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竹竿舞》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竹竿舞》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10 22: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竹竿舞》教学设计
中卫一小 张海燕
教学目标:
1、能哼唱根据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的《竹竿舞》。
2、能积极参与竹竿舞的活动,感受竹竿舞的舞蹈风格,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3、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根据音乐参与到活动《竹竿舞》中来。
2、难点:教会节奏并配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微课、课件、电子琴、竹竿10根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竹竿舞》视频,初步了解竹竿舞。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竹竿舞视频)
2、师:视频上的黎族群众,他们在跳什么舞?(竹竿舞)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竹竿舞?请学生作答,师评价。
3、播放微课《竹竿舞》,介绍竹竿舞。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但不全面,让我们看看微课,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师:同学们好!欢迎观看张老师音乐微课堂!竹竿舞,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一般节奏感强,动作简单。如:苗族、黎族、佤族、壮族、瑶族、京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跳竹竿舞的习俗,所以它的种类多样。最常见、又简单的是两边各蹲四个人,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按节奏张合敲打,舞者随着竹竿的开合,两脚在竹竿间跳动,如果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夹住脚,趣味性很浓。除此之外, 竹竿舞对传播地域传统文化,弘扬民族音乐舞蹈,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你,明白了吗?
二、学唱《竹竿舞》音乐。
(1)学生聆听《竹竿舞》音乐。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根据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的《竹竿舞》,说一说这首乐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生听后回答。
(2)老师指导学生学唱《竹竿舞》。
师:跟老师一起学唱《竹竿舞》(带唱谱表)。
师:用“啦”哼唱。加上伴奏。
(3)声势练习。
师:这组节奏谁会读呢?(出示节奏)请生回答 。
师带学生练习节奏。
配乐练习节奏 。
三、学跳竹竿舞
师:会唱竹竿舞的旋律,同学们想学跳竹竿舞吗?
1、老师讲解基本动作并示范
师:竹竿舞分:击竹的动作和跳舞的动作。击竹的动作:开击,双手打开以竹竿击地发声;合击,双手合拢以竹竿相碰发声。 师请生尝 试。
2、师示范跳舞动作。
(1)师带生练习 。
师:跳舞的同学要在竹竿开合中间做出跳跃的动作,从一头走出另一头。走出者为赢,被竹竿夹住者为输。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竹竿舞,并强调竹竿舞的节奏要求及注意事项:
敲竹竿必须按照(开合--开合--开开合)的节奏,节奏明显,均匀轻敲,不能太用力,以免夹伤脚。如发现有同学摔倒,先等同学出来在重新开始。
跳舞的同学必须按照(进出—进出—进进出出),排好队,不拥不挤,如不小心跳错步伐,可及时更正,不能在竹竿里面逗留。想再跳请到后面排队等候。
竹竿与脚步吻合,配合音乐快慢进行(协调性、灵敏性、力量性、节奏性)
四、竹竿舞---PK赛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分为两组来比赛,其他同学评价,然后再轮换。
五、拓展小结。
鼓励学生邀请伙伴创编节奏和动作跳竹竿舞,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师:刚才,我们学跳和创编了《竹竿舞》,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那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着悠远年代的历史遗存,是一笔特殊的财富。当代不少传统艺术都渐渐消失,我们更应该珍惜、保护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六、作业布置
同学们回家后,可以试着创编新的舞步来跳《竹竿舞》,下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的音乐课先上到这吧,同学们,下节课再见!