,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长约25- 30cm。管道平时闭合,食物通过时开启。肌肉层较发达,可由上到下的收缩蠕动,将口腔咽下的食团逐渐推进胃里。因其全长有四个狭窄,过热或坚硬的食物会刺激该处,易诱发肿瘤
胃: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状,位于腹腔左上部,总容量约1000-3000ml。胃的入口叫贲(ben)门,向上连于食道,出口叫幽门,与小肠的十二指肠部分相连。平滑肌较发达,可贮存食物,收缩时能引起胃的蠕动,并把初步消化的食糜分批送入小肠
小肠: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消化道最长的一段,上连胃的幽门,下连大肠盲肠部分,全长约5-7m,盘曲在腹腔内,十二指肠是起始段
大肠:消化道末段,成人大肠约1.5m,起始部位成为盲肠,盲肠有一个小的突起,成为阑尾,位于腹部右下方。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
肛门:粪便由此排除。
食道:最狭窄
胃:最膨大
小肠:最长
大肠:形成粪便
肛门:排除粪便
口腔:起始端
消化腺
唾液腺
肝/肝脏
胃腺
胰/胰脏/胰腺
肠腺
唾液腺
唾液腺由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组成,位于口腔周围,它们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送入口腔,唾液除消化食物作用以外,还有杀菌的作用,对口腔有保护作用
左叶
右叶
肝脏:人体最大消化腺,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深红色,质软而脆,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分成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产生消化液胆汁,在胆囊中贮存,有胆管排到小肠中发挥作用
胆囊
胆管
①.分泌胰液,通过胰导管进入小肠
②.分泌胰岛素,调节糖的代谢
胰脏内有两种腺细胞:
胰脏
位置:位于腹腔胃的背面,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可分泌消化液胰液

胃腺
位于胃壁内侧,胃粘膜上皮凹陷形成的,由许多小腺体组成,胃腺分泌的胃液进入胃里,胃液无色呈酸性,当胃酸过多或过少对消化都不利。

肠腺
位于小肠内壁,上皮凹陷形成,数目很多,它分泌的肠液对三大有机物都有消化作用。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形式
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
定义: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 被消化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乳化等
食物在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消化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唾液:唾液淀粉酶
胃液:胃蛋白酶
胰液和肠液:多种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物质的酶
胆汁:不含消化酶,却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ps: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
淀粉
唾液
淀粉酶
麦芽糖
麦芽糖酶
葡萄糖
蛋白质
胃蛋白酶
多肽
多肽酶
氨基酸
胆汁
脂肪微粒
脂肪酶
甘油
脂肪酸
脂肪
+
口腔
需要的消化液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胰液
胆汁、肠液、胰液
小肠

小肠
小肠
小肠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淀 粉
葡萄糖
脂 肪
脂肪酸、甘油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结论: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不能分解蛋白质,且淀粉酶分解淀粉需要适宜温度(37℃)和适宜的ph值
探究淀粉酶的作用条件
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人的小肠细长盘曲在腹腔内,长约5-7m
吸收: 营养成分(小分子)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中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小肠
吸收面积大
壁薄
长度/时间长
长大薄
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
皱襞上有许多指状突起——绒毛;
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增大了肠壁与食物的接触面积;
小肠绒毛
小肠全长5-7米,小肠的皱襞、小肠绒毛和每个小肠绒细胞游离面上的1000-3000根微绒毛,使小肠的总吸收面积可达200m2。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很容易穿透进入血液或淋巴液中。其中,除了大部分的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余的营养物质都被毛细血管吸收
1.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消化道
消化腺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2.在消化道中只有消化作用是_______,只有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___,既无消化作用又无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口腔
大肠
胃 、小肠
咽 、食道、 肛门
3、食物中( )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 )不能直接被吸收,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吸收。
水分、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蛋白质、脂肪
4.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口腔、胃、小肠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中: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水分
无机盐
氨基酸
葡萄糖
甘油、脂肪酸
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